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20 01:35:43

讲究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初中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的现象。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实效性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师要运用饱满的情绪,充分感染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将快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带着笑容走进课堂,运用丰富的情感和充满趣味的语言,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初中生来说,生动的语言描绘、柔和的声音语调、富有表现力的表情,都可以给予学生不同感官的刺激,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的享受,不再认为物理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当我们在教学物理概念、规律或现象时,要尽量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不管是声音的高低,还是长短,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领会教材实质,品味其中精髓,最终跳出教材,从生活中提炼语言。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们可以运用抗战时期"敌进我退,敌逃我追"的作战原则,对于"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随着物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随着像距的增大,所成像也会变大"这一规律进行形象有趣的阐述,在学生的笑声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已经很好的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中,并逐渐深化了学生对"照像机、幻灯片中物象"放大原理的认知,也明白了如何调节物距和像距了。

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创新性的解决相关问题。物理教师首先要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理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物理理论都是从实验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利用实验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的设计与安排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并具备直观、形象、醒目、新颖等特点。例如,在"组装电路"时,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①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让两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②取下其中的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也灭了;③取下其中的一只灯泡,不影响另一只灯泡发亮。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电路,并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而且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兴奋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甚至只顾埋头教学,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针对这一不良现象,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前一天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和理解,对于公式、定理等知识,不但要记住其中的内容,而且要明白其中的推导过程;其次,要教会学生手脑并用的预习方法,将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的指导

有了预习基础,学生的听课过程应该是轻松的、高效的。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教学目标、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对重点问题的剖析解答等;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敢于发挥想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

3、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

要求学生将复习过程放在作业之前,通过重新阅读教材,回忆知识重点和难点,理顺解题思路,巩固课堂知识,然后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总之,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抓住新的教学契机,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 陈刚,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4] 杨元俊.解答力学综合题的方法[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7(04)

[5] 董英华.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学探讨,2002(03)

上一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初中物理后进生的类型成因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