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例乳腺占位性病灶影像分析

时间:2022-07-18 05:30:52

128例乳腺占位性病灶影像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占位性病灶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128例乳腺病变患者,均经过钼靶和MRI检查,检查序列T1WI、T2WI的压脂、DWI的动态变化,分析它们的影像特征。结果 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钼靶对乳腺病变敏感性40.38%(21/52),特异性3.95%(3/76),准确性18.75%(24/128);明显低于MRI的敏感性80.77%(42/52),特异性32.89%(25/76)和准确率52.34%(67/128)。结论 乳腺占位性病变检查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MRI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钼靶,若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将更明显,对提高乳腺占位性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腺占位性病灶,MRI,钼靶,影像分析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甚至生命[1]。其常见原因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钙化是乳腺肿块常见的影像学征象。该类疾病的术前诊断主要有临床乳腺扪诊、影像学表现和细胞学活检[2]。乳腺钼靶摄影是目前最常见的乳腺影像学方法,可对乳腺进行多个方位摄影,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特点;MRI是一种具有良好软组织对比度的技术,正逐渐广泛的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

乳腺钼靶检查的空间和密度分辨力高,对明显的肿块、病变钙化、腺体结构及形态改变具有显著效果,常用于健康体检与疾病诊断[3],其在乳腺癌的筛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有时仅依靠乳腺钼靶检查钙化,难以辨别良恶性病变。临床上,为了避免误诊,保证患者的身命安全,常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乳腺MRI可以显示钼靶难以辨别的病灶,同时对含钙化乳腺癌和良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无法清晰显示乳腺病变的钙化灶,临床上如何合理利用钼靶和MRI检测技术,提高乳腺占位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将二者用于乳腺占位性疾病诊断,分析其影像特征,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9月,笔者所工作单位共收治12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钼靶及MRI检查,2种检查均在术前1 w内完成,且都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患者的年龄为23~68岁,平均为(45.23±11.51)岁。其中左乳67例,右乳61例,其中13例患者为双侧乳腺占位性病变,肿块大小为6~67 mm。其中恶性病灶52 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8个,浸润性小叶癌4个,导管原位癌10个;良性病变 76个,包括纤维腺瘤 19个,导管内状瘤病8个, 导管内状瘤 5个, 乳腺病37个(含1 个硬化性腺病), 脓肿4个,脂肪坏死2个,乳腺导管扩张症1个。

1.2方法 钼靶检查采用海恩康钼靶乳腺摄影机,对每位患者实行常规双侧乳腺轴位(cranio-caudal,CC)和内外斜拉(mediolateral oblique,MLO)[4]摄影范围包括所有乳腺组织,确保图像清晰显示各结构的层次。其中,摄像机的26~32 Kv和固定为30 mAs,焦点0.3。若患者置入假体,28~35 kV,50~70 mAs。数据采集用IP板,经AGFACR25.0扫描仪采集。

MRI扫描采用西门子1.50T子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检查选择经期后第1~2 d,患者俯卧位,足先进,双侧自然悬垂于专用乳腺线圈洞孔内,使双侧乳腺同时成像,扫描过程中患者保持自然呼吸。常规应用横断位、矢状位、必要时辅以冠状位对乳腺进行检查。扫面序列有T1WI、T2WI的压脂、DWI及3DTHRIVE动态增强,扫描6~20次。

1.2.1双侧乳腺高分辨增强抑脂T1WI矢状面扫描:TR 26ms,TE 6.41 ms,层厚0.8 mm,翻转角度12°,视野180 mm×180 mm,矩阵256×230,扫描时间334 s。

1.2.2脂肪抑制FSE T2WI: TR 4660 ms,TE 89ms,层厚3 mm,间隔0.6 mm,视野300 mm, 矩阵320×256,翻转角150°,激励1次。

1.2.3扩散加权成像(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 TR 8400 ms,TE73.5 ms,层厚4 mm,间隔1.1 mm,视野280 mm,激励2次;b 值分别取0、800和1000 s/mm2,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1.2.4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3D-FLASH)脂肪抑制T1WI行横断面动态增强扫描:TR 4.6 ms,TE 2.2 ms,层厚度1.2 mm,间隔0.24 mm,矩阵320×320,翻转角12°,激励1次,扫描60 s/次,共重复扫描6 次。第一次扫描结束后间隔20 s注射对比剂,并在注射结束的同时开始第2次扫描。手背静脉注射Gd-DT PA,剂量0.15 mmol/Kg,流率2 mL/s,并使用20 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流率1.5 mL/s)。

