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病”的诊疗与防治思路构建

时间:2022-07-20 02:04:25

[摘 要] 布鲁氏菌并急性或者慢性人畜共同患病,简称“布病”。容易受到感染的动物种类有很多种,当中以牛、猪以及羊最为容易感染。其通常对动物生殖系统进行侵害,导致流产、不育、胎膜发炎以及炎等的。本文笔者就根据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以及病变等,提出诊疗以及防治措施,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防治思路 诊断 治疗 牛“布病”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28-02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导致的一种人畜共同患有传染病,人类感染这种疾病以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然而家畜感染以后会出现不育以及流产等,公牛会出现关节炎以及炎,使配种能力明显下降,对畜牧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1]。母牛流产是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其大部分出现在怀孕5-8个月。本文笔者就根据牛“布病”的相关症状,采取相对应的诊疗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和病理变化

这种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在14天-6个月。大部分患畜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牛感染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流产,流产可以出现在妊娠的任何阶段,一般出现在妊娠以后的6-8个月。流产胎儿大部分为死胎,有的时候也会产下弱小牛犊。感染这种疾病的妊娠母牛在流产之前会有分娩征兆,和肿胀明显,阴道黏膜当中出现红色结节,阴道当中有灰色或者灰白色黏液。流产以后通常出现子宫内膜炎以及胎衣滞留,会在7-14天当中从阴门当中排出红褐色分泌物。有的母牛由于子宫积脓长时间不愈进而造成不孕。公牛感染这种疾病以后会出现炎以及附睾炎。除了上述主要症状以外,有的时候出现轻度炎,个别公牛会出现关节炎。剖检可以发现胎衣加厚,同时伴有出血点,呈现黄色胶样浸润,表面有脓液以及纤维蛋白。公牛在患病的时候,会出现化脓性坏死性炎以及附睾炎。

二、临床诊断

1.初步诊断

根据当代流行病学调查,妊娠母牛出现流产,尤其是第一胎流产的比较多,同时出现胎衣滞留、不孕以及子宫内膜炎。公牛会出现附睾炎、炎以及不育,同时还要胎衣以及胎儿病理变化等可以初步诊断为这种疾病。

2.实验室诊断

2.1病原学检查

采集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胎衣以及乳汁等相关涂片,并给予柯氏染色。其方法为:把涂片在火焰之上固定,加入沙黄液(0.5%),同时加热一直到有气泡出现,2-3分钟左右,用水清洗以后,再加入孔雀绿液(0.5%),复染40-50秒,水洗、晾干以及镜检。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布氏杆菌呈现红色,其他相关细菌和细胞呈现绿色。布氏杆菌大多数在细胞当中,集结成团,少部分在细胞以外。

2.2分离培养

布鲁氏菌属于需氧菌的一种,对于营养需求非常严格,初代分离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在包含血清和肝汤等相关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当中才可以生长。可以选用基础的培养基,例如,血琼脂基础当中加入牛血清(2%-5%),或加入甘油葡萄糖琼脂以及清葡萄糖琼脂等。这种细菌生长较为缓慢,通常需要一周或者更长时间才可以生长出肉眼能够看见的菌落。这种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由于种类不同而不同。通常可以对葡萄糖进行分解,进而形成少量酸,不能对甘露糖进行分解,不能形成靛基质,不能将明胶给予液化。VP试验以及MR试验全部呈现阴性。部分菌型可以将尿素进行分解以及形成硫化氢[2]。

2.3血清学试验

其主要方法为: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试管凝集试验,后者判定凝集效价1:50为可疑;1:100以上可以判定阳性。

三、治疗措施

由于流产以后继发子宫内膜炎首先采取呋喃西林溶液(0.02%)对子宫以及阴道进行彻底冲洗,每日两次,一共连续使用五天,当阴道没有分泌物流出以后改用高锰酸钾(1%)对子宫以及阴道进行彻底冲洗。每日两次,一共连续使用四天,进而对子宫以及阴道分泌物的排出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多加以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采取口服补充液盐,进而使病牛体质明显增强;(3)160万青霉素六支,100万链霉素四支,采取肌注方式,每日两次,进而对继发感染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4)中药治疗方法:当归、川芎、白芍、白术、党参、艾叶、阿胶、熟地、砂仁、枳壳、黄芪、香附、芥穗以及甘草,它们依次为32g、32g、32g、30g、30g、30g、32g、32g、16g、16g、33g、33g、33g、17g。将以上药物研制成为粉末,采用鲜生姜35g为药引,以开水进行冲烫,候温1次灌服,每日一副药剂,连续服用五天;(5)对患牛的流产物、分泌物、胎衣等采取氢氧化钠(3%)给予全面消毒,同时进行无公害处理。对污染的牛圈、地面、排泄物以及用具等相关物品采取百毒杀按照1:250的浓度给予全面消毒,每日消毒两次,连续消毒三天,将传染源彻底杀灭。

四、防治思路构建

1.定期检疫

在没有这种疾病流行的地区,每年最少采取一次检疫,引进牛的时候需要隔离观察两个月,在这个期间采取两次血清学检查,全部呈现阴性才可以进入到牛群当中,阳性牛要马上淘汰。疫区每年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对牛只分别给予一次检疫,接种过疫苗的牛在免疫以后1-3年当中进行检疫,呈现阳性牛,应该立即淘汰或者采取无公害化处理。

2.定期接种疫苗

选取牛19号布鲁氏菌苗给予免疫接种。

3.培育健康畜群

牛场可以采取健康公牛的进行人工受精,牛犊出生以后食用母乳3-5天以后送入到隔离舍,喂养健康乳或者消毒乳,六个月以后做间隔为5-6周的两次检疫,呈现阴性的牛可以送入到假定健康牛群,呈现阳性的牛送入到病牛群当中,进而才可以起到净化以及更新牛场的效果。假定健康牛群在12月当中要采取四次以上的检疫,没有阳性的牛才可以认定为健康牛群。

4.加强消毒措施

采取严格管理,经常消毒。对污染的牛群,采取试管凝集或者平板凝集反应给予检疫,出现阳性以及疑似反应的都要立即进行隔离。严禁和假定健康牛群相接触,对患牛污染的圈舍以及环境采取氢氧化钠(0.2%)、消毒灵(1%)以及石灰乳(10%)等消毒药品进行消毒[3]。

五、总结

牛“布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和家畜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兽医以及屠宰人员经常受到这种病菌的威胁。所以,在预防接种以及对患牛进行处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做好相对应的防护工作,进而使养殖用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程文杰.牛“布病”的诊疗与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3,32(4):114.

[2]史新涛,古少鹏,郑明学,等.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及防控研究概况[J].中国畜牧兽医,2010,21(3):204-207.

[3]张伟民,张昌斗.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J].现代化农业,2010,32(2):38-39.

上一篇:解师资之困 赢发展空间 下一篇:鲁能学恒大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要想超“粤”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