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07-20 11:26:19

论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幼儿园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让学生学会算多少题目;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会良好的习惯,学会与同伴之间的相处、交流和往来,确保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本文阐述了同伴交往对幼儿自信心形成、情感体验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同伴交往;幼儿;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20-01

科学家贝尔研究表明,最成功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与同事相互合作良好的人。可见,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让孩子学会交往的技巧,养成愿意与别人交往的习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孩子以健康的心理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让幼儿学会在群体中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与周围人友好共事,是教育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大量心理研究表明,人际交往是正常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人际交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消除自卑、孤独感和焦虑情绪,有助于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安全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

一、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假如一个人能客观地评价自我,那他一定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在群体中培养起来的自信。自我认识能力强的人,是具有很强自信心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了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时间及空间环境。在集体生活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伙伴,进行自选活动。在自选活动中,幼儿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思想、无拘无束地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有自己作决定和自己提建议的机会,幼儿能够独立地解决难题。在交往活动中,幼儿肯定、相信自己的能力,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成就感、自信心,并且逐渐形成“我能行”、“我能做到”的心理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利用多种活动,积极鼓励幼儿主动进行交往、合作。在这种分工合作活动中,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体验交往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小朋友的行为得到同伴的肯定、欣赏,他们积极的自我意象便得到了强化,自信心也得到增强。

二、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有助于幼儿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良好的同伴交往是保持人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正如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当你遭到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时,向知心朋友倾诉一下,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压抑郁闷会使人致病。一个人,如果生活中长期处于沉闷的环境中,时时带着郁闷的情绪,心中总是装着不愉快的事情,独自闷在心理,不向任何人诉说,就会感到苦闷、焦虑、抑郁,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不仅让自己不开心,还会对人产生戒备心理,对人不信任、有较为严重的猜疑心理和不安全感,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另外,人的智力和身体正常发育也是受情绪影响的,好的情绪能促使人智力的发展,促进身体的发育;反之,则影响智力的发展和身体的发育。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同伴交往在人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作用,积极创设活动,引导幼儿与人交往,鼓励幼儿多与人交往,与人交朋友,能够把自身的心里话说出来给别人听,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求助于别人帮助,让幼儿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幼儿经常与人交流,与人交往,能够在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心情愉悦,从而积极主动热情去对待生活的所有事情,外在表现为性格开朗活泼,精神饱满有活力,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馨快乐。让幼儿愉快地生活在群体生活中,消除孤独感和孤僻性格,主动与大家一起做游戏。在关心、帮助同伴活动中,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快乐情绪,形成幼儿乐意和善于与同伴交往的行为习惯。

三、同伴之间的交往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人格发展健康的孩子,善于理解他人和接纳他人,也容易被他人理解和接纳,并善于与别人合作和共享,尊重别人的意见,具有同情心,以慷慨和宽容的态度待人,适应能力强,在社会交往方面能顺利地发展。当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会很快地与新环境相适应,与新的群体融洽相处,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生活、学习、工作会很快适应。如果幼儿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能力差,外在表现为不善于交流,不热心交往,不适应新的环境,会产生畏惧感,通常会表现为胆怯、焦虑、孤僻,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如果幼儿在与人交往方面出现障碍,就会非常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可见,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健全的心理适应能力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擅长与人交往的人,心理适应能力就非常强,在未来社会中,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地生存与发展。一个人生活在群体当中,会与不同兴趣、不同爱好和不同性格的人接触,在与人交往中,逐渐学会理解他人,摆脱自我为中心,从他人角度看问题,为别人着想,学会宽容、谦让。从而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尊重,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科学家贝尔研究表明,最成功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与同事相互合作良好的人。可见,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让孩子学会交往的技巧,养成愿意与别人交往的习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孩子以健康的心理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覃江梅.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2] 李 娜.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摭谈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