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宪法上艺术自由权的限制

时间:2022-07-18 04:33:57

浅议对宪法上艺术自由权的限制

摘要:宪法上艺术自由权的讨论热潮莫过于2006年胡戈创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遭到陈凯歌的案件。宪法学者纷纷对于艺术自由权的价值、内容等进行分析,但是鲜有学者对宪法上艺术自由权的限制做归纳和总结,因此本文将着重对宪法上基本权利之一――艺术自由权的限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宪法;艺术自由权;限制

一、艺术自由权限制的基本理论

宪法虽然是根本法,其规则也需受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权等理念与精神的监督和指示。艺术自由权作为基本权利的一种,也同其他权利一样受到内在限制与外在限制的制约。

所谓内在限制是指基本权利相互之间的制约,即一种基本权利对另一种基本权利的制约,某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对另一主体基本权利的制约,这是基本权利作为一种权利在本质上所必然伴随的制约。所谓外在限制是指艺术自由与其他权利形成的权利冲突,艺术自由的实现不能以其他权利的牺牲为代价,胡戈《一个馒头的血案》之所以引来陈凯歌的诉讼,宪法学者认为即胡戈的艺术自由与陈凯歌的人格尊严形成了权利冲突。

二、对艺术自由权限制的内容

1.善良风俗

艺术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具有维护“善良风俗”的道德责任,在艺术自由行使的过程中应当防范出现违反“善良风俗”的现象。暴力就是人们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

暴力:20世纪之前的艺术作品中暴力是通过宗教、历史等背景得以呈现。20世纪的后半叶,暴力获得了自由,行为艺术也因此诞生。但是何种程度的行为艺术应当受到艺术自由权的限制?在一次行为艺术活动中,朱昱的作品《复活节快乐》因其血腥的场面和残忍的过程,引发了强烈的反应。笔者认为这种以暴力的方式猛烈冲击观众观念的手法算不上艺术,艺术的本质是真善美,带给美的享受。当我们提倡一种人权的时候却要以人类最根本的生存权、健康权为代价,这样会导致艺术的外延无限扩大。艺术作品中的、暴力元素触碰到社会善良风俗的道德底线时,就会出现宪法上的艺术自由权与善良风俗冲突的现象。艺术自由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固然重要,但是它不能动摇社会最为基本的根基之――道德。

2.损害公益

现代宪法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协调公益和私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在保护个人权利的同时还需要维护公共利益,是因为公共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体存在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个共同体的秩序不稳定,个人利益将得不到保障。艺术自由权也应当遵从这种维护公益的义务,当艺术自由权的行使威胁到公益,就会使社会共同体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艺术自由权就应当受到限制。

3.妨害他人的权利

并非所有的基本权利行使都会构成对他人基本权利构成侵犯,但是基于艺术自由权的内部限制与外部限制理论,与其他权利形成冲突成为可能。2006年胡戈创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艺术批评自由来看,这次再创作本身并无过错。胡戈在此过程中行使自己的艺术自由权并无不妥之处,但是当他行使这种权利与他人的基本权利相冲突的时候,这就需要衡量谁的哪种权利应当优先的问题了。

虽然此案最后不了了之,我们也无从代替法官去断定到底谁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从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基本权利主体之间会发生基本权利的冲突与对抗,这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我们必须对某些基本权利做出限制,而保证另一些基本权利得以实现,因此对艺术自由权的限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妨害他人权利的行使。

4.妨碍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

民主国家的正当性来源于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国家存在的基本目的和功能是保障人权。如果国家不存在,或者国家无法正常运行,人民的基本权利就无从得到保障。因此基本权利的滥用不能威胁到国家的生存。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偶尔会成为激进分子或者不法分子宣传的工具,因此,当艺术自由有碍国家生存和发展时,此时艺术自由必将受到限制,例如将艺术作品作为特定工具传递有碍国家和政府稳定发展的事件就不能以艺术自由权为对抗事由。

三、结语

艺术自由权的限制与其他基本权利的性质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艺术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艺术自由权被赋予的内容将会更加详尽,范围更加宽广,因此对于艺术自由权的限制也将不断发展。但是不论内容如何发展,从大体方向上不会改变,那就是人们会日益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艺术自由权,而国家也应当有效的保障公民这项基本权利的行使。因此,对于艺术自由权的限制还应当是基于对宪法文本的解读,赋予其与时代同步的内容。

上一篇:简析沉默权 下一篇:浅议劳务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