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床明月半床书

时间:2022-07-18 03:03:54

古人读书,有所谓“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之说,说的是爱读书的人连时间的边角碎料也不放过,由此可见读书之勤奋。如今,除了形容古人行旅的“马上”被新工具“车上”取代。床头和厕所仍然是现代人读书的好地方。

在床上看书,是我难舍的阅读情结。作为休闲的阅读方式,在床上、沙发上平躺着身体,随遇而安,随性读书,乃是人生一大快事。中国有很多有关床上读书的比如,唐朝诗人卢照邻的诗句:“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而“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也被用来称颂读书的高雅。

关于卧榻读书,古今中外大体相同。对希腊人来说,在卧榻上看书是件难事。躺在小塌上歇息固然舒适,但在左手支撑着身子的时候,再用右手朝着上方打开卷轴,那可不顺手。从现存的图画或雕塑尚看不出,有人侧靠在卧榻上,像我们今天在床上读书一样,可以空着两只手。

与希腊不同的是,罗马的卧榻款式多样,有一款就是专门为读书设计的,使用的蜡烛是用渗过蜡的布做成的,光线比较微弱,勉强可以阅读,到了中世纪,经修道会批准,修士修女们可以在自己屋里的小床上独自看书,偶尔也使用读经台。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卧室成了贵族及新兴资产阶级最喜欢藏书和读书的地方。1374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曾花费66英镑13先令4便士,相当于在伦敦买三套房子的价格,购买了一本浪漫传奇珍藏在他的私人卧室。新兴资产阶级也开始睡在专门的卧室里,配上考究的雕花木床,也开始在卧室读书。他们也拥有了私人藏书,锁在新卧室特制的书架里。乔叟在其《悼公爵夫人》里写道:又一晚,夜色深沉,我难以入眠,端坐在床。有本书伸手可及,随手取来,是浪漫传奇。读书驱走了漫漫长夜。读书之于我,胜过下棋或打牌。

虽然在清教徒看来,躺在床上看书在当时还被认为是无所事事的表现。但是这种令人愉快的做法还是继续盛行。一些新发明也促进了卧榻读书的普及,阿尔干灯相对昏暗烛光的一次标志性改进,后又经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进一步改良。18世纪后半叶,这种灯让高朋满座的晚宴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傍晚时分走进卧室,在明亮的灯光下享受独自看书的乐趣。到了1800年,欧美的卧室兼具社交功能,人们在此招待客人,谈天说地。卧室里设有椅子、窗座,通常还有两三架书。但到了19世纪,又是另一番情景,卧室转而成为躲避社会喧嚣的避难所。人们在这里梳洗打扮,享受宁静,放松身心,独自品尝开卷之乐。(卷心菜 媒体人 现居北京)

上一篇:华尔街的成功标准 下一篇:混乱过后,埃及是否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