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辽宁中药企业市场营销之路

时间:2022-07-18 11:12:25

论辽宁中药企业市场营销之路

摘要:辽宁是中药大省,但不是强省,尽管资源丰富,科研力量雄厚,专业性的人才众多,但是目前辽宁中药市场营销现状却仍存在诸多不足。营销观念落后,中药品牌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薄弱,资金匮乏等问题,致使辽宁中药企业很难成为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更难进入国际市场。本文依据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结合辽宁中药市场营销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力求扭转辽宁中药市场营销的不利局面,使辽宁中药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对推动辽宁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辽宁中药企业;现状分析;市场营销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

本文采用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所下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管理过程。”

二、辽宁中药企业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目前辽宁省的野生药材资源有1 600多种,人工栽培药材有60多种,中药资源极为丰富,而且辽宁地理气候的优势为中药品质提供了保障。辽宁的中药市场科研力量也较为雄厚,辽宁省有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药新药研制开发中心等,培养出了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和优秀的中药营销人才。而且医药行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确实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辽宁中药企业想要在激烈的中药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却并非易事,辽宁中药市场营销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辽宁中药企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辽宁一些中药企业仍固守着传统的营销观念,严重制约了辽宁中药企业的发展壮大。此外,在我国加入WTO后,辽宁的一些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和情况并不了解,很少进行调研,只是盲目的想把中药材、中药饮片和现有中成药品种推入国际市场,目标市场不明确,尚不具有国际化的市场营销观念。

2、辽宁省缺乏龙头中药企业

辽宁中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现有的中药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较薄弱,资金短缺,中药市场开发能力较低等,很难形成龙头企业。

3、辽宁中药企业资金匮乏

辽宁省中药盈利企业只占全省中药企业的三分之一,长期的低水平经营模式导致了企业缺乏资金积累。由于辽宁中药企业上市公司很少,致使融资非常困难,而资金的短缺,成为制约辽宁省中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辽宁大多数中、小型中药企业千方百计通过GMP认证后,资金短缺问题更加明显,由于企业大都处于发展初期或者投入期,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而实现利润微薄甚至为负数。

4、辽宁中药产品知名品牌稀少

说到知名品牌,与营销观念是密不可分的,辽宁大部分中药企业在营销观念落后的同时,必定品牌意识不强,不具有创中药名牌,打造中药知名品牌的意识。

三、对辽宁中药企业市场营销的建议

1、积极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加速辽宁中药企业发展

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未来几年,辽宁的医药市场将继续扩容、国家基本药物将会作为制度推行、而中药创新将继续成为发展的主题。国务院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也是要将中医药推向世界。借助诸多利好政策,辽宁中药企业应加大对中药研发的投入力度,对辽宁特色中药产业实施重点保护,加快完善辽宁中药企业标准化进程,使辽宁中药市场迎来“新的春天”。

2、推进辽宁中药市场营销观念转变并积极与国际接轨

面对2004年的欧盟“新指令”,辽宁中药企业更应转变营销观念,加快国际化进程。一是形成国家认可的辽宁中药影响力阐释。二是企业要自上而下树立起一个核心的权威意识,对于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要真正落实到位。三是要尽快完善其标准化进程,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可监督性,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制现代中药,从而达到国际主流市场的标准要求。四是要不怕挫折,大胆走出国门,转变营销观念,积极与国际接轨。

3、完善辽宁中药市场高效营销网络

辽宁中药企业应该建设大型的中药现代物流中心,为企业搭建中药信息平台和物流平台;建立辽宁中药营销网络,开展中药材期货贸易。完善辽宁中药高效营销网络,不仅要注重产品的生产,也要有计划、有目标的销售产品,合理的利用营销资源。

4、加快辽宁中药企业创新

辽宁中药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辽宁中药产业发展要求, 打造中药创新平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品质控制水准,加强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借助国家科研开发基金, 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产品,中药新制剂和中药新资源,打造辽宁中药研发品牌。也可按GAP标准建立起上规模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依托科研院所,研究开发生产系列中药材提取物和标准品,支援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大规模培养和生产名贵中药材。

参考文献:

[1]冯夏红. 辽宁中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2):2596-2597

[2]王德祥. 加入WTO后中药生产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4):7-8

[3]王琼 何文 王斌. 中药营销策略之我见[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4(1):45-47

[4]王芝春 李逢菊 周正杰. 中药营销的策略[J].百家争鸣,2008,(31):335

[作者简介]:王珺(1989-),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学经营管理

上一篇:论经济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下一篇:论述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