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实训基地构建

时间:2022-07-19 02:08:29

通信专业实训基地构建

基地建设背景

通信技术专业作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主体专业之一,不断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结合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学院通信技术专业自身的定位及特点,自2005年起从通信技术专业中划分出电信市场营销方向,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届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商的市场部门从事电信业务的受理、电信业务的宣传与推广、电信营销的组织与策划及电信营销活动的实施等工作。从企业的反馈来看,这些毕业生普遍具备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实战技巧。通信专业营销岗位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岗位,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特殊要求,这也决定了本方向学生的职业素质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下很难形成与培养。例如,国家职业标准中电信营销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业务促销、市场调研、业务演示及计算机操作与业务资料管理等内容,绝大部分内容都与真实的客户和业务相关,而真实的客户和业务在传统实训室中是无法仿真出来的。基于此,我院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构建校内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战技巧,更充分、系统、完整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基地建设

(一)备选方案分析及选取方案一:在学院实验楼建设仿真虚拟基地,所有业务均在虚拟的情景下开展。方案二:引入电信运营商在学院租赁场地建立营业厅,该厅由电信运营商运作,允许专业学生到该厅参观与体验。方案三:学院提供场地,公司负责整个基地的建设(包括装修、相关设备购置),基地运作由公司委派管理人员,适当聘请专业学生参与部分业务。有专业课程教学需求时,由专业教师向公司提出申请,公司给予支持与指导。方案四:学院提供场地和设备配置,公司负责基地的装修和业务指导,实践基地的运作完全由学院教师营销队伍负责。实践基地运作过程中需要的技术和业务辅导,由公司支持并给予培训。公司适时与学生沟通,给予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和指导,并提供就业求职帮助。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方案一”还停留在传统实训室建设的阶段,无法满足真实职业环境的要求,不能开展生产性实训任务。“方案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营业厅(基地)服务教学的功能无法实现。“方案三”中通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非常有限,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将受限于公司。“方案四”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完全由通信教研室负责,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能亲身体验收集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教学积累更多的案例和原始材料,并且能随时在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专业学生来说,能参与到基地运行与管理的全过程,并且还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公司的支持下开展多种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切实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方案四”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专业学生的培养与锻炼的需求。

(二)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柳州市鱼峰分公司(以下简称鱼峰分公司)洽谈,达成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向。基地建设拟分阶段进行,最终建设成可满足鱼峰分公司开展多种业务和实践教学活动及生产性作业要求的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布局规划如图1所示。阶段划分与阶段建设目标及所需设备配置如表1所示。

(三)基地运行效果根据上述基地建设规划与进程安排,本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于2009年4月27日正式建成营业,现已到第二阶段,即除了可以开展普通营业厅的业务演示与业务办理之外,还能开展基地外的营销策划、组织及实施等营销活动。基地现已招聘5名专业人员负责基地的管理与日常事务,同时还由32名该专业学生(2007级通信专业营销班)组建了一支营销团队,目前主要开展基于基地的各种电信营销方案的策划、组织及实施活动。基地的教学实践及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实施地点:基地的业务办理区和业务演示区。在学生学习《现代电信业务》课程中电信业务知识时,结合基地已开展的实际电信业务推广方案来介绍业务知识,通过对真实客户的业务介绍和业务推荐,强化和积累对电信业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可通过具体业务联系到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增进学生对具体电信业务技术实现流程和通信网结构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通信专业开设的《现代电信业务》课程均可采用上述模式实施课程教学。职业技能的练习与训练实施地点:营销组织与策划工作室。新版《电信业务营销员国家职业标准》一书中,电信业务营销员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业务促销、市场调研、业务演示及计算机操作与业务资料管理等方面。这些技能的训练均可依托基地中的营销组织与策划工作室开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在学习和掌握一种电信业务之后,学生根据业务本身的特点进行营销策划、组织与实施,既有利于业务知识的深入了解,又可强化电信营销能力,将《电信市场营销》和《现代电信业务》等营销方向的主干课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工作室的空间最多可容纳10~20人,可安排学生分组轮流使用,将班级学生组成不同营销团队进行生产性竞争演练,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产生更好的营销成果。

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形成实施地点: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营销基地的营销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素质中最重要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交流沟通等能力的培养,无法在传统的理论课堂上实现,只有经过真正的职业活动,长期的团队协作才能逐渐培养与形成。营销基地的营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职业活动“零距离”的锻炼平台,例如电信业务的营销策划强调彼此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电话营销锻炼了个人的应变能力、沟通技巧与竞争意识;电信业务办理则强调商务礼仪的应用、交流沟通能力的掌握以及个人亲和力的培养;电信业务演示凸显的是职业礼仪、业务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

通过上述项目的开展,各方面的成效均已逐渐显现。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明显增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明显提升,更可喜的是此种模式得到了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认可与肯定。中国联通柳州分公司拟将其原来在学院自建自营的营业厅也转型成该模式,预示着此种模式具有借鉴和推广的价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上一篇:通信专业课程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通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