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本溪“调结构、稳增长”的现实思考

时间:2022-07-18 06:22:28

实现本溪“调结构、稳增长”的现实思考

摘要:转方式调结构为本溪实现由产业结构单一到产业结构科学的跨越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旅游业内涵式转型升级发展,把本溪服务业的“短板”变长,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实现本溪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本溪作为辽宁省以钢铁著称的一座老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步伐明显落后,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本溪人的大事。把产业结构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服务业转变是本溪市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更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一、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溪市委十一次全会对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到“十二五”末期,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1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文化产业增速要实现50%的目标,这为本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把这样的宏伟蓝图落到实处,推动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应当看到,本溪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晚,规模比较小,基础条件相对落后,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本溪文化资源丰厚,是辽宁的文化资源大市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城、驰名中外的本溪水洞、饮誉华夏的关门山枫叶、遍布城乡的山水温泉,以及独具特色的辽砚、奇石、木雕、版画、铁艺、草编等,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可以说,丰富的文化资源,既为本溪繁荣文化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本溪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几年是本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吸收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将文化产业建设成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强化组织保障和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不断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旅游业内涵式转型升级发展

到2015年,国内旅游年均增长10%,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这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旅游市场。本溪要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市场战略,把吸引省内大众游客作为发展的重点,把满足大众旅游消费当作民生需求切实抓好,突出发展适合大众旅游消费的新热点。

本溪拥有那么丰富多彩的旅游自然资源,然而,作为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被我们忽略了,或是缺失了相关的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甚至是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例如,汤沟留下了当年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西征遗址,但是,我们本溪人却没有发挥出其党史党性教育资源的优势,没能够像延安、井冈山等地开辟出具有影响力的经典红色旅游线路。

在桓仁五女山,每年都有众多的韩国人来此寻根祭祖。尽管桓仁已经拥有多家星级酒店,但是,仍然很难留住韩国游客在此过夜。除了有民族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缺失了为游客提供夜游生活的旅游产品的因素。在铁刹山,道教文化资源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宗教影响力,如果道教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游客量也会因此增加的。游客需求就是旅游产品的潜在市场。

扶持游客容量大、社会效益好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主题旅游,聚集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消费规模。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位,也正是基于对大众旅游时代来临的判断,依托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定位的。因此要注重开辟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旅游业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以满足老百姓快速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旅行交通的服务质量。在具体措施中,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三、把本溪服务业的“短板”变长

实现本溪“调结构、稳增长”就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本溪这个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本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抓手,更是本溪“十二五”期间实现GDP翻番的主要增长点。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立足产业高端化,大批引进优秀人才。发展服务业,人才是第一位的,在挖掘和培育本地人才的同时,要从那些服务业发达地区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甚至把整个团队“挖”过来,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梯队,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壮大本溪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服务业态创新,实现本溪服务业的改头换面。

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给予政策引导。政策扶持是服务业发展的“强心剂”,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敢于给服务业投资人实在、直观的甜头,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特别对吸纳就业强、从业人员投资能力投资弱的小型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在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重在抓形象、抓特色。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引进高档次的标志性的领军企业,建设新的精品百货、城市综合体等城市新坐标,提升行业水平,增强本溪服务业吸引力。同时,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研究“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经营,不仅留住本溪人,还要吸引周边城市客流来本溪消费。

作者简介:包 书(1967-),男,辽宁本溪人,研究生,本溪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上一篇:文学视角下英语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大学英语 EGP+ESP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