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时间:2022-07-18 02:06:30

当前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人们的使用安全,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核心利益,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对工程中的一些通病进行防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本文对当前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工艺、工程材料、施工工序管理等各种因素处理不当,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出现各种质量通病。因此,必须重视对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问题成因分析,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并借助于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一、 当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1、混凝土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中混凝土施工占有较大的部分,混凝土施工中如果质量控制不好,则会导致一些露筋、蜂窝麻面、强度及养护不到位等情况出现,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露筋病害产生的原因较多,其与设计及浇筑过程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钢筋布置太密、保护层过薄等情况下导致露筋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砂浆骨料分布不均匀、配合比不科学、振捣不到位等情况也会导致发生露筋的可能。混凝土麻面蜂窝的产生多与离析现象有关,这与和易性、配合比、级配都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在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从而导致离析现象的发生,造成麻面蜂窝的产生。混凝土强度没在达到设计的标准这与添加剂、配合比及养护都有直接的关系。

2、钢筋及模板质量通病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曲线形状的钢筋来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把曲线钢筋往模板中进行安装时存磁丰无法入模的情况发生,这主要是由于曲线钢筋在成型时缺乏准确性,同时在搬运过程中也极易发生变形所导致的。同时在实际生产、运输及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这类钢筋骨架采取必要的防变形措施,这也是导致曲线钢筋变形的主要因素。模板的质量通病则是由于缺乏排气孔及浇捣孔使浇筑过程中有气泡的产生。导致这种原因发生的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即是由于墙体内的预留洞口底模缺少排气孔,所以当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就会有气囊产生,从而导致不密实的情况发生;其二是在高墙及高柱施工时,需要在在侧模上设置浇捣孔,这样浇筑时则不会有离析现象的发生,但在实际施工中却没有进行设置,从而在浇筑时由于自由落距较大,振捣不密实,从而导致表面出现气泡。

3、 屋面渗漏

现阶段建筑工程屋面防水主要是采用防水卷材,造成防水卷材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出现变形或者是由于卷材的下承层未处理好,造成防水卷材的损坏,因而导致屋面渗漏的发生;在建筑工程山墙以及女儿墙位置防水卷材固定不牢固,在收口位置出现张口;防水卷材的施工质量较差,卷材铺贴或者是压边处理不密实;防水卷材由于长期使用或者是在温度作用下,出现老化以及错动等问题,造成防水功能的下降。

4、 砖质量问题及预应力质量通病

当前砖质量问题大体多为砖的外形不符合规定及烧制时间及材质的问题。外型不符合规定的砖在施工中进行砌合的时候就会存在着不平整的情况,无法与钢筋混凝土实现良好的衔接。在建筑工程里,预应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到,预应力自身也是种强力钢筋,预应力质量经常会遇到钢绞线堆放不合理,存在张拉问题及锚夹片及千斤顶夹持不是很紧等问题。

二、当前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的工程设计

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是防治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工程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和规章制度来保证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不出现低级的设计错误, 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所要求的程序来对图纸进行审核, 建设单位如果提出了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设计单位要予以拒绝。对于施工图的审查要严格把关, 并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总结出施工图设计中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地方, 并对这些地方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

2、强化建筑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工程建设阶段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好坏是十分关键的,加强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时十分重要的。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工程施工的管理者以及施工作业的技术人员的素质的提提升,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管理责任意识,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有所了解,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这些通病进行有意识的防治,对施工的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防治一系列质量通病的发生。

3、提高工程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作业水平

对于材料质量的监管以及施工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两个方面加强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对于所选用的工程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材料的各个方面都符合标准。在是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地遵守施工作业的技术规程.

4、完善工程质量管理

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是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保证。施工管理企业应该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 这五大观念, 在把关方面要把好“采购、检测、运输保险和使用” 这四大关。施工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的规则制定,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的按照国家有关的质量验收标准来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施工企业要严格的执行

5、 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要进行及时地处理

对于一些危害较小,影响不大的混凝土裂缝,可以采用及时封闭的处理方案,采用环氧胶泥、薄层砂浆和环氧玻璃等材料进行封堵。针对屋面渗漏这样的问题,应当首先确定防水卷材的状况,及时地对防水卷材进行换新或者是割补处理,避免渗漏造成更大的危害。而针对外墙面的空鼓和开裂等问题,应当及时地对出现问题的部位继续拧、切、割和打凿处理,再进行后续的修补。

6、建立工程质量的事后跟踪机制

工程质量的事后跟踪主要是收集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信息反馈, 通过总结过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构造做法、材料选用、工序搭接等方面的经验, 调整事前、事中的控制要点, 作为以后建筑质量管理的指导。建筑工程的事后管理要以管理计划为依据, 通过分析投入使用后若干时间节点的相关统计资料, 综合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对管理计划作相应调整, 保证下一轮的质量控制计划能够得到完美的实施,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变更、整改。对于建筑过程要进行分批的检验和验收, 并且给出针对性的质量评价,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整改的意见, 整改合格之后再进行验收。对于建筑通病的管理和控制上, 例如墙体裂缝等,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而且影响其外观, 要通过设计、材料的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查找原因, 制定专门的方案, 经过批准之后进行整改。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要消除质量通病,需要政府监管、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施工人员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建筑施工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2] 金磊.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3] 吕宏祥.建筑工程质量原因及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2010(09).

[4]张洪.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23(10):13~18.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及出路 下一篇:计量管理在计量工作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