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07-19 10:14:32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41.2±3.2)岁。治疗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5.1±3.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先对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等进行检测,之后对其予以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再用过氧化氢加以冲洗[2]。之后,治疗组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即将该药物置于牙周袋中,1周1次,持续治疗1个月;对照组患者予以碘甘油治疗,每2天用药1次,持续治疗半个月。在治疗期,应告知患者在用药30min以内禁止饮食,且不可漱口。

1.3疗效判定

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者完全消失,牙龈指数降低二分之一及其以上,牙周袋深度降低2mm及其以上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局部出血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牙周袋深度降低1mm及其以上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以及牙齿松动度(TM)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且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37/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1/38),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牙齿松动度等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上接第61页)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牙齿松动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在牙周炎发病人数中占90%以上。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微生物或细菌感染,在牙和牙龈交界的牙面与牙龈沟之间,集聚了许多的菌斑微生物以及相关的产物,它们使牙龈出现肿胀或炎症,导致局部环境更有助于病菌的产生、繁殖,且逐渐在整个牙龈中扩散。另外,其所诱发的炎症扩散至深部组织,继而破坏牙周组织[4]。患有慢性牙周炎,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临床上通常是采取根面平整与机械刮治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针对部分深且窄的牙周袋部位,采取机械刮治的方式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单采取基础治疗是无法获得较好效果的。因此,除采取上述基础性治疗手段外,还需予以相应的辅助治疗措施。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具备相对较强的抑菌功效,能够有效地抑制厌氧菌或一些需氧菌的生长[5];并且,该药物还能在牙齿的表面附着,释放出抑菌药物。对慢性牙周炎疾病采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时,药物和牙齿表面拥有比较强的亲和力,同时,与其他治疗药物相比较,不良反应少,能较好地缓解炎症反应,促使牙周组织的再生[6]。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牙齿松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由此可见,对患有慢性牙周炎疾病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红艳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

上一篇: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出血指数研究 下一篇: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