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避免饮酒伤身3大锦囊妙计

时间:2022-07-20 01:22:28

新春佳节,避免饮酒伤身3大锦囊妙计

美酒虽好,万万不可贪杯

有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比非过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2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70%;妇女发生乳癌的机会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乙型肝炎患者本来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就较大,如果饮酒或过量饮酒,肝癌发生率将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过量饮酒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影响,如大脑、生殖器官、心脏和胃等。

上述研究的前提是“过量”,显然,喝酒的关键是不能过量。那么,喝多少才算适量呢?

长期从事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厉有名教授为大家推荐了一个饮酒的“安全界限”。

历教授通过多年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酒精的摄入量,即:摄入的酒精量(克数)=饮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例如,一次饮52度(52%)的白酒 100 毫升,其酒精量=100 毫升×52%×0.8=41.6克酒精。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即累计73千克以上,有48%的人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也就是说,52度的白酒每天不能超过2两(100毫升),这与中国营养协会建议的标准类似——白酒不超过2两(100毫升)。

而喝多少酒才会醉酒,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于成年人来说,自己多少酒量是比较清楚的,因此,在端杯之前,给自己定个量,绝不可贪杯。

另外,吃药期间最好不要喝酒,特别是服过安眠药、镇静药、感冒药之后。喝酒会使药力更强,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如服用降压药后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引起低血压;服镇静药后饮酒,可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可能导致行为紊乱;感冒药因大部分含有非甾体类药成分,喝酒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而一直服用抗凝血药的人群喝酒,可能因其抗凝血作用增强,消化道出血难以止住。

锦囊妙计,避免饮酒伤身

虽然说,不喝酒,不过量饮酒是最好的结局,但有的时候碰上酒局就难以脱身。酒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是“感情过深,不喝不平”,总会出现超量饮酒的时候。那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呢?

下面提供3个锦囊,请各位在喝酒前、喝酒时及喝酒后分别打开,里面藏有我们为大家设计的避免饮酒伤身的锦囊妙计。

喝酒前打开

关键词:勿空腹 运动 选酒

许多人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空腹喝酒,上桌先端杯,喝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填肚子。其实,空腹喝酒的危害非常大。胃部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对酒精的吸收就会非常快,5分钟左右就可以进入血液。若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400毫克,除了加重肝脏负担外,肝脏排毒工作也“忙不过来”,人体就会明显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所以说空腹饮酒即使酒量不多也容易醉,同时还加大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妙计1:吃个半饱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丁元伟医生建议,喝酒前最好垫垫肚子,也不要吃得太饱,半饱的状态可以减缓胃对酒精的吸收速度,从而降低肝脏代谢的负担。喝酒前应如何选择食物呢?这也是有讲究的。

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足量的蛋白质可以缓解血液对酒精的吸收,比如1点主食、1点肉类和1小杯酸奶就可以作为良好的“酒前餐”,为减少饮酒造成的身体伤害出力。

喝足够的水

应酬一般是赶着去的,但就算再赶,也需要在酒前喝一些水,避免“渴着”喝酒。如果在饮酒前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而后喝了大量的酒就可能加重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应酬前,喝一小瓶矿泉水是不错的选择,足够的水分能分解酒精在身体内的作用效果。不过要记得慢慢饮用,太快饮水可能加剧水对肾脏的负担。

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选择食用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蔬菜,或者燕麦等粗粮。

主食+酸奶(牛奶)

酸奶本身就黏稠,而且还加入了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而淀粉类的大分子可以和酒精发生结合,直接起到延缓酒精吸收的作用。经过发酵反应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豆类食品等效果更好,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喝酒前吃一两个馒头加酸奶,绝对比怀揣所谓的醒酒药效果更可靠。

温馨提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是古代留下来的酒场谚语。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喝酒时吃菜的重要性。在喝酒前,尽量先吃点菜,然后再喝酒,其原理和前面说的一样。空腹喝酒,既容易醉,又容易伤胃。

妙计2:喝酒前运动

在饮酒前做一点运动,能够刺激体内新陈代谢,加速酒精的分解速度。如果时间充裕,不妨提前下车,步行去聚会或者应酬现场。

妙计3:选酒

尽量选择低度酒

喝白酒时,我们常会问“这酒多少度”,是38度,42度还是52度。但在喝葡萄酒时,大多数人都会忽略酒的度数。其实,近年来,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不断攀高,有些葡萄酒已经达到14%~18%;而过去的葡萄酒酒精含量只在9%左右。提醒您注意,在选酒时关注酒瓶上的标签,尽量选择浓度低的酒。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王连生教授认为,相对白酒来说红酒的确更健康一点,但也不能过量饮红酒,建议每天喝红酒也不要超过50~100毫升。

尽量不喝含汽酒类

香槟或其他汽酒的酒精成分,相比普通酒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类酒看起来、尝起来都更像饮料,很多人因此而放下防御心理,觉得度数低,多喝一点也无妨。其实不然,这种酒的酒精含量不一定比其他酒低,而且大量的气泡会刺激舌头上的味蕾,让你不知不觉喝过量。

不要用药酒作宴会用酒

药酒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跟食物中一些成分发生矛盾,或者起化学变化,喝后会令人恶心、呕吐和不适。所以,不宜用药酒作宴会用酒。

喝酒时打开

关键词:碳酸饮料 快酒 混合酒 热酒

不论是主动挑起“战争”,还是积极参与,或者是被动“应战”,总之,酒杯已经端在手中,这时,有什么办法减轻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呢?

