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

时间:2022-07-19 11:44:08

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初探

摘要:为成就解剖教学的新的里程碑,配合多方面的改革,在解剖教学中,人们提出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与临床全方位结合的新教学理念,从教学理念的改变,再到教学安排的调整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实行,并与国外医学顶级院校做医学交流,同时开展各种“面向临床的解剖学讲座”。这种种措施,不但帮人们巩固了解剖学中各项教学内容,而且更高调地点明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中的重要性。这一切,已初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临床结合 教学方式

人体解剖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是入校之后第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论课程之一。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因为《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医学名词过多,内容复杂而且多为描述性的字眼,所以教学就会显得古板、沉闷,根本不可能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而且当前医学院尸源短缺,制作的标本太少,实验课上,学生们的观察实验过少,难免觉得人体解剖学无味枯燥,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此,一些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将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将已经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让学生彻底地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

一、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结合临床实践,巩固学生专业知识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以往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逐渐脱离教育最终目标,远远满足不了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临床专业理论结构体系,为专业岗位提供合适人才,是所有医学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想要实现的目标。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而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枯燥无味的教学会让学生很容易就忘记知识点,从而在心理上厌恶该课程。从心理层面来说,兴趣是一种有很强趋向性的心理特征,这往往能带来强大的记忆力,而解剖课程正需要优秀的记忆力。因此,与其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倒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讨论并定义某一基本名词概念或理论,也可以由教师收集并整理,讲述一些较易理解的新理论,并下达任务,让学生以分组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并且制作多媒体课件,从而展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授解剖学实验课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化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也要使他们可以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学生进行小组课题研究活动,教育方式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一些标本或活体进行CT扫描,利用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使标本结构以三维立体形式清晰明了地显示微细结构的解剖,也可将一些复杂的人体结构显示,如血管、神经等。人体的内部器官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胸部和腹部,大血管和神经的皮肤和皮下深层组织,学生在观察尸体或模型时,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其结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出某一个器官的结构。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这意味着在活体上快速地找到某个脏器的准确位置并清楚其结构与相邻脏器的关系,就能让学生获益良多,快速进步。教师还可以开创一个共享交流网络平台,由导师录制一些清晰细致的解剖学实验,上传到平台,供学生观摩、学习、交流、重温学习教程,进而强化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授之理论,习之实验,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

在传统解剖学实验课上,在学生们观察标本时,教师就给学生们介绍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这种方式常常让课堂死气沉沉,与此同时,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道也飘荡于实验室内,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会逐渐下降。假如教师们意识到解剖学与人本身的密切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配合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病例讲给学生听,使得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再结合标本模型,体会理解病例。例如,在教学“呼吸系统”的实验课中,针对鼻腔粘膜嗅区上鼻道和上鼻道狭窄的特点做相关介绍的时候时,可以借助感冒的时候鼻粘膜会发炎水肿作为实例,感冒会让本来狭窄的上鼻道缩小,这样经过上鼻道的气体量就会相对降低,如果空气中存在含有某一种味道的气体,那么该气体通过上鼻道的量也会越来越少了,因此嗅觉就变得不再灵敏了。

实验课上的临床实验必不可少,动手能力也尤为重要。因此,医学院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创一些开放性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观摩或者操作。操作的项目应由教师设置课题,并皆以临床病例为课题,由学生自由组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同时提供给每组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和试剂。

三、结合临床实验,让学生了解解剖学理论的普遍性及特殊性

人体解剖学主要是尸检、人体解剖等临床实践。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介绍一些器官的形态位置以及与相邻的脏器的位置关系等内容,这些结构与正常的人体结构一致。一般来说,不同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是差异程度不同。有些差异较常见,不会对正常的身体功能带来负面影响;有些是不一样的,一旦超出一定的范围,它的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临床操作中,不同的患者,其每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相邻关系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寻找尸体上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的实验教学中,经常观察到人体的神经和血管的形态或位置异常,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

总之,教师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在上面提及到的多个方面加以重视,相信医学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哲学理性思维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晏继红.医学教育中的哲学思辨观[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9).

[2]柯益彬,刘黎星,叶维建,郑玉涛.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改革的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2).

[3]廖建林,周奕,谭谷权. 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中国健康月刊,2011(7).

[4]李小双,鞠学红,王金平.人体解剖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医学导报,2008(23).

(责编 赵建荣)

上一篇:对提升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几点建... 下一篇:新四军骑兵团夜袭日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