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文化折射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时间:2022-07-18 09:10:16

“穿越”文化折射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摘 要: 作为21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大众文学题材之一,“穿越”文化俨然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文化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倾向,它迎合了当代部分青少年逃避现实,释放压力,寻求自主性的心理需要,反映了青少年现实化、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选择。这些都是值得教育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穿越”文化 青少年心理问题 干预策略

当前,作为21世纪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大众文学题材之一,“穿越”文化俨然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文化。“穿越”小说借助网络的形式迅速走红,“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漫画和游戏更是以其奇妙、刺激、未知等特色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穿越”文化的主要受众为青少年群体。“穿越”文化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部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倾向。在“穿越”热潮的背后,隐藏着青少年群体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深层意义呢?这些都是值得教育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深思的问题。

一、穿越文化的现状分析

穿越,作为时下热门词汇,意即人或物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近几年,穿越小说狂飙突起,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劲头席卷了整个网络小说,成了最热门的题材之一,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穿越小说粉丝群。1994年,黄易的武侠小说《寻秦记》成为穿越小说的雏形,此后又有了席绢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这些都是早期的穿越类作品。目前图书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穿越小说,其中较知名的有《绾青丝》、《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等,且大多拥有不错的销量。作家出版社更一口气推出了“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现在这些穿越小说更是成了电视剧改编的对象。2010年以同名网络小说为蓝本,穿越古今的电视剧《宫锁心玉》的热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据湖南卫视的官方微博透露,《宫》自2010年1月3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2011年2月16日的收视份额甚至达到14.28%。近来,受“穿越剧”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影响,穿越题材小说继续升温,尤其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

铺天盖地的“穿越”文化大多有雷同的内容、相似的模式,它汇集了历史、言情、宫廷纷争等多种元素,讲述现代人穿越时空与古人的爱情故事。其情节通常是描述一个当代青年在遭逢变故,机缘巧合下,穿越到古代的某一个朝代,美其名曰“架空”,在那里经历欺凌、磨难,阴谋、宫闱、后宫纷争等,女主角利用自己超前的现代经验,百折不挠地对抗恶势力,在英俊且痴情的英雄男主角的保驾护航之下,最终走向一个共同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过着神仙般的潇洒生活。这期间还不忘宣传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等知识。这些文字、影视剧带来的是青少年对穿越的羡慕、模仿,甚至崇拜。

二、从穿越热潮透视青少年心理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穿越”就像一场华丽而旖旎的“清秋大梦”,其主要功能在于满足观众休闲和放松的需要,对于普通大众起到消遣娱乐的作用。然而,穿越热潮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甚嚣尘上,折射出当今社会,尤其青少年世界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穿越”文化迎合了当代部分青少年逃避现实、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有解除心理压力的作用。从这一层面来看,“穿越”文化更像是青春世界里一场“豪华的白日梦”,它迎合了年轻人在某种惶恐与迷惘状态下的情感需求。有学生表示:“其实我们爱它并不是因为小说本身,而是当今在学校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之下,我们暂且躲在穿越中找到一个避风港,那里天马行空,有各种我们想要却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世界。”青少年“穿越迷”着迷“穿越”文化,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中所展现的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令人向往。

当代部分青少年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文化选择,与当代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当今社会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中国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集体意义上的精神焦虑和心灵困惑,这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穿越”文化大行其道正说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焦虑心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某些青少年学生对“穿越”文化的痴迷,可以说是这种焦虑和困惑在校园文化生活内的折射。当代青少年处在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观念巨大变化,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沟通、家庭关爱等因素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直接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对孩子、青少年学生本身对自我的期望往往偏高,家庭矛盾突出,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亲密度降低,社会关爱匮乏,个人情感的孤独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性格中的消极因素的形成。孤独与寂寞成了部分青年人共有的情感体验。

青少年正处于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面对未来,他们有着美好的憧憬,有对理想的期待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而现实生活中,各种压力使他们有时处于紧张和彷徨之中,他们需要一种排遣寂寞、填补空虚、释放压力的方式。缺乏有效的缓解途径,容易导致其心理失衡,产生逃避现实,在虚幻的“穿越”中找寻自我、宣泄挫折的潜在愿望。“穿越”文化创造的就是一种精神的虚拟。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张扬的个性和不羁的叛逆,也有对真、善、美的渴求,是当代青年理想与现实矛盾心理的最好写照。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部分青少年在压力下自我解脱的心理需求。他们在“穿越”制造的虚拟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放松自我,“穿越”进入的另一个世界满足了他们的幻觉,释放了他们的焦虑,使他们获得了一种假想式的满足和替代式的补偿。他们把自我从现实世界放逐,实现精神上的“诗意栖居”。这种令人暂时忘却现实的“穿越”功能满足了青少年的消费口味和精神需要,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逃避,是一种缺乏主体精神和时代责任感缺乏信心和勇气的表现。

