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价值探析

时间:2022-07-20 09:36:03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价值探析

摘要: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取得良好发展,出现了新的施工理念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建筑行业中,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角度出发,先对其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探讨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注浆施工;建筑工程;灌注桩

现阶段,我国大型建筑、高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稳固性、安全性等[1]。鉴于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其中,灌注桩后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改善施工条件,避免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下文主要分析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它主要是通过注浆管的制作、安装、下放等,结合水泥、浆液水灰、水的配比,对灌注桩进行注浆、浇筑。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键在于处理好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实际的施工中,桩基沉渣和泥皮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则可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控制,与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桩基的整体承受能力。

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1)适用范围广。在以往施工中,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多采用的是泥浆护壁钻孔等,但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被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且效果较为明显。(2)可提高桩基承载力。将该技术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可以有效解决泥皮等问题,提高桩基承载力。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施工中应用该技术后,粗粒土的承载力可增长50%-150%,细粒土可达30%-72%[2]。(3)降低工程造价。将该技术用于实际施工中,可减小桩基的直径、缩短长度,同时还能降低施工难度,进而缩短工期,同时还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工程造价,使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桩侧会出现泥皮,进而导致其应变力松弛;(2)在桩身灌注混凝土时,若质量不强,则会导致承载力发生离散;(3)桩端出现沉渣,进而促使桩基持力层受到干扰[3]。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该技术时,为了保障其应用效果,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需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尽量克服其中存在的问题。

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在当今建筑行业中,该技术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其用用效果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保障其应用效果,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浆管制作与安装

在制作注浆管时,需保障原材料的质量,无缝焊管和镀锌管是比较常用的材料。通常情况下,上述材料的直径需控制在ф26mm或ф31mm[4]。但是,为了保障其应用效果,在应用中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制作注浆管时,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注浆管上端的花管,设计时大多按梅花形进行设计,直径为5-8mm;(2)注浆管中部的直管;(3)注浆管上部的接头。在安装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保与施工方案和要求保持一致。

(二)压水试验的操作

该操作一般发生在灌装后注浆施工完成后1周。在实际的施工中,主要是针对单向阀和注浆管路通畅的情况下。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其效果,在施工前需做好单向阀及其周围的废物,包括泥浆、沉渣、混凝土等。由于桩端的扩孔、塌孔系数比较大,所以具体的施工中,需提前对建筑工程项目灌注桩施工进行压水试验,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予以解决,从而保证注浆管可以冲开覆盖层的混凝土。此外,在该施工环节,技术人员需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比如冲破压力值、管路的疏通情况等。

(三)注浆管的安装、下放

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注浆管的安装和下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注浆管的各个管段均能对接良好,保障其严密性、稳固性。实施焊接操作时,需确保焊接处无缝隙,实施连续无间断操作,提高注浆管焊接口的整体性。在下放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保证其密闭性,避免出现渗漏问题等。

(四)灌注桩注浆施工

该项施工质量对灌注后注浆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分析影响其质量的相关因素,比如注浆水与注浆压力之前的比例、注浆的连续性等,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关施工操作,保证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相关问题。

(五)注浆参数与终注条件

在实际的施工中,压降控制以压浆量为主,同时辅以注浆压力。在控制注浆参数时,需要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并且实施科学的计算,最终确定最终的注浆参数。比如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对于地质条件为砂石的施工现场,需要对压浆压力、压浆量进行适当控制,然后进行注浆参数的测算;对于以卵石层或砾石为主的地质条件,则需要选择压浆量大、压力强的设备和浆液等。在此基础上,其他施工工艺则需要按照相关参考指标来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同时人们也对其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功能项较强的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它可以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提升建筑工程效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做好注浆管制作与安装、压水试验的操作、注浆管的安装及下放、灌注桩注浆施工、注浆参数与终注条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9.

[2]连小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52.

[3]陆子易.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化工管理,2014(26):133.

[4]钱国华.解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3(12):126-127.

作者简介:

赵峰,男,汉族,1985.11.16

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历:本科 学位:工学学士

上一篇:试论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下一篇:混凝梁结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