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土植物对城市生态园林作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18 04:56:09

关于乡土植物对城市生态园林作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生态园林城市是生态园林基础上一种更高层次的城市建设,是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园林植物种植中一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弊端,提出建设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才能实现城市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绿地;乡土植物

1 城市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对土地、能源、生态环境等资源的不断耗竭,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已变得极为脆弱,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沟通载体,能够实现城市向自然的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之间的均衡,是和谐社会发展必需的物质基础。另外,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将物种多样性的生态植群配置与城市人文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在实现生态园林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良好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了人文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结合。

从本质上来说,城市经济无论怎样发展,社会怎样进步,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都没有消失。因此,生态园林应该以园林绿化为基准,以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单纯地要求城市绿化率或者人工景观的覆盖率是毫无意义的。

而目前,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存在着借城市绿化景观的名义,大量引入外来植物,并以此为基调组成城市绿地的事实。这种做法事实上并不能创建绿色环境,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生态园林基础上一种更高层次的城市建设,应该是一种低碳经济,能够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换句话说,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维护当地生态圈的基因和谐稳定,关键就在于保护和营造地域性植物群落为主的人文景观。

2 关于城市生态园林中外来植物种植的一些问题

2.1 外来植物随意替换乡土植物

首先,目前在有些城市绿地规划中,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景观,而将地块的原生树种砍掉,重新栽植外来树种的小树苗或铺陈草皮。这无疑将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后果是随着原有树木的砍伐,原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生态链断裂,破坏了生态平衡。

其次,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在这种动辄砍掉大树换小树的氛围中,很难想象除了在绿化规划预算中的字面绿化率外,城市居民何时才能在城市绿地的规划浪潮中感受到绿树的阴凉。因此,只有在保护好原有乡土树木环境的基础上,有科学依据地合理规划绿地种植,才能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良好发展。

2.2 生物多样性与外来植物选择问题

众所周知,城市绿地小环境的生态环境平衡影响着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而城市绿地环境的平衡发展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那么,要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是否就是尽量栽植多种植物种类与品种呢?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植被的初期构造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绿地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绿地后续生态系统的平衡变化”。这说明绿地的植物多样化种植应该是包括植物种植配置、地形、水体等景观要素在内的生物生态环境的优劣,而不单一是植物种类的多寡。

而在现阶段,有一部分规划属于在没有科学计划的前提下,随意地大量使用外来植物品种进行园林绿化的。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无法带来气候改善﹑保水持土等良性绿化功能,反而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例如,因用于斜坡绿化而被引进美国的日本产的葛藤(Pueraria lobata),因大量侵蚀原生生态环境而又无法抑制其生长,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现在不单当地的原有植物逐渐绝迹,当地的原有动物亦纷纷灭绝,被当地人称之为“绿色之蛇”或“第一有害草”;又如北美原产的高茎一枝黄花(Solidagoaltis sima)作为花卉引入日本,同样是因为大量侵蚀原生生态环境而又无法消除,不仅其根部产生毒素影响土壤的可再栽植性,其花粉亦极容易造成人类鼻子敏感,结果只能是日本人民苦不堪言。所以,从长远来看,不经长期系统的试验研究,在城市绿地规划中,随意引入外来植物品种,不仅不能改善当地的景观环境,更有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2.3 外来植物使用与节约资源背道而驰

植物也是生物,同样需要消耗资源。而已经几十代甚至几百代生长在当地的乡土植物,不单本身达到了利用最小资源消耗完成自身生存的基本要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彼此搭配互补的植物配置方式。这种形式的植物配置已通过事实证明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水文条件,并且还在适应的基础上使整体环境得到生态上的平衡。这无疑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将大大节约城市有限的生态资源。

而作为外来植物,为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必须给予更大的资源消耗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植物自身为适应环境生存而产生的资源消耗:“如台湾草,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不管处于何种地理环境,各地均不惜工本的大量栽植。有资料记载,虽然每1m2草坪全年的费用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绿地和草坪产生的生态效益比却是惊人的30∶1。”显然,草坪的大量使用不利于当地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应提倡和推广用乡土地被植物替换草坪,如用当地可自花授粉的地被植物或者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乡土灌木。

另一方面,外来乔木与乡土乔木相比,也不占优势。像许多原产热带的树种,如大王椰子、假槟榔等,虽具亚热带风光,却根本形成不了绿荫,无法保证市民的遮阴需求。而且作为外来树种,往往需要特意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追施肥料,否则无法保证建成后绿地上树木今后的生长,再加上植株因对气候的不适应,植株死亡率亦将较高。这一切无疑需要消耗当地更多的资源。

其次,外来植物之间的搭配因无法互补,也很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其本身形成的生态系统亦很容易被毁坏。如近些年,为了快速加大城市绿化覆盖率的目的,利用工厂化育苗技术培育出大量人工速生树种组成了城市绿地,却因为缺乏植物间的互补配合,带来的就是城市绿化高养护费用、高资源消耗的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却无法降低。

当然,也有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开展引种驯化工作,将外来植物本地化的良好案例,但这并不能否认乡土植物在节约资源、循环利用上相对于对外来植物的优势。

上一篇:沈阳城市居住区的绿化设计探讨 下一篇:苗圃基地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