(二)“穿越”文化迎合了当代青少年寻求“自主性”的心理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应的都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也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表现之一是人们日益感觉到自我的疏离,尽管他们有思想,有情感,却不能支配自己,从而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当今青少年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终究是成人控制的社会,而青少年学生是成人教育培养的对象,他们无法实现对社会的控制。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的实现受到社会及成人的制约,无法与成年人抗衡。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自身发展更多的不是自我的选择,而是对社会的适应。他们生存于社会的种种规定和控制之下。社会和成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影响青少年的成长路程。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制度、就业政策、舆论力量,都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青少年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心理呈现出“独立感”和“成就感”的需求。他们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希望独立自主,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问题;他们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同。一方面青少年要求自主,另一方面得不到自主,缺乏自我的空间与自由。“穿越”回古代,他们是“主宰者”,不仅能主宰自己,还可以主宰所处的社会。因而当某些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性”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后,他们往往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满足,“穿越”文化就成为他们欲望的无拘束宣泄的介质。“穿越”回古代,已经经历了现代文明,他们作为现代人的强势就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追求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自我独立意识,运用现代人的理念在古代混得如鱼得水。因此,在颠倒的现实与虚幻的情境中,他们的自主性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某中学高二、已读过30余本穿越小说的小温同学表示:“小说中的现代主角正身处困境,但在另一个时空只要懂得一条基本的化学公式就大显威风,我也想像他这样到了古代变成神人。”青少年学生对“穿越”文化的热衷,反映了他们寻求“自主性”的心理需要,其实也是一种对现实教育和文化的抗议。

(三)“穿越”文化反映了当代部分青少年现实化、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选择。

广大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比较大,尤其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现象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这给广大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大环境要靠各方努力营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有悖常理的现象,对主流文化造成了猛烈冲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尚待重建,社会评价体系失序,在一部分人中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某些青少年学生更关心的是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更注重对“小资情调”的追求,对“生活质量”的讲究。

“穿越”小说、“穿越”剧中,女主人公在穿越前也许资质平平,貌不惊人,但是穿越后,无不拥有成熟的心智、美丽的容颜和特别的个性,因此更容易获得王公贵族的青睐。而男主角无不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他们英俊潇洒、富贵多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青少年学生对“穿越”文化的热衷折射出了他们对现实爱情和生活的态度。这种跨越时空的爱情追求,既豪华富贵又浪漫温柔,把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共同推向极致,无疑容易引起青少年学生的向往。他们深谙美貌、物质、金钱、地位的重要性,把自己想象为“穿越”小说、“穿越”剧中美丽多才的女主角,潇洒富贵的男主角,宣泄个人对权势的支配欲和对金钱的占有欲。在“穿越”文化备受推崇的背后,透视出当代青少年的现实化、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选择。

三、穿越热潮背后的隐忧及干预策略

“穿越”就像是一次华丽而旖旎的心灵旅行,在一场梦幻中的生死之恋里,拥有一个“率性而为的我”,这个“我”万人瞩目且极尽完美,确实可以让现代人暂时缓解紧张生活节奏下的压力。然而,它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绝不能当成精神食粮。当代青少年通过“穿越”文化折射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得到矫正。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宽松、积极、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样有利于缓解与释放他们的压力。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我实现、释放压力、逃避现实、填补精神空虚是当代青少年群体沉迷“穿越”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培养年轻人独立生活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提高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广大青年需时常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从容地接受和融入社会大环境中,提高社交能力,拓宽社交范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排除不良情绪,缓解压力。我们应该让青少年学生清楚,与其把情感寄托在想象空间里,不如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创造精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丽亚.关于穿越现象的三点反思[J].青春岁月,2011(24).

[2]张博,赖晓艳,温经理,唐娅.穿越文化大受追捧的原因及负面影响[J].西江月,2012(21).

[3]吴心怡.穿越小说的基本模式与特点[J].文艺争鸣,2009(02).

[4]郭名华,赵玲.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5).

[5]杨林香.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06).

上一篇:预科汉语和专业汉语衔接问题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音乐高考现状分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