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药王孙思邈的《保生铭》

时间:2022-07-19 09:28:16

【原文】:

《保生铭》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五日剪甲,理发须二度。

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旋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冥冥。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

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

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

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

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室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足守真,慎静最为贵。

财帛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足大患,少欲终无累。

神气自然存,学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

【释义】:

这篇《保生铭》作为养生的座右铭,简明易懂,已流传一千多年,在《唐书・经籍志》列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所作,当然也可能是后人根据他的养生要点简化编写的。它概括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修身心、节嗜欲、慎言语、节饮食、调气息等主要观点,易记易行。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是指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为了不生病,喝酒不要酩酊大醉,饭后应该散步,边走边用手按摩自己的腹部。睡觉不要用高枕头,打喷嚏擤鼻涕时不要太用力。每隔10天剪一次指甲,理发则要20天,铭中说的“寅丑日”指十天。

古代养生家对保持大便通畅极为重视,男子排尿时的姿势也有宜忌。孙思邈认为吃饱后气血充足,可以随意站立解小便,饥饿时应蹲式排尿。现代医学中有一种“排尿性晕厥症”,即在排尿时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大脑一时供血不足而致的突然晕倒的病症。

孙思邈很强调饮食适当的重要,还提出要淡食、细嚼。中医认为五味各有走向,各有所病,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论述了五味与疾病的关系,酸的食物伤筋脉,辛辣味道有损正气,苦的东西对心有损害,甜的东西会伤神,盐吃多了促人寿早尽。所以他提倡淡食。

孙思邈把养性作为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所以反复强调养性的重要性;不能养性,纵情恣欲,这是百病之源。按现代心理学讲来,就是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两者有相通之处。

此外,孙思邈的养生法中融合很多道家阴阳五行的观点,比如每天要注意一些忌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走路时别顶着风,居室墙壁不要有小缝隙,不要随便吐痰,大小便不要朝向北方等等。铭中的“七星步”是道家的一种练功法;其中,“阳事”指,他认为秋冬两季应该节制;“分”指本分;“真”指道家所说的自然之气、神。

总之,孙思邈在著作中说:只有“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这些和现代保健医学中的防病治病有共通之道。

(责编:孙展)

上一篇:此“肝”非彼“肝” 下一篇:顾秀莲视察首都老年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