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厚报纸与财产性收入

时间:2022-07-19 02:08:25

最厚报纸与财产性收入

收发室的师傅突然问我:“你是不是炒股?给我说说股票吧。”我知道,他看到了今年我增加的一份《中国证券报》,收发报纸这么多年,他大概没见过这么厚的报纸,厚到有时候要把报纸塞进那个小小的报箱都费劲,量化一下,怎么也得有一百多版。当然,这其中绝大部分是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公告,特别是到了季报、年报的时候,报纸那叫一个厚。

其实,这是我的一个在中国证券报社工作的学生赠送给我的一份报纸。也巧了,正好赶上中国股市“连猪都飞起来了”的大牛市。据说连大妈们跳广场舞的时间都有了调整,甚至有人戏称“大妈弃舞从股”,毕竟,真金白银比广场舞重要。而面对收发室师傅的问题,我想都不想地告诉他:“最好别碰那玩意儿,别光看人家赚钱,赔钱那会儿你怎么不看?”说这话的口气有些狠,但依据很简单:对那些孩子上学的费用都要从自己可怜巴巴的千把块钱中出的工薪阶层而言,面对诱惑,一定不要先找门道,而是明白风险,甚至是凶险!

记得十多年前“厚报时代”甚嚣尘上时,厚得有理,越来越厚,曾让不少人深信不疑。百度百科对“厚报时代”的解释是:中国报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中国平面媒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时代的象征,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报纸加入厚报的行列,新资金对报纸的支持,首先在厚度上而不是在内容上充分展现了出来。此后,中国的报纸成为新鲜肉类之后第二个遭受注水之害的事物。

显然,这样的词条注解谈不上规范和理性,至少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遭受注水之害”这样的话语怎么看都不像是学术用语。更令人尴尬的是,现在报纸却越来越薄了,甚至越来越窄了,更有甚者不见了。以我有限的新闻史知识,《申报》在上个世纪30年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1931年元旦的报纸厚达48个对开大版,创历史纪录。这家名牌报纸后来越来越薄的直接原因是战乱带来的内忧外患,而十多年前我国报业昙花一现的“厚报”如今变薄则是大家的亲历。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报业冬天”一语成谶,好多年过去了,还没听说报业春天的来临,这真正有谈“厚”色变的感觉。《中国证券报》一报独厚,得天独厚,这个“天”应该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资本的活力,还有它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指定媒体的“地利”优势。除此之外,我们不能不提到“财产性收入”。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曾是中共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所谓“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但这里最关键的是进行投资而获得的收入,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通过投资理财而获得的收入。这里,还是让我们结合报纸的厚与薄来略做分析。

当年,“厚报”之所以“厚”是房地产广告占了不小的比重,而房子恰恰是中国绝大多数百姓最大的财产。如果十年前因“厚报”而买了房子的人如今回报丰厚,那最多不过是歪打正着。今天如果冲着最厚的报纸杀向股市,则万万要不得。现在,每当看到电视里因股市大涨又回到黄金时段的财经栏目时,总有一种隐约的担忧: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中国证券报》还会越来越厚――四月份IPO的发行达到30家,创出历史新高;隔三差五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发募集公告……我准备出差时给收发室留个包,专放我的厚报。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证券报》这种行业信息指定报纸的厚,与整个报业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更重要的是,普通股民不能把这一个案的“厚”作为杀入股市的依据,切记“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上一篇:比较记忆法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核心素养的学校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