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功能目的论视角看藏区旅游文化景点翻译

时间:2022-07-20 10:15:12

从德国功能目的论视角看藏区旅游文化景点翻译

【摘要】德国功能主义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区别于传统的“等值论”翻译观,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目的决定翻译过程。本文在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系统地分析研究藏区相关的旅游翻译,在分析一些典型的翻译错误的基础上提出更适合旅游翻译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旅游翻译的质量。高质量的旅游翻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藏区,同时促进藏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藏区旅游翻译 功能目的论 翻译错误 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拥有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灿烂的藏族文化,合理科学地对外宣传藏区的旅游资源是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措施之一。然而现在许多藏区的旅游景点翻译都不尽人意,存在一些翻译错误诸如文化误译、搭配不当等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了许多关于内地旅游景点翻译的研究,但是对于旅游翻译的研究几乎很少有人去研究。因此,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话题。

一、德国功能主义论的介绍

20世纪60年代,语言理论家更喜欢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翻译的信息交际功能,但却忽略了翻译最初的要义,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多地是对文化的理解与交流。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翻译的格局才被打破,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德国功能理论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功能目的论主要有三大原则:即目的性、连贯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诺德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原则”,功能加忠诚原重在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各语境等多种因素,选择最合理处理方式,这比传统的单一的对等理论具有更高的操作性。

二、德国功能目的论在旅游景点简介中的应用

1.目前旅游介绍中存在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1)在旅游景点建设和宣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翻译错误的问题,这样的话,游客就很y体会到原本的意思。因此在对景点进行宣传创作时,应该由专门的翻译人员进行翻译,翻译结束后进行多次的检查与修正,严禁出现翻译错误。这样不仅仅会导致游客无法理解优秀的文化,让内行人看到了也会降低对整个景区人民文化修养的一种偏差理解。尤其要注意在对一些景点的宣传标语及景区旅游景点的介绍上应该尤为重要,对于已经宣传的景点介绍也要仔细检查错误,一经发现有翻译错误的现象,应该立即更改。

(2)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直接翻译的话,外国游客可能很难理解。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字语言的丰富能力也是西方英文无法翻译出来的,而且就算是翻译出来了,外国游客可能也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思。这时候就有必要用到德国功能主义理论进行翻译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少采用一对一直接翻译模式。翻译的译文要根据外国游客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理解能力进行翻译,想要翻译出外国游客理解的译文,就要深入的了解外国的文化。众所周知德国功能主义主要遵循目的性,实际性,连贯性三大原则。在翻译旅游景点介绍的时候,译文在遵循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的连贯性,不能因为你只考虑到文化差异,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文章连贯性。

(3)由于中西方人民的价值观的不同,他们对待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在同一件事情上,评价也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因此,我们对景点的理解可能并不适合那些外国游客。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待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者物的一种主观看法和评价,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对待一些主观评价的东西上可能见解就会不同。所以在旅游简介翻译中,应该避免出现个人主观意识对于景点文化风俗的评价,只需要陈述一下当地存在的旅游风景即可。过多的加入评价会使游客进行亲身体会时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会对他们的旅游产生误导。

2.旅游景点简介翻译策略方法。

(1)中英结合的音译加直译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的旅游景点和地名在英文字典中难以一一找出来时,不妨考虑使用中英结合的音译加直译法。比如最著名的布达拉宫,这个在英语词典中是找不到的,切记不可一个字一个字的直接翻译,可以直接采用敢于拼音的方式。这样就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这样的翻译不仅仅能够保留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也秉承了德国功能主义实用的原则。

(2)简单翻译法。在对于一些景点介绍中,难免会出现对历史人物的长篇大论的介绍,若把这些一一介绍,不仅会增大篇幅,也会让游客不知所云,难以抓住旅游重点。这种时候必须采用简单翻译的方式,对于出现的人物讲其主要事迹就可以了,没必要把翻译重点放在人物地点的介绍上。这种翻译方式可能会抛弃原来的气息,但是丝毫不影响其主体结构,不仅不会失去原来的特色,反而会使重点直接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同时也符合德国功能理论中忠诚的原则。

(3)语态变换法。这里所说的语态指的是主动和被动语态,英语中大多使用的是被动语态,相反在汉语中使用的大多为主动,在对文化的翻译介绍中,可以尽量多的使用被动语态。在对于景点的翻译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景点的名字,而在英语中往往把重点前置,以被动形式的方式呈现。这样不仅能够尊重外国文化,也能够帮助游客很好地理解,同时也符合德国功能理论中的翻译原则。

结语:旅游景点的简介问题看似很小,实则蕴含大文化,一篇好的旅游介绍可以打开向全世界宣传的窗口,所以在翻译中应该遵循德国功能论的翻译原则,灵活的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满足外国游客的需要,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粼粼.浅谈旅游英语翻译策略[J].青春岁月,2012(22):63.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使用 下一篇:浅谈藏区中学英语教师提高自我素养的必要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