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华西银腊梅生态环境调查

时间:2022-07-19 12:41:17

太白县华西银腊梅生态环境调查

调查太白县境内华西银腊梅的分布区域,分析生态环境因子,找出野生分布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人类影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并且进一步弄清其生物学特性。

华西银腊梅(Potentilla glabra),俗称太白药王茶,为蔷薇科委陵菜属,灌木,高1-1.5m。全株茎秆叶片质地柔软,无臭、无味、无刚毛、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对,长0.5-1.2 cm,宽0.4-0.8 cm,叶具柄长约1.5-3 cm,叶背面披白色长柔毛。顶生单花或数朵,花梗细长,被疏柔毛,花直径1.5-2.5 cm,花两性,萼广展,5裂而有5枚附萼介于其间,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心皮多数,1室,有胚珠1颗,花柱脱落,瘦果小,花托于成果时干燥。4月返青,6至7月开花,8至9月结果,9月中旬种子成熟。植株低矮,再生力弱,但耐践踏,耐牧性强,根肥大,圆锥状。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茎直立,块状分布与零星分布。产于秦岭北坡的户县、眉县,南坡的太白县、佛坪、柞水县牛背梁、洛南县草链岭,海拔分布1800~3600m。生境: 高山草甸、岩石缝、向阳砾石山坡、草地及疏林下,杜鹃冷杉林下、红桦冷杉林下,太白红杉林下,伴生植物主要有华西忍冬、太白忍冬、香柏、金背杜鹃、太白杜鹃、峨眉蔷薇、秦岭箭竹、莎草、羊茅和嵩草等。

调查地点方法内容

(一)调查地点:太白县境内秦岭主梁两侧,黄柏塬林场、苏家沟林场、终南林场、桃川林场、二郎坝林场。

(二)方法:采取植物样线调查法,样地20X50m。

(三)调查内容:环境调查 包括以下五项:地理位置、地形条件、人类影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

1、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如光、温度、降水、风等;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地形因子,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和坡型。

2、生物因子:植物因子;包括植物之间的物理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动物因子,如摄食、传粉和践踏等;人为因子,如垦殖、放牧和采伐等。

3、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大体可分为萌动、抽条、花前营养期、花蕾期、花期、结实、果(落)后营养期、(地上部分)枯死。病虫害、生活力,可以判断群落中各种植物生活是否正常有力。植物群落,盖度、胸径、冠幅。

调查结果

(一)分布范围。秦岭主梁两侧柴胡山、青峰山、白云峡、海棠湖、干沟、东沟、石板沟、洪水河、欠开营、监生沟顶部等区域,与针叶林相间分布。最低海拨见于苏家沟林场红沟营林队6林班,海拨1800m,最高见于鳌山山顶,海拨3456 m。23km到分水岭海拨2300m的中高山顶有广泛分布,每个山头都有分布。独立山头顶部都能见到,数量很大。粗略计算,实生区的面积达到300ha2,每ha2450株,保守计算总数超过12万株。

(二)植物群落。华西银腊梅群落生长旺盛,植株生长健壮。绝大多数植株无病虫危害,少见有蚜虫危害,个体之间差异显著。

(三)种群。树龄有超过几十年的大树。周围天然更新良好,各个苗龄的幼树都能见到。花期6-7月,随海拨不同变化明显,大部分花期集中在6月中旬,最早偶见5月底,最晚高海拨区域7月10日仍能看到。最大单株冠幅3m,高1.5m。

(四)伴生植物。主要灌木有细枝绣线菊、华西忍冬、冠果忍冬、湖北海棠、卫矛、头花杜鹃、太白忍冬、香柏、金背杜鹃、太白杜鹃、峨眉蔷薇、秦岭箭竹等。林型有杜鹃冷杉林、红桦冷杉林、太白红杉林、高山草甸。

(五)人为采摘严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华西银腊梅掠夺性开发利用,几乎每一处都能看到人为采摘迹象。由于华西银腊梅冠幅大、叶子很小、采摘难度大,采摘后的植物的生命不会受到影响。调查的所有样方均未见到动物啃食痕迹。正常单株平均采叶量干重0.4kg,特别大的植株可达到0.8kg。

(六)生长环境。生于环境恶劣地石缝、石穴、杂木林和灌丛中,成片分布,环境优良地带零星分布。抗风、抗寒、抗旱、抗贫瘠能力强。阳坡和山顶无坡向地带出现盖度大,阴坡地带有零星分布。喜沙土,壤土、粘土,植株都可正常生长。深根性,根性分布范围广。

小结:太白县境内华西银腊梅分布面积广,植株抗性强,生长健壮。自唐朝药王孙思邈开始服用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在对其药理成份的进一步研究,药王茶的功效全面体现,采摘量以几何般的速度猛增。研究其生境,了解其生物特性,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找到平衡,使这种珍贵资源永续利用,更多更好为人类服务。

(作者单位:陕西省太白林业局)

上一篇:博瑞印务的印刷数字化之路 下一篇:谈新职员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