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考查的新亮点

时间:2022-07-19 11:14:21

题: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4分)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送我至剡溪”;王维《____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_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

在今年的16套高考题中,湖北卷的名句默写 依然采用的是填空的方式。可相比较而言,无疑是比较有新意的一道题。

一、注重语境的考查。

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考题采用的几乎都是出上句,写下句,或者是出下句,写上句的方式。这样的考查,就给了一些“聪明”的考生以可乘之机,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关注名句,而不去看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这样,常常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状,学生虽然得了分,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也没有达到我们命题的目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情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为此,从2002年起恢复后的名句考查,就开始注重和加大了对语言环境的考查。如2002年全国卷第18题第(1)小题: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这道题,如果仅仅记住了答案,是不能够答题的。可2003年全国卷第18题第(2)小题,因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句而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此,2004年的绝大部分考题又回到了上个世纪的传统考查方式上来。

2005年湖北卷的名句考查,不仅避免了前两年的弊端,同时也发扬了名句考查注重语境的优点。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将名句放到了语言环境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

二、集中考查一个意象,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有固定含义的意象,这些意象成为了我们文化的根。可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都一直是散兵作战。比如,讲到《长亭送别》,就会告诉学生长亭寓意离别;讲到陶渊明,我们就会讲田园山水诗。学生的头脑中积累了许多的意象,然而,就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往往顾此失彼,最终并没有留下多少。今年的湖北卷,集中考查了“月”这个意象,有利于学生真正牢固地掌握“月”这个意象的含义;同时也告诉我们,集中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和理解。

三、不局限于作品的考查,拓展了考查的范围。

我们的名句考查题,通常都是考作品。今年的湖北卷,在考查了作品的同时,也考查了作者与标题,看似违背了考查名句的目标,实际是对考查目标的深层把握和理解。这样的考查,实则也是语境考查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避免学生见小失大的问题。同时,考查的诗人符合考纲规定的“常见”“重要”的要求,难度不大,有利于考生的发挥,也达到了考查的初衷和最终目的,从而也告诉我们的考生,投机取巧是不行的,只有扎扎实实地积累知识,才能够考出好成绩。

上一篇:绕着校园走一圈 下一篇:呼唤“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