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高职外语教师师资建设新探

时间:2022-07-18 06:18:56

创新型高职外语教师师资建设新探

摘要:现代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要求高职外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实践能力以胜任培育生产一线的高职外语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等实践载体使得高职外语教师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传统的课堂教学投身于生产实践,最终实现语言和生产的融合并为培养实践型高职外语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外语教师;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50-02

我国高职教育在近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与其紧密的社会接轨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企业合作、与社会接轨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热门课题。由于受传统学科性知识授课的影响,外语类学科与企业合作和社会接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一些高职公共外语教师在校内政策的引导和社会的影响下转入与国际贸易或经济类学科有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便与社会走得更近。然而在形成机制化方面,一些高职院并没有对新时期高职外语教师的定位作出明确界定,以至于让这些转行的外语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其外语的语言优势,同时也无法促使高职外语教师在新的涉外经济领域取得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绩。因此本文就高职外语师资在语言实践能力、“实践科研型”外语教师的培养、校内外语言实践教学和校外社会化服务功能等建设方面展开逐一讨论。

一、当前高职外语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不断发展的快车道,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的师资尤其是外语师资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外语师资以本科学历的英语教育专业为主,即使是示范高职虽然可招收到研究生学历的外语教师,但是这些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外语教师都普遍缺乏基本的商务知识和日常工业产品知识。当前高职外语教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语法加词汇教学法仍占课堂的主导地位

一直主导语言类教学研究的Thornbury(2003)指出“没有语法,我们只能表达很少的内容,而没有词汇,我们就什么内容都表达不了。”所以语法加词汇教学一直长盛不衰。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则认为人们只要接触到外语就可以慢慢习得(acquisition)该语言,而不需要依靠外界强制的力量来实现。之后为了连接英语语言理论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实用化知识,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应运而生。把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功能连成一片,ESP理论的出现使得高职外语教师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全国性的外语统考,如高考英语试题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试大纲都应依照所要考查考生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制定。虽然目前这些英语考试大纲已编入语言交际功能的项目,但由于受到考试条件的限制,这些设计项目只是停留在大纲的文字表述层面。在课堂上,教师仍以应试英语为指挥棒,因而也就无法体现以交际功能为主线的新考纲设想。以单项语言知识传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随着理念的改变而做相应的调整,学生强记单词、死背语法,大量练习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仍然是目前高职外语课堂的主流。这与以应用型为主的高职教育的宗旨格格不入,而且更不利于学生今后就业和工作所需要的语言运用能力、专业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2.高职外语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施教一方,外语教师本身除了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应拥有社会语言实践能力。但我国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无一例外来自专业类外语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毕业的应届本科生,或短暂留学国外回国后担任外语教师的研究生。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缺乏基本的语言实践能力,甚至对于高职教育的理念都很模糊。诚然学科类的语言知识培养对于打好语言基本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旦进入职场就会遇到尴尬的问题,比如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特定产品以及它们的生产性能和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而这些实用英语知识的缺失将导致高职毕业生不能具备日常工作语言技能。虽然一些实践类的语言知识可以从有关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上获取,但是鉴于真实的语言生产活动具有相当的变化性和灵活性以及特殊性,如果没有充分的实用语言知识储备将会导致交流的失败甚至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据某报刊载,在某地一位来自外贸企业持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的员工去机场迎接美国客人,中方接待人员见到外宾就脱口而出“Let’s go to the restroom(让我们一起去卫生间)”。而他的本意是想带领客人去“休息室(Lobby)”,但此处的“restroom”在美国却是“厕所”的公示语。这一交流的失败不仅是中国外语学习者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所致,更说明了闭门造车式的外语学习必定会“水土不服”。而遇到更为专业的英语语汇让即使拥有英语专业八级的教师也会不知所措。这些实践性外语知识的输入仅靠课堂输入显然是杯水车薪。

3.高职外语教师的现场外语指导工作能力不高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生经常到合作企业进行工作认识实习、生产岗位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这就要求任课的外语教师也要具备相应的工作岗位知识和胜任高职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能力。但部分高职外语教师由于受到学科性知识的束缚,如为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时,探讨的话题仍然为学科性的语言知识研究,诸如“英语中的西方文化现象”“中式英语翻译之纠错”等语言性知识研究为主的课题,这与毕业生所在的生产企业要解决的语言问题毫无关联。这种闭门造车的教学结果只能使得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还得接受上岗培训,从而使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外语素养产生了极大的疑虑。要真正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教学考核优良的高职外语教师下企业兼职锻炼,了解企业所需要的真实语言需求,用企业所需的外语知识开展对外交流和生产实践,等下企业任务结束回校后,可把企业所需的外语知识和所接触的外商往来的信件整理成册、分门别类,将来可考虑编写语言类实践校本教材,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高职外语人才。

二、提高高职外语教师工作语言业务水平的渠道

要提高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工作语言业务水平,就必须让外语教师走出校门,踏上社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师在申报高一级职称前必须到对口企业锻炼一到二个学期,同时要接受学院教学督导的定期检查以便提高下企业锻炼的质量和成效。高职教师的“双师型”评定与教师下企业锻炼相挂钩,教师的评优也要与是否拥有企业经历相联系,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申报必须有与其紧密联系的企业专业人员的参与等一系列校内推出的高职教师社会化功能,迫使传统的外语教师从课堂授课向培养企业外语人才需求的方向转变。

