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美育特性及途径

时间:2022-07-18 04:59:48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美育特性及途径

【内容摘要】视唱练耳教学是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外,也具有与音乐教育及美育共同的性质与特性。文章主要论述视唱练耳教学中所具有的美育特性及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力。

【关键词】视唱练耳 美育特性 途径

视唱练耳教学是以音乐为内容、音乐感觉力训练为目的的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以音乐为内容的音乐基础教育首先具备了其自身的审美性质。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视唱练耳课程不仅是技术课或基础课,还具备了培养和提升学习者音乐审美力及内在素质的美育特性。

“关于美育性质,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力;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完美的人格”。①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练耳环节还是视唱环节,这门课程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经典乐曲及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作曲家的不同作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音乐语言的感知、理解、记忆、分析、鉴赏、表现和创造,实现对学生音乐情感的理性塑造和控制,通过对音乐感知力、音乐想象力的理性渗透和升华,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由于视唱练耳教学的训练手段具有对音乐感知力培养的独特性,使其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更加直接。在教学过程中,练耳教学环节通过训练学生的内在听力提升其对音乐内在美的敏感力和感受力;视唱训练环节通过看谱演唱不同风格特征的音乐旋律,使学习者沉浸于自身营造的音乐氛围中,无论是优美的、哀伤的,还是激烈的情绪,都使学习者得到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触动。因此,视唱练耳教学除了使学习者掌握学习音乐的技术和基本能力外,更重要的还是专业音乐学习者提高音乐审美力、音乐创造性能力开发的重要环节。

一、视唱与听觉训练的美育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的听觉训练主要包括听写与听觉分析两项内容。听写是获得良好的音乐记忆力、促进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有效途径。“听写”教学主要由“听唱”与“听写”两部分构成。“听唱”也就是旋律模唱,“听写”主要是旋律听写。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听得对,又要唱得准,因此对音乐的记忆力和音乐的表达力要求很高。

视唱训练必须是以发展学习者“内心音乐听觉”为先导。它是判断自身所再现的音乐形象是否正确的基本保证。如果学习者的“内心音乐听觉”不具备一定的能力,那么唱出来的曲调则会不符合乐谱的要求,甚至歪曲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视唱环节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它以发展音乐感知力为出发点,在唱读乐谱旋律的过程中建立音高感、节奏感、音色及调性感等。因此,视唱教学环节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表现力为最终目的,通过以音乐听觉为先导,对“所视唱的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及情感进行理解和表达,促使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的形成”。②

在我国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视唱及听觉训练的教材编写一般选用中西方不同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的旋律片段进行练习,因此作品包罗万象,包括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及西方巴洛克时期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及近现代时期的器乐、声乐作品,它们均是世界上最能够渗透人灵魂和触动人内心情感世界的音乐作品。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那些优美动人、充满和谐特性的旋律,通过周期性的反复接触所带给学习者的深入体会,使学习者的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和谐审美体验,它所具有的塑造完美人格和高尚情操、健康身心的价值是任何语言都难以替代的。

二、视唱练耳教学的美育途径

视唱练耳的美育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作品感受美

任何形式的音乐作品都具有本身的美的特性。古典形式的音乐带给人以庄重和严谨的美,“浪漫主义形式的音乐给人以超乎自然的充满美好想象的自由美,宏大庄严的音乐使人产生崇高的敬仰之情,激昂奋进的音乐催人奋进,优美舒缓的音乐使人内心宁静……”③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听、唱、读、写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音乐,使其在对音乐语言的感知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力,陶冶了情操。

2.通过作品接触美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各种性格的学习者,不同的性格特征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音乐美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肢体参与律动使学习者直接接触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这种直接以肢体的运动进行接触和感知音乐的方法,在对提高学习者音乐感知力、审美力的作用方面往往比单纯的读谱写谱视唱更加生动有趣。

肢体参与律动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幅度和流畅度展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将音乐作品中所具有的类似刚劲豪放、抒情委婉、轻巧灵活等丰富多彩的音乐特征进行肢体体验,使每一位学习者充分体验到音乐所带给他们的不同形式的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启迪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而塑造完美的人格。

3.通过作品产生美

视唱练耳教学的目的主要就在于通过对学习者提供特定的音乐刺激,以激起学习者的特定反应。例如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和声理论的编排序列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后,学习者会产生一种听到一个和弦,就会期待和想象下一个和弦的反应。因此,进行这样的训练,目的性越强效果越好。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在不同阶段学习进程中进行的特定的、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反复训练后,在主体对不同音乐产生了特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后,通过意识、想象、联想、理解等心理活动,能够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体验而产生相应的音乐美。

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教学不是一门单纯的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以音乐为内容、音乐感觉力训练为目的、具有音乐美学的理论和音技能训练课程。以音乐为内容的音乐基础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更具备了其自身的审美性质。视唱练耳教学选择风格多样的音乐形式、音乐体裁为内容,引导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知、理解,分析与鉴赏,是对学生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知其美感,扩大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内涵,通过音乐语言及审美经验的积累,激发相应的音乐行为。因此,通过教学表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使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进行听、唱、读、写等训练,向学生传递了浓缩的音乐美,特别是通过“唱”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和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感受到不同音乐形式的美所带来的音乐奥秘,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音乐美的感知中提升了综合创造力,塑造了完美的人格。

注释:

①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

②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84.

③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学前教学中的“音乐舞蹈游戏”教学法 下一篇:刍议传媒音乐教学中的后现代教育理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