1.3影像评价 MRI、钼靶图像均参考医疗诊断报告,由放射科高年资医师诊断,若对图像特征确认不十分肯定,则由院内外专家共同讨论确定。按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5](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进行分级:1级:未发现明显病变;2级:良性病变;3级:可能良性病变;4级:可能恶性病变;5级:恶性病变。其中1~4 级病灶划分为良性,5级病灶划分为恶性。

2结果

2.1病理及钼靶、MRI诊断结果 所研究的128例患者,均通过钼靶及 MRI检查(包括T1WI见图1、T2WI见图2、DWI和动态增强扫描),严格按照病理标准,共检测出128例病灶,其中良性76例,恶性52例。恶性病灶包括浸润性导管癌,见图3、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良性病变包括纤维腺瘤,见图4、不规则导管增生、导管内状瘤、乳腺病等。钼靶、MRI影像依照相关准则进行诊断,见表1。

2.2钼靶、MRI诊断效能比较 钼靶、MRI检测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5-6],见表2。

3讨论

乳腺癌常发生在30~55岁的女性中,其影像学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通常,良性乳腺肿块的钙化发生在纤维结缔组织脂肪及血管等间质中,而乳腺癌钙化则发生于肿瘤实质内。良性乳腺肿瘤的钙化粗大,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常出现圆形、爆米花样、环状、粗棒状及螺旋状等钙化形态。而乳腺癌内钙化多呈细沙粒样或颗粒样存在,其形态多变。乳腺良性肿瘤钙化时,病灶内及周边伴有蛋白沉积或微量出血,使得钙化多表现出均匀分布、密度较高等特点;而乳腺癌钙化时,存在肿瘤细胞坏死及分泌等情况,使得钙化常表现为等级略高密度,且分布不均匀。

钼靶X线摄影原理是,X线透过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组织时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通过多个方位摄片,可以从多角度观察肿块的形状及密度特点,准确把握肿块的形态,具有较高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同时,钼靶X线摄片对体积较小的乳腺肿块显示率高,可以清晰显示乳腺肿块内钙化特点,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较高的特异性。尤其是随着数字乳腺摄影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X线乳腺摄影的应用,但乳腺平片对病变形态学的评价不够准确[9]。特别是对于致密型乳腺,即使使用局部加压放大技术,邻近的纤维腺体组织也会影响对病变边缘的观察。X线钼靶检查的征象同城没有特异性,导致许多良性病变进行不必要的手术。研究者发现对脂肪型腺体钼靶影像敏感性接近99%,而对致密型乳腺其敏感性甚至

在乳腺MRI检查时,设备要求条件高,技术复杂,检查时间长,费用昂贵,且需要静脉注射钆对比剂[9],所以常作为乳腺钼靶检查的辅助手段,用于乳腺钼靶检查无法判断病变性质的情况下。

本组病例中,钼靶摄影对乳腺恶性病变敏感性40.38%(21/52),特异性3.95%(3/76),准确性18.75%(24/128);明显低于MRI的敏感性80.77%(42/52),特异性32.89%(25/76)和准确率52.34%(67/128),这是钼靶检测时存在较多漏诊造成的。分析其原因认为是,①患者中乳腺腺体的致密度较高。对不同个体,钼靶检查病灶的检出能力存在差异,对小病灶的检出能力随着乳腺腺体致密的程度上升而下降,而MRI在检查腺体致密型中的病灶方面具有优势;②当原发肿瘤向腋窝淋巴结转移时,钼靶检测几乎失效,而MRI检查相对有效;③MRI检查可显示钼靶检查无法发现的多灶病变和多中心病变。

临床应用中,当钼靶显示可疑恶性钙化,且无法确诊时,可考虑做MRI检查,以提高对含钙化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钼靶和MRI在乳腺占位性病灶分析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超,朱秩珍,宋海岩.MRI与乳腺钼靶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23(7):73-74.

[2]黄力,王宁霞.MRI诊断扪诊阴性的乳腺占位性疾病[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2):119-122.

[3]袁磊磊,张洁,靳二虎,等.乳腺钼靶上含钙化占位性病变的动态增强MRI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22(3):545-552.

[4]柴丽君.钼靶X线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J].临床研究,2008,46(6):68.

[5]叶芳,曾蒙苏,严富华,等.MRI结合数字化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22(11):1139-1143.

[6]李晓,程流泉,刘梅,等.MRI、钼靶和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乳腺影像学,2013,21(5) :336-340.

[7]蔡晖,谢香梅.乳腺占位性病变80例的钼靶X线特征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3(3):226-227.

[8]赵立新,洪常华,孙德国.X线钼靶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2(19):4894-4895.

[9]马强华,杨晓萍,路珑,等.乳腺占位病变的高场强MRI诊断价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25(5):342-344.

上一篇:石河子地区5所医院不同人群对男护士认知态度调... 下一篇:肝酶诱导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