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及其危害

时间:2022-07-18 05:01:07

动听、悦耳的声音能让人身心愉悦,但在我们生活中同样存在着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之为噪声.而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今社会,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噪声.

1.噪声的来源

当今社会经济欣欣向荣,车辆日益增多,人们的夜生活日益丰富,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噪声,主要来源有:

(1)交通噪声

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如图1所示).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5%,其中,最严重的噪声是鸣喇叭.

(2)工厂噪声

工厂噪声主要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噪声,不仅直接危害生产工人,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也很大.工业噪声中,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噪声在90分贝以下,纺织厂噪声在90至100分贝之间,机械工业的噪声在80至120分贝之间.

(3)施工噪声

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

(4)社会噪声

社会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商家为推销自己的商品大声宣传等.

2.噪声的危害

人们把噪声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噪声不仅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还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

(1)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学习和工作

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得神经衰弱症.

(2)损伤听觉器官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听MP3里的摇滚歌曲,一段时间后取下,耳朵总是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对方说话的声音,过一会儿才会恢复.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损伤,造成听力下降.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人长期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几率可达50%.

(3)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历史上,一起著名的噪声公害事件发生在1961年7月,一名日本青年在东京找工作,由于住在铁路附近,日夜被频繁过往的客货车的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痛苦,最后自杀身亡.

3.噪声的控制

为减低噪声对四周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主要噪声控制方式对噪声源、噪声的传播路径及接收者三者进行隔离或防护,将噪声的能量做阻绝或吸收.而世界各国的政府通常也有相应的法律或规定以管制过量的噪声,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就是管理噪声污染的一部法规.

(1)控制噪声源

常见的交通标志牌,禁止鸣笛(如图2所示),就是从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降低声源噪声,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声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声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阻断噪声的传播路径

城市高架路上采用的隔音板(如图3所示)就是在传播途中降低噪声.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也是在传播途中通过吸收噪声来降低噪声的.因此,在城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利用吸音、隔音、音屏障等措施来降低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在航空母舰上引导飞机起飞的士兵为了避免噪声对听觉器官的伤害,需要戴上耳罩来工作.因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听者的听觉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戴耳塞、耳罩等.

为了控制噪声,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住宅区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为了防止噪声,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声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①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声的允许值在75~90分贝;

②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声的允许值在45~60分贝;

③对于睡眠时间,环境噪声的允许值建议在35~50分贝.

上一篇:如何提高中学生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下一篇:魔方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