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校文化建设

时间:2022-07-18 06:53:57

高校学校文化建设

成功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或代表创新,或体现人本。比如工商银行的“工于至诚,行以致远”;华为的“狼性”文化等等。优秀的企业文化蕴含了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等文化形象,既是企业的正面宣传,又是员工个人同企业自身价值追求相结合的纽带。同样,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也需根据办学目标和实际条件,打造合适的学校文化,以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更有精神有品德、有价值有思想的高级人才。学校的文化建设居于学校建设的核心地位,是形成一个学校个性、魅力、生命力的关键。做好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十分重要。

一、学校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代表学校的组织文化,体现着学校的组织氛围。美国学者沃勒最早提出“学校文化”,在1932年《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他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石欧在《学校文化学引论》中将学校文化看作学校全体人员通过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学校总体文明状态,也是共同遵守的精神准则、取向和风貌。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群体成员以价值观念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的总称。不同学者对学校文化有不同观点,高校的学校文化是体现大学精神、师生价值观及处事方式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作为核心的精神文化。

二、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起初的校园文化概念反映的主要是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的课外文化活动,譬如,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教育和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等。学校文化则更注重学校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氛。因此,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践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锻造品德优良、知识过硬的创新人才;有助于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打造有特色的高校发展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二)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可以规范高校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作为一种文化,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提炼而制定出来的,是反映了师生的意愿,为师生共同认可的,这种制度才能被全校师生所遵守。好的制度文化能规范高校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操守,维护高校正确发展方向,促进高校规范各项制度。

(三)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建立平等、充满朝气的精神环境,一是增加了学生和教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更好将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取文化知识,更获得思想品质的提升,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不畏挑战。

(四)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可以提升高校自身的竞争力。

建设名校不是建造豪华阔气的大楼,名校的底蕴需要德学兼备的师生不断的积淀,需要优秀学校文化的熏陶。学校文化建设既是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进行学校发展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手段。

三、当前高校学校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建设学校文化较功利。

很多高校都意识到发展学校文化的重要性,但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急功近利。部分高校妄图通过物质环境改善快速提升学校文化,投入资金建造楼宇、园林景观、盲目升级硬件设备等,结果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依旧空虚。

(二)部分高校学校文化评价机制较片面。

部分高校建设学校文化的评价机制较片面,重结果轻过程,于是在制度文化建设上更注重就业水平、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更注重获奖名次和次数。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价值追求等方面考虑较少,学校文化建设评价机制还有待提高。

(三)校训的重视程度不足,且缺乏亮点。

校训可以看作高校独立思想和大学精神的体现,是高校的灵魂,但目前部分高校对校训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是校训在校园内体现的频率较少,二是部分高校校训缺乏亮点,雷同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在112所“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中,“求实”出现了30次,“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而共有41所大学的校训中出现了这5个关键词中的任何1个或者更多。此外,共有39所大学的校训格式相同,均为四个词语组成。有个别大学的校训甚至完全相同。⑦大量相似的校训犹如空喊的口号,更使众多高校丧失了个性。

(四)学校文化建设,师生参与程度有限。

作为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力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非常有限。造成这种现状有多种因素,一是国内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科层管理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规划发展决策的参与程度非常有限;二是有些教师因授课任务和评定职称压力占据了自身大量时间,缺少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精力;三是部分学生被学业负担和就业压力所累,对于学校事务关注度不足。缺少了这两大建设学校文化的一线力量,学校文化建设方向难免会出现偏差。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

高校建设学校文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高校发展方向不是盈利的企业,也不是培养只会读书不会独立思考的学生工厂。高校建设学校文化,从大的方向来说,必须坚持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从办学质量来说,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稳定就业,也要重视学生的精神气质、品德修为等长远发展。要树立好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将重心放在教书育人上,培养适应时展、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二)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不能一窝蜂的照搬照抄,不同院校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现状。机械的复制无法建立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评价机制改革,首先要分清自身发展现状,寻找个性、差异和特点。其次根据自身现有条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既重视学校传统,也重视时代进程。制度不仅要起到限制约束作用,也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和凝聚力。

(三)提高校训的鼓舞激励作用,加强校训的精神文化建设。

校训代表高校价值追求的精华,要审慎确定,人云亦云就削弱校训的意义了。另外提高校训的鼓舞激励作用,不要让校训仅停留在学生证上,可以通过各类校园活动,引领师生学习体会,把校训作为求学乃至是做人的真实行动,把校训的力量发挥出来。

(四)改革学校管理方式,鼓励一线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

加强全校师生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培养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荣誉感。一线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受益人,师生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最直接的需求和体会,更有助于探索出适应自身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总之,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有利师生的成长发展,对高校而言则是提升学校品牌价值,增加学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让师生伴随着优秀学校文化成长,对培养有文化、有思想、有追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力

上一篇: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下一篇:酒店管理专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