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力调度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7-20 05:32:53

解析电力调度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摘 要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电力工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但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及其覆盖面的不断增加,加强电网监控及确保电网安全、高效、稳定变得尤其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调度智能化得以实现,实践证明,其在提高电网安全性、经济性及稳定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 键 词 电力调度系统; 一体化技术; 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 TM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131-02

1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而言,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但其因受到计算机硬件的制约而功能是非有限。此外,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网规模较小。电力调度工作相对更简单,且使用者均以经验型调节为主。近年来,我国经济与技术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且国家对电力事业的发展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力度及资金,这为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逐步成熟提供了条件。现阶段,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发展成熟,甚至已经实现了遥信、遥调、遥测、遥视及摇动等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更新是电力系统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包括平台的更新及功能的扩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平台,其结构形式主要是分层分布式。尽管计算机硬件平台位于最底层,但其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绝大部分用户的系统服务硬件平台均为基于R工SC架构的小型机,其在提高电力调度的高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工作站多为CJSC架构机器,以此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易用性。现阶段,制约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本质问题为如何屏蔽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平台间的差异性、如何确保界面的一致性、如何确保系统功能的一致性等。

2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2.1系统平台一体化

就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方面而言,电力调度系统的选择相当多,但不同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间均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件技术的应用在解决不同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将基于应用中间件的分布式运算模式构建于电力调度系统数据平台与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底层)间,开发一个软件包,以便将上层应用与底层系统有效隔离开来,并以信息交换效率为基础,对不同应用间的耦合信息实行对象中间件交换。现阶段,CORBA对象中间件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最多。对象中间件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可扩展性及良好的通信能力而实现了有效屏蔽电力调度系统内操作系统及硬件平台间的差异,从而为电力系调度系统平台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接口,并为电力调度系统平台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2系统功能一体化

现阶段,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处于分析型与智能型的过渡阶段,这为PAS/集控/DTS等功能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在PAS/集控/DTS等功能启用初期,若功能不同,则对应的操作界面及数据均有所差异,这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重复工作量。由此可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的重点应为如何有效整合图形、数据库、界面等资源,使之满足功能间共享的要求,并最终推动功能一体化的实现。现阶段,众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实现了功能一体化,且通信中间件已经成为了其核心技术。通过对中间件的利用,电力调度系统能够将各种应用模块灵活配置于电网内,从而实现了将节点机安装于电网内的任意一点;将节点机安装于电网内的集中位置;推动了模块冗余设备的正常运转。将中间件应用于电力调度系统内,其实现了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参考依据进行相关功能的灵活伸缩;有助于于电网运行环境灵活设置相关节点机等。电力调度系统内中间件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其他模块的应用,且为启动、通信、退出普通应用模块提供了可能。

2.3系统图模库一体化

中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断缩短网络模型及数据库更新的周期。电力调度系统的电力设备主要以配套形式出现,则有助于实现电力调度系统内图模库的设立、直接将图模库应用于建模中,并最终推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效率。以图模一体化功能为依托,并借助一套绘图工具统一建立模型及绘制图形、借助统一的图形实现了多种应用。在构建电力调度系统模型之初,能够为人们提供系统的设备信息以便实现多种应用;能够提供实现当前应用的信息,并于应用扩展过程中,有效维护相应信息。所以,电力调度系统图模一体化为电力调度系统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2.4系统接口一体化

通信数据访问可以以定义请求应答型数据访问体系为依托得以实现,通用数据访问在信息同步中的应用较普遍,并能对复杂结构数据进行实时访问。在通用数据访问的支持下,有助于对资源服务接口进行查询,这一功能在电力调度系统读访服务中得到了应用;有助于对查询服务接口进行筛选,这一功能在电力调度系统资源查询服务中得到了应用。电力调度系统接口一体化及具备标准化、开放性的电力信息模型有助于电力调度喜用应用功能“即插即用”目标的实现。

3结论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量,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问题,并就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从而为电力系统输电、发电、配电等环节的优化及改革提供了可能,也为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如振,朱瑞杰,田志磊,等.一体化IP调度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7):71-75.

[2]李晨曦,张旭.电网通信调度系统一体化运行维护平台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开发与实现[C].//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70-175.

[3]张旭,李晨曦,张帆,等.电网调度一体化运行维护平台的开发与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12):15-18.

[4]叶飞,米为民,尚学伟等.模型管理技术在智能调度支撑平台上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03-105.

[5]金海波.网格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展望[J].科技致富向导,2010(22):133,158.

上一篇:离心机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下一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及后期维护管理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