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07-18 06:59:10

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

摘要: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育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能学科,以声乐演唱教学为主要内容,对于专业学生的技能建设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同时,该科目也是理论与应用结合度较高的学科。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出现了新的局面,各个专业院校都将课程改革提上日程,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强化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人才。本文将从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育改革的改善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在全国各高校积极推进声乐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是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只有不断适应新课程标准,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善方法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音乐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热潮,其中明确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科学一个重要的内容,提倡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在课程设计及教学体系上进行相应调整。

二、改革声乐教学内容

1.加入声乐教学法课程。就示范学生而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演唱能力较强,但是,普遍存在教学技能差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声乐教育在课程开设方面可以加入教学法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科的实用性,在日后从事教育工作中就能够很好地应用。声乐教学课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心理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等,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2.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很多学生缺乏对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的认识,导致在课堂上处于模糊状态,不能完全适应声乐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增强生理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如何调节身体,男女生发声的原理等等;同时,还要开设声乐心理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情绪,让学生学会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用最好的心理状态来学习。

3.强化声乐教材的编选。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只有好的教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教材的选择主要指曲谱教材、声响教材以及文献教材三方面。要选择有合适曲目的声乐精选集,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符合大纲的需求,还要考虑声音位置、气息控制、音色控制等各方面的问题。

4.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在高校声乐理论教学改革中,不得忽视艺术实践的重要作用。高校要多多进行技能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勇敢地站上舞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月汇报的方式举行演出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演唱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站在人前演唱,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或艺术演出活动,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演唱、组织甚至是编导的综合能力。

三、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主,教师是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协助者,与学生共同进步。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实践性等。要尊重学生,要积极促进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意见、尊重学生想象力;要让声乐教学更好地贴近生活,师生之间要多多交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兴趣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树立“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声乐的学习是一种艺术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心灵与身体的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集体智慧的结合。声乐的表现形式除了独唱外,还有重唱、合唱等,都是需要学生们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提高唱功。

四、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音乐教学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改善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1.正确认识三种唱法。目前,声乐演唱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尽管划分标准存在异议,但是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对于这三种唱法,学生们也有自己的意见,但是无论哪种唱法,学生们都要有正确的观念,不排斥其他观点的存在,要在不同的唱法中寻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加以不断利用。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的最佳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寻找到有价值的课题,对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引导,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上帮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和学生是合作共同体,学生由于专业知识能力的有限性,教师要多提出意见,帮助学生进行逻辑分析,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评价。

五、完善声乐教学条件

声乐教学中除了教师、学生的因素外,教学设施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教学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

1.硬件设施的完善。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师抽象的表达不能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但是如果有一台多媒体电脑,加上一个音频软件,学生就能很直观的分析声音,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容易很多;如果再有一台摄像机,学生就能通过它看到自己表演的状态,知道如何进一步的提高自己,查漏补缺,在这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能力。

2.建立完善的专业研究机构。学校成立研究机构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研究机构中进行研究和讨论,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徐小恣.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毛亚雄(1969-),男,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声乐理论研究。

上一篇: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下一篇:细粒干选机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