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技术带来创新:从CES 2008看平板电视新技术、新趋向

时间:2022-07-19 11:50:03

[显]技术带来创新:从CES 2008看平板电视新技术、新趋向

技术看点之――OLED技术 平板产品将更大、更轻、更薄

技术总是走在市场前面,这是任何领域的共性,平板电视市场也不例外。PDP(等离子)、LCD(液晶)等显示技术方兴未艾,国外企业已经着手研究OLED,FED,ERD、S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而这其中对OLED的关注最多。与LcD和PDP平板显示技术相比,新兴的平板显示技术OLED不仅能够产生出更明亮和色彩更鲜艳的图像,而且可以更薄,且更节能,所以国际上索尼、东芝等彩电巨头纷纷加入对OLED技术的研发大军中来;同时国内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电视生产厂商也在为OLED的量产或扩大生产进行准备。

OLED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其英文全称为Organic Light Emittjng Display,意即“有机发光显示技术”,与传统的TFT-LCD技术相比,OLED具有以下优势:

产品可以更薄:OLED器件的核心层厚度可以小于1mm,仅为目前LcD的1/3。

看效果更佳:OLED采用主动发光技术,其最高亮度可达到100000cd/立方米,并且几乎没有视角问题,因而不需要外在光源就能够完美地再现高质量画面,并且能够保证很大的不失真观看角度。

适应复杂的观看环境:OLED器件为全固态机构,无真空、液体物质、抗震性好,可以适应巨大的加速度,振动等恶劣环境。此外,OLED低温特性好,在-40℃时仍能正常显示。

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OLED器件单个像素的响应速度是液晶元件的1000倍,可以实现精彩的视频重放。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比LCD减少约1/3,成本将会更低。

作为一种优秀的显示技术,0LED显示屏的可视度和亮度都比较高,并且具有反应快,重晕轻,厚度薄、构造简单等特点,因此,除了在传统数码应用领域向传统的CRT和LCD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外,还可以凭借自己具有柔性设计的独特性能开辟新的市场,如电子纸,可折叠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

产品看点之一超薄、超大

在CES2008上,夏普、先锋、索尼、东芝等家电巨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视新品,其共性无非是“全高清、更大、更薄、画质更好”。

作为等离子电视制造商代表之一的先锋Pioneer在CES 2008上了两款KURO系列等离子电视新品,新机最大特色在于其机身最薄处厚度只有9mm,是目前全球最纤薄的50英寸等离子电视。

日本电子产品巨头松下本周一推出了一款150英寸的等离子电视机。据松下称这也是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电视机。据国外媒体报道称,松下新款电视机提供了4倍于全高清1080p的图像质量,屏幕尺寸相当于9个50英寸的等离子电视机。松下AVC网络公司的总裁Toshihiro Sakamoto在“消费电子展会”(CES)上公布了这款产品。这款电视机超过了松下去年推出的103英寸的等离子电视机。

虽然夏普早在去年就展示过108英寸的液晶电视成品,但是一直没有正式上市,但是到了今年,这一情况将出现变化。在今年的拉斯维加斯CES2008展会上,夏普公司又再次展示这款108英寸液晶电视。

在2008年1月7日正式开幕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上,索尼展出了最新的27英寸OLED电视原型机,也是目前尺寸最大的、基于OLED技术的,能够量产并进入销售的OLED电视机。或许,本届CES大展会是OLED电视进入加速发展的分界线?

三星也在CES上展示了其31英寸和14英寸的、能够支持1080P的OLED电视。不过三星还没有OLED电视的生产计划,而Sony的XEL-1已经上市。三星称新的OLED液晶厚度只有4.3mm,比32英寸普通液晶电视的功耗低一半,寿命为35000小时。

技术看点之――LED、OLED之后 下一个是激光电视?

仍然是技术先行,创新先行。在大家被形形的“全高清,大面子”弄得蠢蠢欲动时,在消费者还在等离子与液晶之间徘徊时,厂商则将眼光放得更长远――CES不仅仅只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舞台,更是各大厂商向全世界消费者展示自己企业理念、发展理念的绝佳时机。

在OLED之后,平板显示产品将向何方发展?业界有识之士预测激光电视将是未来几年的主流,并认为2008年将是激光电视的转折年,索尼认为2010年将是激光电视的爆发年,在未来的这3年时间里,将会经历导入期到成长期的阶段,到2015年,便会进入稳定期,成熟期,必将代替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标准彩色显示和数字显示后的第4代显示技术。它使用激光为光源,其最大优势还是在于颜色再现与画质表现上,据分析激光显示技术充分利用激光波长可选择性和高光谱亮度的特点,色域覆盖率为荧光,液晶显示的3倍以上,色彩饱和度为传统显示的100倍以上,并且能够彻底突破前3代显示技术只能反映入眼所见颜色范围30%的先天不足,实现最完美的色彩还原能力。

