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军中学学生小组讨论

时间:2022-07-19 04:03:19

【前言】学军中学学生小组讨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廖安知 第一人称的“我”是一个旁观者,代表社会普遍的心态。文章一开始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懒人的格格不入,随着情节发展,懒人叙述自己的爱情,作者非常奢侈地将笔墨赐予懒人理想化的爱情。这故事让人想起《局外人》。不同于默尔索的是,懒人的确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学军中学学生小组讨论

阅读思考

老舍写这么一个“懒人”,想表达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朱诗宸

懒人是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形象,或者确切地说,是与当时的社会主流相冲突的人。因为懒,“大家只呼他为懒人”,他被世人排斥。于懒人本身来说,懒是一种人生状态,以懒追求“花木样的恋爱”“静谧温暖”,而懒人的周围都是“见了花便折,见了镜子就照”的人,懒人以懒来抵抗世俗,坚守固我。

老舍以淡淡的笔墨来写一个不完整、不真实的懒人,或许就是以一个极端的虚假形象来反映当时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期望自己能够像懒人一样追求“静谧芬芳”的爱。

廖安知

第一人称的“我”是一个旁观者,代表社会普遍的心态。文章一开始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懒人的格格不入,随着情节发展,懒人叙述自己的爱情,作者非常奢侈地将笔墨赐予懒人理想化的爱情。这故事让人想起《局外人》。不同于默尔索的是,懒人的确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他的追求就是懒,就是静美的爱情,甚至在静美面前生命也不重要了。“不算最懒”就是他试图以爱情的形式融入社会,然而他追求的爱情与大众不同,从而无法走向婚姻。他希望在“懒”中获得自我的宁静,避开外界的纷争,这种心态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阴暗面的展现。作者安排女孩的悲剧结局,也是这个道理吧。

仲逸青

老舍先生的这篇《记懒人》仍延续了以往的“亲民”风格,但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那懒人懒得没有了姓名,懒得忘记了年龄,也懒得与心爱的人厮守,真可谓懒得出奇了。然而在懒人借着酒劲不那么懒时说出的话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悲哀,隐约却深切的悲哀。

懒,前二十年是选择,是作茧自缚;后二十年是惩罚,是内心坚守。这也许就是懒人并不叫人厌烦的原因,也是“我”煞费苦心叫他开口的原因。不再因为不必要的勤谨,而让自己背上一生的包袱,那么索性一懒到底,以自己安心的方式活下去,只求死后能埋在海棠花下,作为后半生惩罚的终结。懒人是懒,但他并非无情无爱,他也羡慕“同卧在海棠花下”,也期待“成双作对”的不死之爱。老舍笔下的“懒”,也许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所谓命运的顽强抗争,无谓褒贬。

朱丽琪

懒人好懒,仿佛天地自然,不去想,不去记,偶尔遇见爱情,也是“一期一会”,日后想起来,或者隐约记得碰见了一位好姑娘,或者什么都记不得了。

如果从姑娘的角度看,这悲剧仿佛弗朗索瓦丝・萨冈的诗:“我控告您无视爱情/一味逃避/唯唯诺诺/我判处您终身孤寂。”

而懒人显然并不介意“终身孤寂”,他到底有一段终生回忆的“花木样的爱情”。这样的人,无所谓“有为”,无所谓“无为”,顺势而行,早与万物化为一体。老舍先生写这样一个人,想来是企盼着一个人人皆“懒”的世界,不论珍奇的、平庸的,看见什么,遇见谁,不必刻意去记住什么,遇见了,就像风吹过风、水掠过水。所有的生命都没有固定的名字,活在当下,各自安宁,没有一个情感世界的孤儿。

沈 奕

中国道家思想主张一切纯任自然,要摆脱世上的一切牵挂,从人世的种种约束和限制中跳脱出来,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被删节的段落中有“老子的心中到底有个‘无为’萦绕着,我连个针尖大的理想也没有”的语句,这表明当时的人并不是在所谓无为的思想里懒于世事,而是一味地畏怯软弱,逃避自我和时代。

在文章写作的年代,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中,外有日军侵入山海关,内有河北遭受蝗灾,国民的爱国思想和积极救世的信念几乎被磨灭。“文章合为时而著”,因此我觉得老舍写这么一个懒人,是用以针砭时事,进而唤醒当时国民的积极性。

上一篇:在家做泰国菜 下一篇:微创线雕,初老女性的逆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