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左传》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18 12:23:57

近十年国内《左传》研究综述

《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春秋左氏

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

重要典籍之一,在史学、经学等研究方面具有极为

重要的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学者

研究《左传》的成果汗牛充栋,本文拟就管窥近十

年来部分研究成果,尝试对目前学界《左传》研究

动态进行初步把握。

一、《左传》字句注疏考证

近几年不少学者在前人训释解注的基础上对

《左传》文本中尚存疑滞的字词、段落或篇章进行

疏通考证,涉及文字、音韵、训诂、句读、文法诸方

面。如:赵生群《(左传)志疑》一文对《左传》杜

预注、孔颖达疏,以及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竹添

光鸿《左传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重要文

献在训释、校勘中存在的疑误,进行了较为详细地

考辨,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2期)。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陈恩林《(春秋左传注)

注文商榷五则》一文中认为,《左传》隐公五年的

“未及国”,非杨注的“城郭内”而是“郊以内”;庄

公四年的“荆尸”,非“正月”,而是“军阵之法’;

庄二十八年的“小戎子”,非“狐姬之妹”,而是“别

一戎而子其姓”;“楚言而出”,非楚军“复操楚语

而出”,而是郑“出兵而效楚言”;僖公五年的“天

策厚淳”之“策星”,非“傅说星”,而是“王良五

星,前一星为策,是天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0年第4期)。另外,陈恩林《关于(春秋

左传注)中(春秋)名称的辨正》从天文学与民族

学视角出发,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与历代学者研究

成果,证明古代先有春秋二季,后出现春夏秋冬四

时(《古代文明》2008年,第2卷,第3期)。又

如,张淑一《(春秋左传注)勘误四则》针对杨注中

桓公二年、闵公二年、文公十八年以及宣公四年的

相关注文提出不同见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6期)。

吕蒙《(左传)“野人与之”的“”字辨正》

认为“野人与之”的“”字,或训为“土”;或认

为是“蒉”的假借字,训“盛土的草器”。他分析了

“瑰”字的本义、引申义及“蒉”与“”的关系;探

究“枕”与“枕草”的不同。他主张“”字本义

为“土”,“蒉”、“”不能互通,“枕”与“枕

草”不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

第7卷第3期)。又如,南京师范大学吴柱2011

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春秋左传考证》也对“掀

血”、“读书”、“执牛耳”等问题进行探讨。另有萧

旭《(左传)杨注商补》(《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

3期)等文章对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的相关注

解提出异议并进行商榷。

东北师范大学马秀琴2006年完成的硕士学

位论文《(左传译文)献疑》针对沈玉成所著《左传

译文》进行探讨。

二、《左传》与先秦文献关系及成书时间考证

关于《左传》与先秦文献关系研究,学者多从

其引用先秦文献进行考察,诸如对于《诗》《易》等

的征引。此外,关于《左传》成书时间学界历来颇

有争议,“浙大简”的问世无疑使学界对于这一问

题更加关注。

徐建委认为,某些《诗・国风》部分“本事”或

“背景”,是《左传》春秋早期历史,尤其是卫、郑历

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左传)早期史料来源

与(风诗序)之关系》《文学遗产》2012年第2

期)。同年,江西师范大学张俊强在硕士学位论

文《(左传)引文释例与研究》中提到《左传》的引

文包括引《诗》《书》《易》,以及谚语、古志、古语

等。山东大学张倩的硕士学位论文《(左传)征引

古文献研究》,认为前人对《左传》所征引的古文

献资料的全面研究,呈零散状态,相对欠缺。她分

析了征引文献风气形成的原因,并对征引文献进

行全面整理与研究,认为“信而好古”的历史观与

“信而有征”的言辞观、学术下移、内政外交需求

以及言谈品评风气诸因素共同促使征引文献成为

一种风尚。论文涉及古人言谈与习语、谣谚等古

文献。

关于《左传》的成书时间,梁涛在《20世纪以

来(左传)、(国语)成书、作者及性质的讨论》一文

冲认为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

论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

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

年。另外,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

语》等受到学者关注(《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

4期)。

浙江大学2009年入藏一批竹简,经专家学者

整理检测鉴定后,认定为战国楚简,约为公元前

340年。竹简的全部照片刊于《浙江大学藏战国

楚简》,并于2011年12月出版发行,因其内容多

以《左传》为主,一经问世便备受学界关注。对于

这批竹简的真伪争论尤为激烈。

清华大学邢文根据浙大藏简的竹简形制、文

字内容、书法风格、文本复原的关联性等分析,认

为“浙大简,实为赝品”,言辞亦较为犀利(《光明

日报》国学版2012年5月28日、6月4日《浙大

藏简辨伪》,6月25日《浙大藏简再辨伪――文

本复原的关联性与浙大伪简再批判》)。另外,邯

郸学院杨德春也指出:“《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

是伪作中之最拙劣者”,“是无知妄人之伪作昭然

‘若揭”(《浙江大学藏简辨伪》,《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浙江大学曹锦炎于2012年6月18日在《光

