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浪潮引爆掌上视听革命

时间:2022-07-20 07:50:46

如果说上世纪末接入的互联网方便和丰富了国人的生活,那么近年来出现并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则完全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场来自手掌上的视听革命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完善,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完全打破了出版传媒产业的原有格局。

掌上视听革命爆发

首先是移动阅读。互联网的接入改变了国人的阅读习惯,而移动阅读则是对这一习惯的进一步颠覆,人们不再受空间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享受阅读的乐趣。特别是在如今3G网络大面积覆盖,Wifi技术相对成熟,以及千元智能手机普及,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价格趋于低下的情况下,移动阅读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云中书城的2012年度中文数字阅读数据报告显示:在云中书城1600万阅读人群中,有62%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阅读,16%的用户选择使用电子书阅读,12%的用户选择使用平板电脑阅读,整体上看有超过90%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

其次是移动视频。《新周刊》2013年3月做了一个专题叫做《视频瓦解电视》,虽然这一提法让人感觉有点骇人,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发现这竟然是个不争的事实:视频网站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节目类型越来越全、自制节目也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能够在视频上找到所有的电视节目,还能够观看到许多电视台没有的节目。因此可以说,视频正在悄悄地吞噬着我们的电视,而移动互联网则像一个助推器,进一步加速了该进程。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的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由2011年的22.5%增长到了32%,其增幅远远超过了除手机微博以外的其他手机应用使用率。

再者是移动音乐(包括听书)。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不再只是音乐播放器,而是一个新的内容平台,也就是说我们告别了利用数据线下载音乐的历史,实现了在线音乐播放、音乐搜索、音乐下载和音乐分享,只需要安装多米、搜狗、酷我等音乐播放器应用,我们就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近年来,随着手持移动终端的发展日益完善,听客中文故事播放器、懒人听书等听书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一般的手持终端屏幕较小以及光线问题,让我们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在比较拥挤的公共场所,比如公交车、地铁等不便于手持终端的阅读,这时候听书应用就能很好地为我们解决掉这些烦恼。

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视听革命

在“移动互联网元年”被提出的同时便有人提出“中国传统媒体的死亡前夜”,从“纸媒消亡论”到“视频瓦解电视”、“电视即将消失”,让我们感觉传统媒体似乎真的走到了濒死边缘。传统媒体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下应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带来的威胁呢?

第一,重新审视自己。面对新的媒体带来的冲击,大多数传统媒体都表现出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之态,从而急于向新媒体靠拢、急于求新求变。而正是这种盲目的着急让传统媒体损失惨重:“急”让传统媒体免费将内容晒到网上,帮助受众养成了免费获取的习惯;“急”也让传统媒体学会了“流量为王”,为了夺取眼球、获取点击率而违背行业准则,屡屡触碰道德底线,让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公信力渐渐丧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应该适当地让自己的步调放缓一些,梳理一下随着互联网一路走来的得与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我们拥有哪些优势,我们还有哪些方面的缺失。对当前的传媒环境和传媒布局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认清现在自己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第二,重新定位自己。回顾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其实是一直在跟着互联网跑的,却又在对互联网的追逐中迷失了自己,造成了今天电视台向视频网站买节目、报纸到网上找新闻的现象,从而导致传统媒体人才大量流失。我们知道,传统媒体拥有一大批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记者和精良的制作团队,具备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熟的制作技巧,如何将这些财富更好地加以利用、创造价值是传统媒体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将今天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一下便会发现在内容生产方面新媒体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做新闻的网站渐渐日落西山,即使是前几年特别红火的新浪、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的发展状况也都不尽人意;其次,网络视频的大多数内容仍然来自电视台,比如优酷土豆集团在今年3月底宣布买断近两年内TVB的所有电视剧集、包括港姐选美等在内的综艺节目和相关娱乐新闻。此外,虽然近年来视频网站也在自己制作节目,节目类型则以访谈、微剧、微电影、综艺娱乐为主,节目内容倾向娱乐化且成本和制作技术要求都比较低;最后,电子书等移动阅读内容仍然依托于传统出版物,因为网络文学由于其作品质量低劣、创新不足、内容类型化等缺点而得不到受众的认可。由此可见,传统媒介的当务之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生产上,做好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因为只要有好的内容,传统媒体才不会被受众和市场遗弃,才会有存在的价值。

第三,重新传播自己。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在“补偿性媒介”理论中指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媒介先天功能的不足所做的一种补偿。故我们可以说,传统媒体和移动媒体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共存、竞争和互补的关系,移动媒体实质上是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平台,让传统媒体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得以延伸。在刚刚发生的“4·20”雅安地震中,传统媒体就在这样的平台上给受众带来了一次完美的“亮相”,毋庸置疑,在这次地震中手机等移动社会化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地震信息最及时、最便捷的渠道,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地震发生半小时后,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逐渐被传统媒体发出的权威声音所覆盖,并迅速占据了舆论场的信息主导。从这次地震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处理上的专业性,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他们拥有比较成熟的应对机制,比如,《华西都市报》记者赶赴现场,通过微博、华西都市网等渠道向外界传递灾区信息,并及时在微博上向大家呼吁:请让出生命通道。通过这次事件,传统媒体应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科技、新技术只是我们手中的工具,是用来为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声音服务的。

在《移动浪潮》一书中,塞勒将移动设备比作随时随地包围我们的空气,无处不在,它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重新布置传媒业的格局,但是无论传媒业在新技术中如何变化,也无论将来是哪一种新媒体的天下,传统媒体都应该冷静、沉着、伺机而动,这样才能在平稳中向前发展。

上一篇:媒介融合时代如何维护新闻真实 下一篇:4G助推物联网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