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理财产品转为量跌价升

时间:2022-07-18 07:53:28

人民币理财产品转为量跌价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通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会建立广泛联系,借助研究团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领域的丰富经验,推出本期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报告。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统计,2009年4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共发售产品389款,平均委托期限为0.55年,平均期望收益率和平均风险值分别为1.92%和1.19%,产品的期望收益率水平高于基准利率21个基点。到期产品中有35款产品提前终止、24款产品推迟付息,到期产品的平均委托期限和平均名义收益率分别为0.41年和3.53%。其中人民币产品的平均名义年收益率为3.41%,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但远高于基准利率水平。

当月共统计7款零负收益产品,除1款产品基础资产不明外,其余6款产品均为看涨股票的结构类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4个主要特点。一是呈现量跌价升趋势,受理财产品数量总体回落影响,人民币产品数量减少,但预期收益水平有所提高。二是上市股份制银行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不高,而外资银行产品的收益波幅较大。三是普通类产品市场再次出现期限阶梯型产品,而结构类产品市场中则再现结构普通均分型产品。期限阶梯型产品意为产品收益水平高低与投资者的理财期限挂钩,而结构普通均分型则表示一款产品收益与一款普通类产品和一款结构类产品收益表现的算术平均值挂钩。四是股票类产品数量继续上升,利率类产品数量回归正常。除部分股票结构类产品外,中资银行多发挂钩股票的现金选择权类产品,利率类产品多由渣打银行发售。

人民币产品:呈现量跌价升趋势

当月各商业银行共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299款,占产品发售总量的77%。期望收益率和风险值分别为1.95%和1.32%,超额收益率水平仅,为10个基点,低于总体平均超额收益率水平,且远低于上月水平。人民币到期产品的名义收益率为3.41%,略低于总体平均到期名义年收益率水平353%,见图1。

较3月而言,本月按发行主体分类的理财产品投资价值分布变化明显,城市商业类银行和外资银行产品的超额收益水平有所提高,而上市股份制银行产品的超额收益水平则有所降低,见图2。

外币产品:结构类产品数量回升,投资价值分布散乱

当月,各商业银行共发售外币理财产品90款,平均期望收益率和风险水平分别为1.81%和0.69%。外币产品数量继续呈下降趋势,期望收益率水平提高了5个基点,风险水平大幅提高。到期产品的平均名义收益率水平为4.15%,较上月小幅上升。按发行主体分类的外币产品收益、风险和数量的基本特点见图3。

当月各产品的投资价值分布较为分散。具体而言,澳元产品的风险水平明显提高,原因在于某款结构类产品的风险水平较高;而欧元产品的风险水平最低,因为多为挂钩外币债券货币市场的利率类产品,风险水平不高且收益稳健,投资价值见图4。

小结

2009年4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以下5个方面的新意。

私募股权投资类产品成为一种潮流受创业板即将推出影响,近期理财产品市场中私募股权投资产品和股权质押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但限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和经营中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应防范上市公司的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和创业板退市风险等相关因素。

POP模式有望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作为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还是作为产品投资组合中的配比,银行理财产品都起到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类似于基金中的基金产品的设计理念,理财产品中的理财产品(POP)将有望成为一种趋势。

类基金产品成为一种时尚如光大银行的“阳光资产配置计划”体现了银行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的结合。

挂钩人民币存款利率产品成为一种新潮为规避利率风险,部分机构设计收益与固定利率水平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如华夏银行的“慧盈19号”产品,其收益水平为同期限定存利率的2.58倍。

但该款产品的不足之处在于期初设定定存利率,后期可改进为浮动定存利率挂钩产品,即产品的收益与当期的定存利率挂钩。

“银信政”合作模式产品风险暴露受地方债券推出影响,前期以及近期银信政合作模式产品的数量增多,虽有政府信用担保,但也有潜在风险,如项目担保和抵押行为不规范、摊售和项目运营监管不力等。

上一篇:家庭财富保障缺口在哪里 下一篇:基金也可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