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小学德育

时间:2022-07-19 12:58:25

刍议农村小学德育

在我国,农村人口较多,抓好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轨道上发展,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效是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现状1社会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的现状是越来越不乐观。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太多。比如,电视中的剧情影响,许多电视剧充满凶杀打斗,渲染血腥暴力和魔鬼神怪,渗入许多低级的趣味,不但在精神上,而且在科学方面误导了孩子们;许多的电视节目为“老板”“大款”“明星”们歌功颂德、宣扬物质至上,侵蚀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家庭现象愈演愈烈,使许多家长成为孩子们的负面榜样;思想内容好而又富有儿童情趣的少儿读物严重缺乏,即使有些合适的,但价格昂贵,对于农村孩子及其家长来说,在经济上难以接受,一些庸俗的、劣质的图片、故事以及言情武打小说流入校园,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黄色和暴力倾向的录像(碟片)像魔鬼一样吞噬着孩子们的灵魂。

现状2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

我国农村的大多数父母一般生养两个孩子,有的甚至只生一个。因此,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与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在物质上,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们尽量去满足他们,不管是否必要。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尤其关注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经常来校或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然而,有些情况却令人深思。我们的大部分家长最想了解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排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这种落后的教育观与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家长改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状3家庭教育十分薄弱

在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从商,把孩子留在家让老一辈带,而这些老人则是早出晚归地干农活,于是一大早把孩子送入学校就算完事了,至于学业以及品德教育方面,都成了老师的事,而自己只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和解决学习中的经济需要即可。这种放任式的家庭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对某种行为的认识不能得到巩固,导致认识与行为的严重脱节,使学校教育成了理论的“空架子”。还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会使孩子过于“老实”,不利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家长不良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负面的影响巨大。虽然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在公共场合,却争先恐后地在公交车上与人抢占座位,甚至为了争教室中的前排位置而大动干戈。他们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他们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为孩子盛饭、端水,恨不得连作业也帮他做了。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孩子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欺负同学等严重的品行发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甚至为孩子占了上风,抢了便宜而自鸣得意。对此,有人很形象地将其总结为“5+2=0”定律,即学校训练有素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两天教育所抵消。

现状4孩子缺少榜样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学习的榜样很多,、、刘胡兰、雷锋等众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小学教室的墙壁上老师贴了一些英雄的图像,看着一双双英雄的眼睛注视着自己。每当做错了事或受到了批评,总羞于抬头见英雄;每当做了好事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总觉得英雄在对自己微笑。而现在的农村学校很漂亮、很气派,可是已经没有了那会说话的眼睛了。英雄、榜样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

手段1通过“集体”力量,规范自身言行

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拔河比赛、集体跳绳比赛、篮球比赛、学校班级评比台”,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实践证实,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详细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共甘共苦,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手段2拓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开好主题班会,提高道德认知。主题班会,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机,是我们德育的主阵地。通过举行主题班会,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整个班级的同学健康成长。例如开展“尊重我们身边的人”“我是班级一员”“校园多美好”“不随意破坏公物”“向自己学习”“我要证明我最棒”等主题班会,弘扬道德精神,提高学生道德认知。

组织少先队活动,强化道德意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能让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小学生的内心。组织好学校的少先队常规活动如:“读经典 唱红歌”、争做“合格小公民”、“手拉手”、雏鹰争章达标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活动而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

课堂教学中时时渗透。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德育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觉不到却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许多教材内容的设计都与德育有关,可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掌握明白道理,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产生德育效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积极争取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教师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或到学生家去家访,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提高家长综合素质,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

在农村,几乎没有适合于小学生的公共教育场地——没有少年宫,没有博物馆,没有公园。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与村领导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请他们协助学校做好周围商店店主的思想工作,不要销售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商品,共同教育家长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建议家长多读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报刊,禁止家庭。从努力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

总之,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儿童的德育教育事关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使每一位儿童都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上一篇:“宅”家上学不如家校共育 下一篇:储能世界汇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