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中国样本

时间:2022-07-19 12:47:02

数据分析的中国样本

业内一致认为,今年是大数据元年,渡过了概念的普及阶段,大数据真正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

IBM日前宣布了在华的大数据战略,并表示,目前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大数据价值体系。对于大数据这个未来重要战略的业务。IBM预测,到2015年大数据分析方面的收入将有望达到160亿美元,而每年在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达30至40亿美元。

国外有早先的klout、splunk等公司,也有刚刚获得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文字分析引擎Synapsify。

文字数据分析系统Synapsify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的去分析文本内容。

Synapsify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网站可以借助Synapsify这个分析系统来提供内容质量,而出版商可以用Synapsify来评估市场,政府还可以用Synapsify来进行网络舆情监控。

参与此次融资的有ICG ventures,Fortify Venmres和Middleland Capital。

最近几个月各类数据分析公司的估值一直在飙升,而自从去年起人们开始逐渐发现付费数据分析的价值所在。

阿里巴巴的前瞻性投资

阿里巴巴向金融领域的扩张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经过一系列调整,在多个领域摆出扩张的姿态,例如近期成立小微金融集团,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支付、小贷、担保及保险业务。

其中,最为人传道的是被金融届人士称为“虚拟信用卡”的“信用支付”,它是阿里巴巴面对网上个人买家的个人消费金融信贷服务产品,将在今年4月由阿里金融正式推向市场,首先在湖南、浙江两地试点。

一些银行界人士由此担心,由于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庞大客户群和宝贵的数据库。阿里“虚拟信用卡”可能构成对银行信用卡的竞争,对传统银行造成一定冲击。

对此,阿里巴巴回应称,“阿里的小微金融业务仍只是在现行金融机制框架内对银行业的一个补充。”阿里金融真正的利益诉求并非金融业务,而是面向金融业务的数据服务。

按照阿里金融设计的“信用支付”商业模式。通过数据来确定买家信用支付额度,合作银行通过支付宝来授信,阿里巴巴成立的商诚担保公司将为买家的“信用支付”做担保,买家在手机支付时可使用自己的“信用支付”额度购物,合作银行把钱支付给卖家。支付宝从合作商家那里抽取1%的“信用支付”服务费。

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是个痴迷于平台和入口的公司,投身具体业务向来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从阿里金融拉开的庞大架势来看,其目的并不在于服务自有的小贷公司,可以想象得到,阿里金融面向个人卖家和买家开放的信贷业务,只是他们构建小贷平台的抛砖引玉之举,目的在于吸引银行和其他信贷机构加入这个平台,使用其提供的金融数据服务,将现有的金融和信用数据变现,成为纯粹的金融数据提供商。

事实上,不得不佩服马云的前瞻性。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就投资设立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在杭州、北京和硅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运营机构。阿里云的目标是要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的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先进的云计算服务公司。

在2011年,阿里巴巴收购了流量统计技术服务提供商CNZZ,意味着阿里巴巴在其电子商务产业链整合布局上又完成关键性一步。

而据了解,CNZZ是由IDG投资的网络技术服务公司,专注于为互联网各类站点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数据统计分析。同时,CNZZ拥有互联网数据采集、统计和挖掘三大技术,从事互联网数据监测、统计分析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应用。

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阿里巴巴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社交网络数据分析工具微脉搏

社交网络数据分析与挖掘也成为目前的热点创业方向,开年以后,很多公司的招聘目录上多了数据分析师这一职位。

在国内,创新工场投资的脉搏网因李开复的推荐,为圈内人所知晓。

脉搏网是北京乐享天下科技公司旗下的产品,是一个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兴趣图谱和语义分析的社会化网络营销服务引擎,北京乐享天下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

该团队主要关注三个业务点:

首先是大数据分析,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和语义分析技术提供高级的数据流过滤、分析、抽象和汇总功能。近几年,社交网络从开心网、人人网,发展到饭否、微博,再到微信、陌陌,虽然形式在发生改变,但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只增不减。这些消息中有噪声,更多的却蕴含着大量社交关系,互动信息,而分析这些数据则是社会化营销的前提。

其次是社交定向,通过其大数据分析,不仅能为商户提供营销方案,对于用户个体而言也非常有意义。通过对用户日常行为的每日抽象分析,在保护用户隐私的情况下为用户甄选、推送更符合用户胃口的营销信息。

另外还包括推荐引擎业务,社交网络建立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消息网络,但随着信息不对等,僵尸、营销用户激增,用户在维护社交关系时会遇到困难。微脉搏研发的基于社交网络的推荐引擎服务能够构建一个新人网络,基于数据分析算法,将用户的关系和可信任程度量化。

脉搏网分管理工具、分析工具。可同时添加5个关键词,展现和关键词有关的微博历史统计,可分析传播因素、检测传播效果。

目前还没有开放,用户可以申请测试,通过审核后系统通过微博私信的方式告知用户。

数据分析的营销生意

独到科技是来自清华大学,以及原微软,百度等人员组成的年轻团队。这个团队立志于研发围绕社会关系网络数据进行挖掘的应用。

创始人张文浩和马扬由于一直在做微博数据方面的研究,两个人找到了一个新的可能――基于微博数据分析做精准营销。

这需要对于文本和用户行为做更准确的识别。但是中文的语义相对复杂,如果要全面做好,又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这很可能是个新的陷阱,活不到赚钱就死了。

张文浩决定从更小的方向做起。他们把其中“传播路径分析”这个功能拆出来。单独做成一个产品,直接面向广告和营销群体。

应用上线后,经过圈子和朋友间的口碑传播,这个产品迅速积累起第一批用户、

张文浩和马扬都是计算机专业,所以这第一批用户也主要来自IT圈,大家觉得好玩,却没有商业性需求。如何让更多广告和营销人群了解这个工具,成了当务之急。

由于“独到传播分析”可以过滤和识别僵尸粉,刚好赶上小米手机青春版,在微博上实现200多万次转发。这个热点事件让张文浩找到了推广工具的机会。“独到传播分析”识别和计算了这200多万次转发中的僵尸粉比例,找到真正参与的用户数。并生成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随即在广告营销圈传播开来,工具的用户人群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需要高级需求的付费用户渐渐增加。

2012年5月,独到科技做成了第一笔生意,与一家广告公司合作,收入几千元。

张文浩说,通过独到科技对微博数据分析,可得出微博传播过程中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从而对品牌微博营销的传播质量进行评估。

目前,独到科技的主要业务是对某些品牌的微博营销活动进行事后的效果评估。

“如果是一年前,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很小的市场,是根本不会考虑的”,马扬还会时常想起创业之初的心态。这对今天的他们来说,是一种对照和警醒。“那时候没受过挫折,意气风发。但慢慢地,时间和现实教育了我们,创业不是原来想得那么简单。今天,我们不再给创业强加一些光环,它变成了整个职业生涯的事情。”今天的独到科技已经慢慢实现了收支平衡。

总而言之,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将对今后的经济、科技、民生产生难于估量的影响。无论是做硬件、做平台,还是做应用、做服务,归根结底都是以数据为核心、以数据为动力,并提升产品对用户的引力。

数据已经被认为是宝贵资源,任何一家有雄心、渴望获取洞察力的企业,部应及早制定大数据战略和方案。否则,所有的机会将被“数据鸿沟”所延宕。

上一篇:中国IPO生态链的制度性弊端分析 下一篇:家园的失落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