泾阳县松花菜田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20 12:02:27

摘要 通过调查,明确了泾阳县松花菜田主要虫害的发生种类、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菜农科学防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虫害;松花菜田;危害特点;防治措施;陕西泾阳

中图分类号 S436.35;S6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39-01

泾阳县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蔬菜种植大县,蔬菜年种植面积2.67万hm2。松花菜是近年来种植面积较大的新兴蔬菜品种,年种植面积3 333.33 hm2。与一般紧实型花椰菜相比,松花菜病害发生较轻,但虫害发生较重[1-3]。因此,笔者于2016年3―10月对泾阳县菜区部分松花菜田进行了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菜农科学防治虫害、合理用药。

1 虫害种类

经过调查发现泾阳县松花菜田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等。

2 形态特征与危害特点

2.1 蚜虫

2.1.1 形态特征。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 mm,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腹部黄绿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 mm左右,全身暗绿色,被有较厚的白蜡粉,复眼黑色。

2.1.2 危害特点。蚜虫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面及心叶等部位刺吸汁液,造成松花菜叶片发黄甚至脱落;同时可传播病毒病,引起植株黄化、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2.2 小菜蛾

2.2.1 形态特征。成虫灰褐色,体长6~7 mm,翅展12~15 mm,头部黄白色,复眼球形黑色,触角丝状;老熟幼虫体长10~12 mm,两头尖细,近纺缍形,头黄褐色,胸腹部黄绿色。卵扁平,椭圆状,约0.5 mm×0.3 mm,浅黄绿色,表面光滑,略具光泽。蛹长5~8 mm,黄绿至灰褐色,纺锤形。

2.2.2 危害特点。小菜蛾以幼虫为害蔬菜。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俗称“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食成网状。

2.3 菜青虫

2.3.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20 mm,翅展45~55 mm,体黑色,翅白色;幼虫共5龄,体长28~35 mm,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 mm,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蛹长18~21 mm,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

2.3.2 危害特点。 以幼虫咬食叶片危害,1~2龄幼虫多在叶面咬食叶肉,残留表皮形成透明斑,3龄后幼虫咬食叶片形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剩下叶脉和叶柄。

2.4 甜菜夜蛾

2.4.1 形B特征。成虫体长10~14 mm,灰褐色,翅展25~34 mm,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幼虫体长约22 mm,体色变化较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蛹长10 mm左右,黄褐色。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

2.4.2 危害特点。初龄幼虫在叶背群集吐丝结网为害叶片;3龄后,分散进行危害,惧强光,多潜伏在心叶中。危害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

2.5 斜纹夜蛾

2.5.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6 mm,暗褐色,翅展35~40 mm,前翅灰褐色,后翅白色;幼虫共约6龄,初孵化为黄绿色,老熟后变为暗褐色。卵半球性,初产为白黄色,后变紫褐色。蛹长卵形,18~20 mm,红褐色至黑褐色。

2.5.2 危害特点。初孵化幼虫只啃食叶片一面表皮;3龄后食量增大,造成叶缘缺刻及叶面穿孔;5龄食量最大,能将叶片吃得仅剩叶脉,破坏外叶,影响心叶生长和结球。幼虫还可钻入叶球内危害,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降低商品价值。

2.6 黄曲条跳甲

2.6.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8~2.4 mm,椭圆形,鞘翅黑色有光泽;老熟幼虫体长约4 mm,黄白色,圆筒形。卵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长约0.3 mm。蛹长2 mm,椭圆形,乳白色。

2.6.2 危害特点。成、幼虫都可危害,啃食叶片,造成细密的小孔,使叶片枯萎,还可取食嫩荚,影响结实。其食量与温度密切相关,在10 ℃左右即开始取食,20 ℃时食量剧增,32~34 ℃时食量最大,超过34 ℃则食量剧减。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人工摘除卵块、虫叶,铲除杂草。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或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轮作[4-5]。

3.2 物理防治

3.2.1 黄板诱杀。可在松花菜田悬挂100 cm×20 cm黄色双面粘虫板诱捕蚜虫、小菜蛾。悬挂密度以450~600块/hm2为宜,悬挂高度以高出植株顶部为宜。

3.2.2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成虫均具有趋光性,可在菜田悬挂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6]。悬挂密度15台/hm2,以悬挂在菜田边为宜。

3.3 生物制剂防治

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1 000倍液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3.4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150 g/hm2防治蚜虫;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600~750 mL/hm2、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50~75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甲维高氯微乳剂750~900 g/hm2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900 mL/hm2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4 参考文献

[1] 刘明鸣,马福刚.花椰菜主要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4):102.

[2] 陈宗叶,陆永祥,陈百追.慈溪市滨海平原秋季松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2):84.

[3] 晏振举,毛喜平.豫东地区松花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67.

[4] 王永辉.兰州地区青梗松花菜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1(9):12.

[5] 龙钲,田仕本,郑彬,等.优质松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5(15):28-29.

[6] 金伟林,贾世燕.松花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上海蔬菜,2014(3):43.

上一篇:商水县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规划与保障措施 下一篇:Cd污染稻田修复体系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