妙计1:喝酒时不喝碳酸饮料

切勿将酒与碳酸饮料混在一起喝,这些碳酸饮料中的成分可以加快身体对酒精的吸收。而且,不同的酒、饮料成分和含量各有不同,混杂在一起可能会引起某些反应。喝酒时最好是喝水或者热汤(鱼汤最好),可以稀释酒精,还可以起一定的解酒作用。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高度白酒最好加冰块。

妙计2:不喝“快酒”

所谓“感情深、一口闷”,其实是伤人更快更深。喝酒速度越快,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上升得越快,非常容易醉酒。喝酒时不妨放慢速度小口喝,可以让身体对酒精的适应度逐渐增强,减缓“一口闷”的刺激造成危险。

妙计3:边喝酒边吃菜

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妙计4:不要多种酒混合饮

各种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杂,会起变化,使人饮后不舒适,甚至头痛、易醉。

妙计4:尽可能饮热酒

不管是白酒、黄酒,宜加温后饮用:一是芳香适口;二是可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有害成分。

喝酒后打开

关键词:解酒 休息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这是醉酒者的真实写照。那么,喝酒后应如何来减轻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呢?

妙计1:解酒

喝酒后不能喝浓茶、醋来解酒。茶多酚虽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会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而醋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容易诱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解酒宜用以下方法:

吃馒头或面食

很多人酒后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或面条。馒头可转化成葡萄糖,有利于为人体供血并增加体能;由于它有发酵过程,还对胃酸有中和作用,吃后身体会马上舒服起来。

使用解酒方

关于解酒,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陈意教授给大家介绍了一个中药解酒方:用葛花、枳椇子各10克,水煎服。

喝杯温暖的蜂蜜水

在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中不含有的果糖,其主要作用是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和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对有酒后头痛史的人,在饮酒前后服用蜂蜜50克,便可防治酒后头痛、头晕现象的发生。

喝淡盐水

一旦已经出现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的症状(呕吐就是标志),那补充电解质的工作就更关键了,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后者药店有售)都能缓解症状。

吃水果,喝果汁

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

苹果粥

苹果、大米各100 克,白糖适量。将苹果去皮,洗净,切块;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入苹果,煮至粥熟时下白糖,再煮沸即成。或将苹果洗净榨汁,待粥熟时调入药粥中服食,每日1剂。可生津润肺,开胃消食。适用于酒醉烦渴。

枳椇子粥

枳椇子10克,大米100克。将枳椇子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5~7 天。可除烦渴,解酒毒,适用于酒醉烦渴、心胸烦闷、恶心呕吐等。

米汤

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因为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效果更好。

温馨提醒:醒酒药物慎喝、少喝。

目前市场上出现不少醒酒的药物、保健品,尽管有着很诱人的名字,不过尚无一种被证实有确切解酒效果。很多人以为吃解酒药能解酒,实际上,服药后通常只会促使他们喝更多的酒,因为解酒药中多添加兴奋剂成分,可以使饮酒者保持清醒,这样便一杯杯喝下去。

妙计2:休息,但不要急着洗澡

喝酒后,最好是侧躺着休息,但不能急着洗澡。因为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

妙计3:亲友精心照顾

醉酒者自己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无法照顾自己,那么作为亲人或者朋友就必须照顾好。

了解急性酒精中毒。武汉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唐忠志教授介绍,急性酒精中毒第一阶段为兴奋期,表现为言语增多;第二阶段为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第三阶段为昏迷期,表现为沉睡不醒。其中第三阶段最危险,也最具有麻痹性。当醉酒者昏睡时,其他人通常会错误地认为其在睡觉,殊不知醉酒者很可能因呼吸受阻、循环衰竭而死亡。

醉酒者如行走不稳,应该注意不要让其跌倒,防止跌打损伤,或者磕碰头部等重要部位。

注意保暖,因为醉酒者身体机能下降,这个时候容易受凉。让醉酒者的头歪向一侧,防止其呕吐,如果有呕吐,要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进入气管,导致窒息或者肺部感染。

醉酒较严重者,并且无法服用醒酒品的,则应该使其将胃内容物吐出来,可以用手指,棉棒等插入其咽喉部位来使其呕吐。必要时还可以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液洗胃。更严重者则赶紧拨打120或者马上送医院急救。

(摘编自《羊城晚报》《钱江晚报》《扬子晚报》《家庭中医药》)

喝酒7要素

1.在愉快的氛围中饮酒。和朋友家人一起边谈笑,边愉快地饮酒。开心酒能转换心情,给第二天带来活力。

2. 不要为了礼节去强行劝人喝酒。也不要迎合别人的速度,应按自己的速度来饮酒。

3.喝酒的时候不要吸烟。烟与酒碰到一起,危害更大。因酒精而扩张的血管又因为吸烟而收缩,会给心脏增加负担,而且溶于酒精的焦油会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应遵守“喝酒不吸烟,吸烟不喝酒”的原则。

4.不要一直喝到深夜。酒精在肝脏中完全分解的时间约需6小时,因此即使少量饮酒,深夜12点之后也不要喝了,否则会妨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5.不要每天喝酒。为了保护肝脏功能,应养成一周内至少两天不喝酒的习惯。如果长期每天都喝,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性很大。

6.一日之内不要喝两次以上。白天喝啤酒,晚上又喝白酒,这样肝脏就没有休息时间了。

7.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喜欢酒的人常常喝着喝着就喝多了。为了安心地享用美酒,一定要定期接受肝功能的检查,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酒方式,做好自我管理。

上一篇:三九贴,别乱贴 下一篇:身上肿预示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