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起落,生死近在咫尺之间

时间:2022-07-19 01:25:10

如果你停下匆匆的脚步,在能见度极佳的天气里,透过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的玻璃远望,几乎总能看到航班在航线之上川流不息;在更高一些的位置上,航路上如果出现连成一线的点点灯光,则表明进港高峰已经来临,不少航班在排队等待降落。在刚刚结束的春运期间,每天约有1 670架次航班以及26万人次旅客在这里起落。 起降阶段,飞行员被激光照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短时间致盲,将极大影响飞行安全。

热闹的客流不仅只出现在北京。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在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机场带来“充沛”客流量的同时,航空安全管理压力更大。2017年开年,“无人机‘贴身’拍摄航班降落”和“孔明灯卷入飞机发动机”两起事件的发生,令更多人开始关注“净空保护”这一切实影响旅客出行安全的问题。

谁在影响飞行安全?

风筝、孔明灯、激光、无人机令人头疼

2017年2月4日,中联航KN5837航班在北京南苑机场滑行时,机组发现疑似孔明灯,及时向塔台报告停止滑行并关闭了发动机。在发动机自然吸力的作用下,一个孔明灯被吸入左侧发动机,由于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发动机损伤。

两天之前,2017年2月2日21时26分,CA1918航班在四川绵阳机场32跑道方向上空发现发光升空物,机场对此排查两小时,确定该区域净空无障碍后,才恢复正常起降。

而根据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通报,2017年1月15日,杭州市民袁某操纵的无人机在距离萧山机场约8.5千米的地区升空拍摄,期间该无人机曾近距离拍摄飞行中的民航客机约10分钟,从视频画面计算,无人机距离飞机的最近距离小于100米,袁某因此接受了警方调查。

根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提供的数据,2016年共发生升空物异常事件19起,其中风筝4起,气球9起,无人机6起,均未κ锥蓟场运行造成影响。不仅是在中国,最近两年,升空物入侵净空区已经成为令各国都颇为关注的问题。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数据显示,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发生了近600次无人机与客机危险接近事件,平均每天发生3.5次,而在2014年,无人机与客机危险接近的几率每天不足1次。鉴于无人机可能引发的重大事故,此类升空物已经成为FAA的心头大患。 2017年1月15日,杭州市民用无人机航拍飞机画面,根据大疆无人机官网公布的镜头视角与空客A320长度可以算出,无人机距离飞机最近仅约80米,该距离已经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稍有不慎便可造成碰撞事故。

升空物入侵危害有多大?

升空物入侵净空保护区所造成的最严重的隐患,是与飞行中的航班相撞。

根据英国航空公司飞行员协会(BALPA)的报告,由无人机造成的飞机事故归被为“A类”,即存在严重碰撞风险。

2016年5月21日上午,汉莎航空一架A320客机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机场最后进近时,机长发现前方有3架无人机,向塔台进行报告后立即采取躲避操作,这才幸免于一场撞机事故。据悉,这3架可能造成致命灾难的无人机是在空域内900米处被发现的,此时飞机已经进入最后的着陆程序,由于恰巧是能见度很高的晴天,飞行员才得以及时发现险情。

对此,汉莎航空发言人称:“由于最后进近阶段是整个飞行过程当中最重要也最危险的一个阶段,通常情况下飞行员都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操作上。因此,此时事件中飞行员能够及时发现这3架无人机实属十分侥幸的事。 ”

同样,在2015年9月的一起事故中,一架无人机在伦敦斯坦斯特德机场差点撞上一架正在起飞的波音737飞机,该航班的飞行员同样也是在大约1 210米的高度上突然发现一架紫色的无人机正在距离飞机50米处飞行。

影响机场正常运营,导致航班延误甚至备降

除了带来安全隐患外,以无人机、风筝以及孔明灯为代表的升空物,还会造成航班延误,这不仅增加旅客的出行成本,恶化了大家的乘机体验,也会给机场和航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运营负担。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与规划模块主管杨嘉说:“一旦发现升空物,航班就必须绕行,而一架航班绕行,后续航班就都要绕飞。”目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全球客运量第二大的机场,“每耽误一分钟,都会影响到机场的运行秩序”。

在上文提及的绵阳机场事件中,受无人机入侵净空保护区的影响,5架航班被不同程度延误,另有3架航班备降外地机场,令旅客和航空公司在时间和经济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而对于机场方面来说,为了保证机场净空保护区的安全,相关管理部门也投入巨大。杨嘉说:“现在保障净空安全主要靠工作人员24小时分班目视巡查。在技术手段上,有一种探鸟雷达,使用成本非常高。而且,这种的雷达能不能通过改装来探测无人机还不确定,用来探测风筝和孔明灯基本不可能,因为这些升空物主要材料是竹木,反射回波极弱。”

而对于操纵升空物入侵净空保护区的人来说,其所面临的后果也很严重。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子孺介绍:“从法律上来看,在禁飞区域从事危害航空安全的活动,将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最高量刑可以达到死刑。”

在已有案例中,2016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法院一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国遥星图公司总经理牛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此前,该公司操控航模飞行机进行非法航拍测绘的3名员工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协同机制研究 下一篇:传输设备运行维护中接地问题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