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8 09:47:04

探讨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勘察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几个技术问题和勘测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对策,以期为建筑勘测工程行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勘测技术 地基承载力 人员素质 监测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y is discuss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everal technical problems and survey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ersonnel and corresponding problems of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industry survey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Keywords: investigation technolog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ersonnel quality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地质学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更是运用到了高深的非线性科学。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导致了在各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技术条件:①地基强度条件,即保证地基稳定性,不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破坏;②地基变形条件,即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都不超过地基容许变形值。而工程勘测报告是制定地基基础设计最重要的依据。一份高质量的工程勘察报告不仅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能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

1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1地下水位

地下水水位是受诸多因素控制的,我建议重要工程的地下水的勘察,应收集勘察期水位、历史最高水位及近4—5年的水位,并且应详细调查周边水文地质建构筑物状况,比如水源地、水库、抽水井等状况,然后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报告。

1.1.2地基承载力

目前很多地质勘测对于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往往使用不同的风化方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的结果也有很大出入。比如:某工程泥岩层载荷试验极限承载力为8000 kPa,若按强风化考虑,承载力特征值应为4000 kPa,而按中风化考虑承载力反而降为265 kPa。设计时,前者还可进行深宽修正,但后者则不能。

地基承载力决不是用一种方法就可以确定的,而需以下五种方法:根据《规范》表格确定;按静载荷试验方法确定;按动力或静力触探方法确定;根据土的强度理论计算确定;根据邻近条件相似的建筑物经验确定。由上述五种方法得到承载力后,再经过分析,综合取值才能得到地基承载力。

在上述方法中,一般以野外鉴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查《规范》表、动力静力触探方法和理论公式计算方法为主要的确定方法。目前,质检部门只承认的现场静载荷试验法是当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土质很不均匀或遇到重大工程时才采用的一种方法,但在一般不具设备条件和压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很难实施此方法。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其正确的方法有 3 种:①强度控制法,即以比例界限P0值作为地基土承载力。它适用于硬塑~坚硬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和碎石土。②相对沉降控制法:根据沉降量和承压板宽度的比值确定。③极限荷载法:当 P~S 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出现后,土很快达到极限荷载 Pu ,将 Pu 除以安全系数 F(F=2.0~3.0)作为地基土承载力。如某工程地基土一般在深 1.0 m~2.0 m 以下均为碎石土(以砾石、卵石为主),既使用静载荷试验方法确定承载力,也要用强度控制法或极限荷载法。对于密实的卵石土用强度控制法得到的 P~S 曲线,第1个拐点必是地基持力层将产生局部剪切破坏的开始点,此时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比例界限荷载 PO。而此拐点的出现,对于是持力层的碎石土,没有足够的压力是难以出现的。至于出现第 2 个拐点(极限荷载对应的点),使碎石土完全剪破,出现连续滑动面,更是难以达到。相对沉降控制法一般适用于在 P~S 曲线上出现不了拐点的中高压缩性的松砂或可塑、软塑状态下的黏性土。而当前地勘部门提供的地勘报告,在地基是碎石土的情况下采用相对沉降控制法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方法是不合适的。另外地基承载力跟变形也有莫大的关系。当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很大一部分不是强度条件不满足,而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造成的。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裂缝、倾斜、局部倾斜,就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带来的危害。要使工程变形条件得到满足,地勘报告中必须提供建议性工程处理措施,以供设计人员参考,重要的工程甚至要作变形计算。提供的建议性措施,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而言应包括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对地基而言应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夯实等。而且不应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描述上,要明确定量化,以使设计人员重视和好用。

1.2 地质勘察人员存在的问题

1.2.1勘测人员的综合能力

首先部分人员对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地勘部门提出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且错误连篇。现某些地勘报告其内容简化到不提供土工试验指标,不作评价,不作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建议性工程处理意见等。一些报告中该省略的不省略,不该省略却没有;不该附的图附上,需要的表格又没有;文字不多,却废话连篇。目的是蒙哄不懂专业的管理人员去迎合部分设计人员只要提供地基承载力这一指标的心理。

地质勘察不但能揭示地质构成,更能够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而地质构成是选择基础处理方案的前提;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巨大。因此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并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相当重要。其次是勘测方法存在不足。一些勘察部门用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都不一样,究竟取用何种压力定值来作为地基承载力?另外,压裂两侧土层不能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1.2.2素质监管

工程地质勘察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而一般的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其在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相对轻些。再加上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等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专业人士的监督,钻孔数目和深度,取样量,土工试验质量等都存在漏洞,都是勘测人员一言而决。而且施工图审查也是设计完成之后的事情,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的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2 地质勘察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加强技术创新和监督机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工程物探这一技术领域内,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们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同时应加强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 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以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来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和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合理地选择运用高新工程物探技术再结合传统勘探手段,无疑是解决地质勘察问题中的技术问题的最佳方式。

2.2加强勘测人员的素质

介于目前勘测行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

定期的计划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和技术培训,以促进其对新增技术及仪器的了解、提高个人工作素质;施行内部岗位的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人员间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勘测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以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年纪比较大的人员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要求技术人员间相互帮助,加强对互联网络的应用并能从中获得新的技术信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洪辉.城市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6).

[2]胡国宇.浅谈地基勘探工程技术[J].科技风,2011(10).

[3]于洋,王博,王吉.洞悉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

上一篇: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病害分析及治理 下一篇:基于造价审计角度的工程现场签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