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学习

时间:2022-07-19 02:58:18

浅谈创新学习

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 战略任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进步的希望。

关键词:教育;学习;创新

创新,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新”可以是与别人的不一样的,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它突出与众不同,新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构思,新的思维方法等。

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不同水平的学习,有不同水平的创新,做一道习题,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能独立求解,探索新法,也是创新;制作一件小工艺品,搞出一个小发明,也是创新,至于造出新产品,产生新技术,提出新理论,那是高水平创新。

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的目的也是创新。对于现代人来说,更需要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是人们通过已有知识、经验的摄取,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索,获得新的知识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学习者的内部状态和外显行为发生变化 的一种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总结的新思、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新”不仅指新的发现,也指新的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只要把他已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创新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在多种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种综合能力的反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技巧和方法,人的一生只有通过创新学习,才能不断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瞬息万变。

一、创新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国即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总体上看,是挑战大于机遇。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人们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基本可以适用一生,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人们从学校教育得到的知识适用期可能是10年至15年,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缩短为5年至7年。处在这样一个年代里,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更多地转向人才资源。人们只有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必须善于学习,要能判断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而且要比对手学的更快,就必须创新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他还在一九九九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系统地阐述了对教育创新的要求:“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些论述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自身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能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能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学生,也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创新是传统教育的呼唤

当前我们的传统教育还尺子许多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弊端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等。我们古代哲人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悟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传道授业解惑,倡导内省自律,和睦相处等,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至今还为国内外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但是古代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闻名于世,而20世纪初以前的一,二百年间,在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中,中国人的贡献实在太少。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僵化的科举体制。在这个体制的教育下,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只重诗词歌赋修养,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鄙薄职业技能训练,轻视科技发展创造等观念和做法,十分不利于科技的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但是传统教育的弊端以及其它负面影响,还在各级教育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门类过多,课程和附加缺乏整合,均衡性与选择性十分薄弱,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偏难偏深,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和经典知识,基础知识训练扎实,但是实践环节不足,教学内容与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联系不紧。满堂灌输,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仍被不少学校为应付升学竞争而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端,严重地抑制了青少年和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探索创新的意识,同时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还缺乏必要的沟通,教育体制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尽快改变现状,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培养出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迎接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

上一篇:教学课文,激励学生 下一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效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