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建筑物竣工测量及成果图探讨

时间:2022-07-20 03:33:17

上虞市建筑物竣工测量及成果图探讨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上虞市建筑物竣工测量实际工作情况,结合理论与实际工作分析了现状竣工测量过程中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竣工测量;质量检查;不足与改进

1 引言

竣工测量是工程竣工后为获得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置的平面位置、高程等资料而进行的测量工作。竣工测量成果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筑规划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具有权威性与法律意义。目前,我中心向委托用户提交纸质的竣工成果,而向规划局则以规划图与竣工总图在计算机上叠加后提交电子图,通过规划图与竣工图比较,可以直观的显示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在规划与实际建成后的区别,为规划监督管理提供确实依据。因此,要求竣工测量从控制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以及质量检查都必须严密、准确、细致。尽量确保测量成果零错误率,才能提高规划监督管理的工作质量和保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矢量地形图更新。

2 竣工测量过程与质量要求

2.1 测量基准与依据

我市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土地部门统一使用2004上虞坐标系统,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成果),共包括遍布全市区域128座GPS D级以上网点。 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依据《城市测量规范》、《浙江省基础数字图测绘规范》、《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及上虞市规划局对竣工信息的特殊要求和中心质检科的相关技术规定。

2.2 测量过程与要求

由于建成区大比例尺地形图资料比较完备,现势性较强,且建成区改造、新建、扩建工程量不大,针对这种现状,对于城区的竣工测量项目,要求尽量使用原有控制成果使用全站仪布设导线,支导线不得超过3条边毡Vけ匦栌懈胶匣蛘弑蘸霞旌颂跫,检查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2cm,支导线总长不得大于300米;建成区以外允许使用GPS RTK定位技术进行多次观测施测控制点,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点位中误差控制在2cm以内,布设的控制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经全站仪检验不得超过2cm,找求二相邻控制点间距离不小于80m,支导线布设与城区要求一致这里不再重复。地理数据要素采集中,要求地物点相对于相邻控制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3cm,建筑净高及实量边长二次量测结果较差不大于2cm。鉴于现在许多建筑物造型复杂等特点,不能直接观测到的地物点,使用偏心观测,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交会法确定特征地物点位置。另外,我中心规定,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集附近原有图面上已有地物的特征点以作检核,一类地物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2.3 竣工成果

由于当前竣工测量尚未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提交的成果图除了执行国家标准及地方行业标准外,更应该结合当地规划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交交统一的、完整的测绘信息,同时还应该考虑数据入库、数据更新的格式及地理要素表示方式方法的要求。

为了竣工测量成果更好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物竣工表示方法及建筑面积计算应密切结合《房产测量规范》,封闭小区及厂区竣工等涉及用地范围的参照《地籍测量规范》。我中心一般需额外采集:建筑物室内标高、架空层净高、房顶标高、房檐标高、层数、地下室范围及高度、泊车位个数等;竣工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物名称、结构、层数、净高与规划高度的较差、建筑物边长、每幢竣工建筑物的房角点坐标及规划坐标、坐标较差、建筑占地总面积、建筑总面积及分栏表、绿化总面积及分栏表、泊车总面积及个数。

竣工测量成果图各种文字、数字注记不得压盖特征线及符号。文字、数字注记应平行于线走向,字头应朝向图的上方,保证图面清晰、整洁。

3 质量控制

3.1 控制测量

3.1.1建成区以利用原有控制成果为原则,若附近控制点近处无控制点,或者导线距离过长,应采用GPS-RTK方法布设,布设前应检查附近控制点,检核较差平面应不大于2cm,高程较差不大于3cm方可布设。

3.1.2 全站仪布设导线时应注意导线网的形状和导线长度,尽可能保证导线边长均匀,确保附合或者闭合后检核较差不大于2cm。

3.1 碎部测量

采集地物数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免棱镜模式,实验证明:免棱镜模式与棱镜采集的坐标平面位置有2-3cm的误差,且经常有打点偏离的情况发生。测量人员无法抵达的地物点如房顶标高、屋檐标高、架空建筑等使用无棱镜模式测量,降低安全隐患。

3.2 质量检查

我中心目前采取内业检查、外业检查、质检科三级检查。内业检查方面,采取更换内业成图人员检查的方式,严格按照《浙江省基础数字图测绘规范》相关要求及图式,不符合图式的标题、注记、编号标示的字体大小、字体格式,地物表示方法、图层、属性等均在检查之列,竣工报告中认真核对各项面积计算、建筑物边长标示、层高、房角点的规划坐标及竣工坐标、逻辑关联编号等,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需在内业检查栏签名;外业检查方面:一般由作业组长检查控制点、图根点复测、回测精度,周边建筑物检查点精度、成图与地物是否相符等,签名确认后移交质检科;质检科全面检查测图精度及图幅图面,帐涌⒐すこ痰母丛忧榭黾肮こ檀笮∏榭鲎橹人员进行外业抽查,由检查情况评定该作业组提交成果分数,对产品中的共性问题提出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制定对策,斩悦扛鲎饕底樘峤坏牟品质量情况进行汇总评级,形成奖惩机制。

4 不足与改进

结合城市竣工测量的实际操作,仍觉得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及城市环境的美化,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经常碰到GPS RTK卫星被遮挡且道路翻新改造造成附近无控制成果可用的情况,此种情况我们一般使用GPS RTK在周边布设4个以上图根点,再利用全站仪的角度观测及光电测距布设导线后整体平差,实验证明,平差前后精度有显著改善。第二,如今城市建筑各具风格,而一个测绘单位往往有多个作业小组,可能出现对同一幢建筑的特征点理解有偏差的情况,因此,由多个作业小组联合作业时,应现场全部勘查,统一认识,尽量固定一批技术水平高、经过竣工测量培训的跑尺人员,避免出错几率。第三,竣工测量是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更新的有效途径,也是地下管线信息更新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竣工测量成果既要满足竣工测量各方面的规范,也要最大化减少GIS更新的工作量,这就需要内业成图人员在地图制图的同时满足数据入库的要求,因此,测绘单位内部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系统的、完整的、合理的成图规范,尽量平衡各方面的工作量。

5 结束语

城市竣工测量是一项普遍的测绘活动,既是城市规划管理、监督管理的必须手段,也是保持城市基础地理现势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各类测量规范瘴炊钥⒐げ饬康木度和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竣工测量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和要求,就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竣工图和全面的竣工信息加以讨论,对开展竣工测量工作提供实用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英华,竣工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城市勘测,2006,4.

[2]李杰,建筑物竣工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测绘通报,2004,01.

[3]陈远山,浅谈建筑物竣工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科技咨询,2010,8.

上一篇:分析关于网络环境下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管理及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