1.高职外语教师成为校内语言实践和语言实训的指导师

高职外语教师在任职期内必须平均每学年应承担不少于规定学时的语言实践课程,如参与英语语言课程设计、英语语言实训(生产)实习指导等。通过在校内制定机制化的政策,鼓励教师在语言实践和语言应用以及语言的生产性环节得以锻炼,才能脱胎于传统的词汇加语法的语言教学束缚。在这样的语言学习氛围中,每一个语言学习项目都将被分割为数个生产或接近生产实况的语言应用情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展开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比如现场口语对话、现场书面表达、现场口译、现场翻译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与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实践语言学习的共同体。

2.高职外语教师要积极开发语言类的实践性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外语类教材普遍缺乏实用性的语言知识,即使一些教材已经涉及到语言的实用性,但是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无法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学习概念。因此编写一套符合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特点同时又能符合语言学习认知规律还能结合企业需要的外语知识的教材,就成了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编写教材的努力方向。事实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正在使用针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学生、由公共外语教师共同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行业英语》。该教材的编写体例与传统的外语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以项目化教学引领教材各单元,以任务型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来自生产企业的活生生的英语素材始终贯彻全文,所以该教材在目前高职外语类教材中具有引领作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各非英语专业准备仿效编写这种与专业企业对接的校本教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的就业需要。

3.提高高职外语教师的生产性科研能力

外语教师的科研历来是个“瓶颈”。纯语言类的理论研究没有普通高校的实力;要针对生产性的实用语言开展科学研究又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理论的支撑还不充分,成功案例不多;外语教师本身也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一些示范高职院校为了鼓励教师开展与企业对接的科研活动,出台了申报各项课题必须有企业专业人员参与的政策,最大限度解决了生产企业所面临的语言难题。然而,外语教师与工科教师不同,工科教师的技术和专利发明是他们的长项,而外语教师望尘莫及。因此要与企业合作做科研,外语教师必须做好自身的定位,从企业针对外语需求出发,如企业产品的英文翻译、企业与外商的商业信函的规范和语言使用专业化的评定等都需要一线外语教师的指导。另外,国外专家的来访和签订合作项目等涉外商业活动也需要外语教师的参与与配合。因此,高职外语教师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语言的工具性来提升语言实践性指导作用的意义和理论的研究高度,在企业需求和自身的语言理论提高需求达到充分一致的情况下,高职外语教师的成功转型指日可待,高职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越发明确。

三、基于“生产性语言”高职外语教师培训的条件支撑和路径选择

1.积极鼓励高职外语教师跨学科发展

作为一门典型的交流工具,语言是依托其他专业而存在的。因此公共外语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转型到国际贸易、经济管理、机械制造、计算机、电器等专业领域。通过与这些非语言类的文科学科和工科学科的结合,让英语作为这些专业的语言载体,形成口头和书面的行业英语,让高职生尽快适应今后的职场。目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所有的公共外语教师都实现了与已要求的其他非英语专业系部挂钩,讲授工程英语和计算机英语以及会计英语等,所有这些高职外语教师都有半年到一年不等下对口企业锻炼的经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公共外语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如《经济特区》《中国经贸导刊》和《中国皮革》等非语言类专业期刊上公开,这就是这一教学方向转化的成果。

2.高职外语教师通过项目化课程的设计来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目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毕业生开展的校内毕业综合实践的“做、展、评、聘”的毕业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两个学期,毕业生的作品不仅受到了校方领导的肯定,被邀来校设摊招聘单位的企业代表也都对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大加赞赏,一些企业当场就与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合同。这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化教学的成功案例。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原则上项目教学活动结束后应有一件完整的作品出台。因此,学生和教师通过“行动教学法”可以深入了解某种教学活动的具体发生过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对于外语教学而言,项目化教学在英语口译课、英语翻译课和英语写作课上都可以设计实施,通过精心准备让学生体会项目化教学带来的好处和语言学习的变化,与教师共同完成语言教学的项目设计和最终的项目化教学成果,体会实践语言学习的全过程。通过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语言教学的效率和语言教学的实用性。

3.为高职外语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实现新形势下高职外语教师的顺利转型,高职院必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语言实训室、模拟公司和教学工厂等,让外语教师在语言使用的场地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场所开展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语言活动,让新教师在走上高职外语课堂前进行必要的课前模拟培训,学校还应出台专门的政策来落实该模拟现场生产的教学功能的发挥,以免流于形式。另外,企业和当地政府也应该与学校三方共同打造新型高职外语教师培养的新途径。有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对口企业的合作,高职外语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教师通过优惠政策到企业锻炼,在为企业培养专业的语言人员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商业的语言服务。目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有机会申请温州市政府提供的专项基金到合作企业为他们提供语言生产性商业服务并且与企业共同申报更高级别的实用性语言类别课题,以解决企业和学校在语言需求方面的差异并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学生五方面的联动很好地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学不能致用”的老问题。在政策推动下,相信会有更多的高职外语教师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生产活动中来。

总之,高职外语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职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语言能力与就业质量。要想切实提高高职外语教学质量和高职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在提高高职外语教师的语言实践能力方面下功夫。此外,还要让高职外语教师有一定的自由度到企业锻炼,为合作企业提供生产性的语言知识服务;学校在外语课程开设、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应该明文规定须有企业专业人员的实际参与,只有学校、企业和政府联动、有效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语教学的瓶颈,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高职外语教学特色的道路,而引领这一教学特色的主角自然是成功转型后的高职外语教师。

参考文献:

[1]Strevens P.1988.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In M.Tickoo (ed.).ESP:State of the Art[C].1998.

[2]王朝晖大学英语教学引入ESP课程的探讨[J].知识经济,2009,

(11).

[3]董富娟.高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J].电子制作,2014,(2).

[4]刘波.谈高职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J].考试周刊,2007,(22).

[5]陈凯.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途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探索 下一篇:新媒体艺术影像叙述特性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