在技术上,激光电视主要是以激光器为主,通过光信号的处理,最终形成图像。整个过程省去了传统相关部件间的损耗,节省的成本可以达到30%至40%左右。历年来,像索尼、三菱、三星、日立、东芝几大厂商纷纷为激光电视作过了分析研究,例如:索尼在2005年推出了超大屏幕激光电影;三菱在2006年推出激光电视样机;2007年索尼也相继推出55英寸激光电视样机。而中国在2003年时也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2005年推出了60、80、140英寸三大尺寸的激光电视样机。

产品看点之――三菱65英寸激光电视

三菱在“CES2008消费电子展会”上展出了最新的65英寸激光HDTV产品,三菱拥有最先进的激光技术,激光电视的重量大概只有同尺寸等离子电视的一半,底座也比等离子的小巧。该款产品预计2008年年内上市,售价将会和同尺寸等离子电视持平。

技术看点之――WirelessHD 走进“无线传输”时代

WirelessHD是一种实现被家庭视听设备广泛使用的高清“HDMI”接口无线化的规格,因而在配置家庭视听设备时可以产生较大的自由度一一用户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意摆放各种基于WirelessHD规范的,具备WirelessHD传输接口的影音设备,而无需再考虑复杂的连线问题。WirelessHD联盟由多家业界重量级厂商组成,包括Intel、LG、松下、NEC、三星、SiBEAM、索尼、东芝等,在2008年CES上展出了一些演示性的,基于WirelessHD规格的样机后,2008年2月3日,上述厂商正式公布了WirelessHD 1.0标准。

WirelessHD 1.0是一个运行在60GHz高频率上的无线高清视频传输协议,最大传输范围为10m,它能够让各种高清设备如电视,影碟播放机、机顶盒、录像机、游戏机等实现无线传输高清信号。目前,WiHD 1.0的数据传输率可达4Gbps,并支持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版权保护系统和数字传输授权管理组织(DTLA)的DTCP内容保护技术。该标准还提出了通用遥控器的概念,可用 一只遥控器控制所有WiHD兼容设备。

从应用层面上来说,WiHD是目前第一个针对高清电视无线传输的解决方案,包含到未压缩的高清晰视频,多声道音频,控制数据,以及影音内容版权保护等等内容。

在CES2008上,松下展示了一款基于WirelessHD技术的无线高清晰视频传输系统,使用该系统,用户可以远离数字视频播放器或者CD播放器,而且不用电缆,直接通过挂在墙壁上的电视机收看没有信号衰减的高清视频信号。

技术看点之――电视机,还是电脑? 高清家用多媒体娱乐中心新理念

技术看点之――电视机,还是电脑?高清家用多媒体娱乐中心新理念微软在本届CES上高调宣传了“WINDOWS MIDEA CENTER”这一家庭娱乐平台,即把看电视,看电影,看照片,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功能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这正是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的真正方向一融合。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视机只能是组成家用多媒体娱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担当“显示”这个角色。而在CES2008上,这种传统观念已经开始动摇了:电视机也能集成电脑芯片,只用一台电视机,就能担当起从播放到显示的全过程,而这一切,仅仅只需要使用一台小小的摇控器。国内、国际的各大厂商在电视、电脑融合方面都加大了投入与研发力度,并相继推出了一些样机。2007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会上,神舟电脑隆重了新一代顶级配置的26英寸唐朝电视电脑T200R,在26英寸液晶电视的机身内置了节能静音电脑,配备奔腾双核1.86GHz处理器T2130,2GB DDR内存,250GB高速大容量硬盘,笔记型DVDRW刻录光驱,无线键鼠,同时预装Vista Home Premium。顶级的配置,奢华的享受,仅售7999元的梦幻价格,再次倡导了新时代“简约家居”生活。

国际上,三星电子在CES2008上也推出了一款兼具计算机功能的高清晰电视产品,这款高清电视可以让用户阅读网络新闻,支持网上游戏等。此款名为Series 6(液晶),Series 7(等离子)的高清电视,在其遥控器上设有一个专门按钮,用户将电视连接百联网后,可以通过遥控按钮收看由USA Today提供的新闻、天气预报,体育、股票信息等。还可以连接闪存卡。

当然,就实际应用而言,融合家电目前仍然处于试验阶段,融合后的PC化的电视机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尚需进一步改进,成本上也远未达到消费者的预期。

上一篇:DV偷拍的后期制作关于DV的隐蔽拍摄(三) 下一篇:从标清到高清从单机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