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7-20 08:08:07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本文试图通过让学生“动”起来,来体现学生的自主,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注重亲情教育、情境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和实践教学,切实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动

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是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太沉闷,不如语文课活跃,但我们常常发现,即使是再“闷”的学生,只要教师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简单地讲,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同时,又要做到课堂气氛活而不乱,统而不死,自然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那么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情感,以情育情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能牢牢地握住学生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自身的激情,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形象生动的手势,真挚传神的表情,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并转化为对数学课的热爱和学好数学的激情,这样师生间的协调默契,教学中的知情统一,既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情境问题,如在学习“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平衡的天平,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带几个质量都是1克的砝码,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右盘放一个砝码,则左低右高;如果右盘放两个砝码则左高右低,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能猜测物体A的质量的取值范围吗?”这时再问:“你能用这种方法猜测一支粉笔的质量吗?”学生对这个情境熟悉而又易于理解,并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再去学习不等式组的解,将会变得轻而易举,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学习,才易于探究学习,才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会自主发现知识,归纳结论,总结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三、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独特,与众不同。任何创新活动的结果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素质教育就是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重视个性发展应该是“发展优等生,提高中等生,关注后进生。”教学中要采取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方法。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奔头;二是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富有层次,尽可能地使不同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分层练习,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收获,尽情发展。

四、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首先在班级中将水平相近的4至6个学生组成一组,然后以“课题学习”栏目的内容为教学载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起来。以“课题学习”栏目教学为平台,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在“小组合作”中“活”起来,以“课题学习”栏目学习评价为契机,使评价人本化,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使小组内成员共同提高。

五、动手实验,亲身体验数学的价值

美国伊克中学的校训是“要我听,我记不住;要我看,我会忘记;要我做,我会理解”。这就说明,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实践的能力,从而展现数学的价值。

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一课中,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晴朗的天气中,给你一条2米高的木杆和一把用来测量的米尺,你能测量出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吗?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得出可以利用图1和图2的方法来解决,在学生想到以上两种图形后,可以再提出一个新问题。

如果今天是阴天,只有一面镜子和米尺,你又该如何呢?这样一问,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最后在小组交流合作下得到了解决的方法,构造图3得以解决。同学们身临其境,发自内心的感叹“学数学真有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新课程如何改革,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法,都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使学生“动”起来,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越江初级中学

上一篇: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阵地,切实加强未成年人... 下一篇:爱如春雨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