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容量与血压的相关分析

时间:2022-07-19 04:12: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容量与血压的相关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78-02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D)常见的并发症,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开始透析前血压已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级病死率,可减少35-40%的脑卒中事件,20-25%的心肌梗死和50%的心力衰竭。国外报道9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与容量负荷大有关,而国内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超过50%的患者通过降低干体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本文观察2012年10月之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探讨本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与高血压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维持性HD患者,经过每周2-3次,每次4H充分透析半年以上,无凹陷性水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5%,经联合应用足量降压药物三联以上,仍然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大于160/90mmHg,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4例, 年龄25-58岁,平均45.33.7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9例,梗阻性肾病5例,高血压肾损6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5-57岁,平均45.33.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级基础疾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均继续给予降压药。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充分血液透析,每周3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次透析干体重下调0.1-0.2Kg.观察组维持前透析方案。两组患者均根据需要使用促红素等药物治疗及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肾功能,白蛋白,计算8周治疗后干体重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只需要2联以下降压药,药量减少,BP

1.5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和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10.0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Agarwal报道8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我国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率81%,控制率不到60%.国外一大型透析中心数据显示,9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充分血液透析后血压降至目标范围,而不需要降压药物干预治疗。国内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超过50%的患者通过降低干体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主要表现为透析前收缩压升高,透析过程体重的减轻与收缩压的降低相关联。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在超滤后血压均得到控制,大约20%的血液透析患者,及时达到干体重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压,因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实质严重破坏,但RASS系统仍然活跃,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肾动脉狭窄,造成血压升高。另外,目前,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广泛应用,EPO治疗可伴发新的高血压发生或使先前存在的高血压加重,发生率约20%。但也有研究显示,在血液透析人群中应用促红素的力量与高血压发生率,严重程度级控制没有显著统计学相关性。同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过多诱导细胞内钙离子升高,这是导致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另一个机制,有研究显示,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左心肥厚有明显相关,临床观察到给予活性维生素D或甲状旁腺切除术可使这类患者血压下降。

本文主要研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容量与血压的关系,结果显示,93%的患者存在容量相关性高血压,容量负荷大,尽管患者没有明显的可视性凹陷性水肿,但在给予充分血液透析,逐步降低干体重治疗,患者持续未控制的高血压逐步降至目标范围,部分患者甚至不再需要降压药物干预。

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容量负荷大的问题,且病人的水钠潴留是缓慢长期的过程,在血管内容量已经增加3-5Kg时,并未出现可视性凹陷性水肿,因此临床不易被发现,早期往往表现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在一些基层的透析中心,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及患者经济原因,很多患者透析不充分,容量负荷大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示:9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即使没有可视性水肿,如果患者存在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可给予充分透析,适当下调干体重,大多数患者血压可控制目标范围。但是,本研究样本量少,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

上一篇:晒一晒中国的考察站(上) 下一篇:新时期火力发电厂脱硝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