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好的《某年某月某一天》

时间:2022-07-20 05:22:23

在北京采访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一个名叫《北京之恋》的剧组,当时剧组各路人马已经到位,开拍在即,一脸疲惫、满腹心事的该剧导演庞好忙中偷闲接受了我的采访。

初见庞好,印象平平,也许是他太过疲劳的缘故、整个人显得年纪不算大,暮气却不少,远没有过去见到照片上的他帅气,在我为他拍照时,他也说状态不大好,一位剧组的大姐(许

是制片或化妆)看到她这副尊容,连忙跑过来为他整整散乱的头发和衣领。

促使我走进这个剧组的原因,并非因为导演或某个演员,而是我听到说这里正在搞一部青春剧,用庞好的话说是准青春剧。因为这几年我们的银屏上大量地充斥着日韩偶像剧,我倒想了解一下我们国内制作的青春剧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与庞好进行了简短的访谈。记:庞好,请你谈谈即将开拍的这部戏。

庞:这是一部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现名叫《北京之恋》,准备改为《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们把它定位在准青春剧,这部戏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主要人物两男四女,男主人公是一个武警部队的特警,由于妹妹在读硕士研究生,突发肾病,需透析……这部剧里有兄妹的爱,有青年男女青梅竹马的爱,有男人与女人初恋的爱,有柏拉图式的爱。我很看重这个男主人公妹妹的戏,她因为欲爱又不能,感情纠葛、爱恨交织,这种爱是很纯粹的,她是高出所有爱的类型的一种。

记:你对青春剧怎样看?你心目中的青春剧应是怎样的?

庞:我觉得国内目前是日韩剧热的时期,这种片子很受年轻观众的喜爱,然而我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也应有我们自己的青春剧,当然前一时期也推出了一些新人,像徐静蕾、李亚鹏等。青春剧的年龄一般定位在二十岁左右,我认为中国人喜爱的这种青春剧应该出现,中国的青春偶像剧,要搞出中国的特色,不能只是日韩剧的翻版。说到青春,其实每个人心目中都有青春的时光青春的梦,初恋的时光初恋的爱,不论年龄多大,每当回忆起来都会变成一种很美好的事情,青春剧就是那些在初恋中得不到或失去的爱情,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很多人都会有,想起那一段往事都是很浪漫的。中国的青春剧我以为总是不够纯粹,往往以传统的思维演绎一些故事,我们的观念大多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还在重复那些老的旋律,象我们这种年龄已不青春了,恐怕也不能再用五十年代那些人的思想来演绎。作为我们这一代导演,现在也还在学,学我们师哥们的经验,五代也好,四代也好,我们这一代没有他们那样的纯粹和责任感,他们那一代主要是砸碎打破旧有的、传统的一些模式或束缚,而我们需要建立,当然这种建立不光是指青春剧。我们没有读四书五经,我们这一代应该有一种新的秩序,新的爱情观、道德观及人生观,我这里说的好象很远,其实并不远。影视毕竟是关注人的,关注人的婚姻、家庭、对金钱的看法,对英雄人物的态度,象雷锋,我们还要学习。其实我们这一代还是很传统的,若问现在的青少年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那个时代就很单纯和明了,想当工程师、想当,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泥沙俱下的情形下,许多人往往很迷茫。 我以为新世纪的中国在各方面已显现出了一种成熟和秩序,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这部戏不一定是社会的主旋律,但是社会主流的东西,是引人向上的。我力图使这部戏带上浪漫、诗化的色彩,我很喜爱像青春万岁那样的东西,不论是王蒙的青年时代还是李白、杜甫的青年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样的。传统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琼瑶就借鉴和吸收了很多古典文学方面的营养,我认为中国最美的传统就是唐诗宋词,我们可以从这些先贤先哲们的身上吸收很多营养,琼瑶的《情深深 雨蒙蒙》就很受观众欢迎。我想我们的青春剧是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

对于这部戏,从包括剧本的创作、演员的选择、画面的把握以及观念、认识等方面我都有许多想法和要求,想把它做得尽可能地好,因为现在老百姓的品味很高。青春剧是影视作品中的一种类型,影视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快餐文化,600多万元的投资在中国也不算是最低的,这部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赖于摄、美、服化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部戏中,我想给观众尽可能多的一些想象的空间,因为诗化的东西不可太满太实。

我也希望中国出现竹野内丰、木村拓哉,金喜善、崔真实这样的青春偶像。我们做为幕后的工作人员就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把这些新人塑造成中国的新一代偶像、观众喜欢的公众人物、观众理想中的白马王子,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做为导演,藏在幕后就行了。

记:你刚才所说的建立是想建立什么?

庞:我说的建立不光是建立我们自己新的东西,更多的是在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道德文化中曾经认为是糟粕的东西。我理想中的现代中国人应是写着毛笔字,用着电脑,学着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过去总觉得我们的先哲们所说的古训不对,现在我不这样看了。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在世界上发扬光大,中国就是很不得了的。中国是一位老人,经历太多,有着太多的沧桑和荣辱兴衰。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持强凌弱很推崇。我个人有很多出世的东西,很崇尚那些归隐诗人,显然自己是做不到“采菊东篱下”了。我很仰慕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和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诸如曹雪芹为一部《红楼梦》倾尽一生才思,年仅48岁即离世……

影视圈是个名利场,我现在是欲罢不能,我更喜欢那种恒久的、不变的东西,但做影视就需要经常创新,这就很矛盾。我更喜欢那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境界。其实做影视不需要太多的思想,当然有了思想更好。每个人都在某个时候邂逅、相识、相知、分手,有苦痛、有分手,象这样一部通俗的电视剧也不能搞得太深刻。

这部戏预计拍两个多月,春节前制作完成,二零零二年的年初大家就可以看到。

与庞好简短的访谈,让我对庞好有了一点粗浅的印象:庞好喜欢古典诗词,也许更喜欢古典诗词中的氛围或意境。在访谈中几次为我背诵出成篇成段的唐诗宋词来,不知是想表明他爱之太深,还是浸淫于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之中难以自拔,也许兼而有之,看来做艺术的多少都是有些神经质的。

庞好在接受我采访时的状态,在我看来除了疲惫,还有一种紧绷的感觉,如箭在弦,始终没能放松下来,如同那些初次登台的新演员在上台前所有的那份局促与不安。虽然他不是第一次导戏。看来干导演确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

愿庞好能带给观众一部浪漫而诗化的《某年某月某一天》。

上一篇: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下一篇:那个时代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