明日报》撰文,从文本角度论述浙大楚简的真实

性,认为竹简的真伪毋庸置疑。中国文化遗产研

究院刘绍刚亦对竹简的真实性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从文字形体和书法看“浙大简”》,《光明日报》

2012年7月2日,第015版)曹锦炎2012年7月

19日再撰文《再论浙大简的真伪――答邢文先

生》,从物质性证据、非物质性证据两个层面对邢

文提出的质疑进行了针对性的回复,再次肯定浙

大简的真实性(《南方周末》“阅读”版)。

如果确为战国楚简,那么“浙大简”将“终结”

历代《左传》真伪之争。这也是继汉代孔壁古文

《左传》出土近两千年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学

术价值不可估量。

三、《左传》内容及思想研究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

献。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

等都有涉猎,史料价值及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因

此,学界对《左传》思想内容的研究也是一个重

点。

作为研究先秦历史丰富的文献资料,《左传》

记录有大量灵验如响的神秘卜筮,对于卜筮的研

究是《左传》思想内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张

厚知认为《左传》一书因其记载了大量的神秘预

言一直受到人们的非议,但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其

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成机制作出理性的解释

(《(左传)卜筮的理性解读》,《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关于《左传》的人物研究,何新文的《(左传)

人物论稿》一书对《左传》中的人物及刻画艺术、

影响等进行了专门探讨,资料翔实、持论谨严(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闫丽、唐

晓天的《(左传)女性人物称名的文化意义》一文

认为《左传》中人物的称名十分复杂,反映了春秋

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左传》中女性

人物的称名较男性简单,而且命名规律更为明显,

体现了当时的血亲家族观念和婚姻文化(《古籍

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

张银2010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左传)霸主

形象研究》从人物形象的类型划分、特质分析、意

蕴传达等几方面对《左传》中的霸主形象进行了

分析,以便更好地反映春秋时期的历史面貌。另

外,杜云辉认为《左传》对男性的称谓,常结合地

域信息、个性记号和个人身份等内容。对女性嫁

后称谓,通常将父姓结合丈夫的国、氏、谥等信息

加以称谓,偶尔也结合个性记号特征。春秋时期

对人称谓的总特点是个性特征不甚突显,这与当

时重礼观念有关(《(左传)对人的称谓及其特

点》,《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辽宁大学张凯2007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

《孔子之“仁”新解》,对“仁”这一哲学名词赋予

了新的理解。首先他对孔子仁学体系产生之前

“仁”的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此之前,“仁”往

往被用来表述秩序与等级;其次,论述了西周至春

秋信仰的转变以及孔子本人的信仰,认为西周至

春秋信仰的转变是由“天道”转向“鬼道”,孔子也

不是由“天人之际”转向“人人之际”,而是具有深

厚的人格神信仰;论文最后探讨了孔子“仁”学所

体现的人生理想。同年,首都师范大学孟宪岭的

硕士学位论文《(左传)中的孔子言语研究》,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左传》中孔子的言语存在形

式与评价模式进行梳理,并研究了它们所体现的

基本思想,认为孔子言语总体上表达了尊崇君王、

维护周礼、崇尚仁义诚信和“君子”人格、重视民

生等思想内涵。

山东大学赵顺顺2008年提交完成的硕士毕

业论文《(左传)礼学思想研究》强调《左传》礼学

思想在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它上承

三代之礼,下接孔、孟、荀儒家礼学思想。礼不只

是形下的礼俗规范、制度仪式,而已具有了形上本

体意蕴,并从礼的本义与礼的起源以及礼与天道、

民、仪、德、孝、敬、祭等进行探讨。2012年河南大

学郭芳《(春秋左传)“忠”观念研究》,对《左传》

的“忠”进行了剖析,认为《春秋左传》不仅融通孔

子思想中的“忠”观念,还赋予了“忠”更广泛的意

义。“忠”在《春秋左传》里的涵义不仅有为国家

社稷、君主尽忠,还有为民尽心,以及代表着公平、

公正、俭朴、美德、无私、忠信等一般社会性道德概

念。另有,郑州大学周玉生2010年完成的硕士学

位论文《先秦儒家忠孝观念变迁研究》指出《左

传》对把握孔子忠孝观的时代背景的积极价值。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李凯完成的硕士学位

论文《(左传)“君子曰”研究》,在对历来相关“君

子曰”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基础上,从“君子曰”文

化背景透视、文体形态剖析以及“言志”角度看

“君子曰”文体地位与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君子曰”是春秋诸侯、史官藉“君子”以“立言”,

实为抒发己愿、志向的手段。

此外也有关于《左传》的综合性研究,如邵炳

军、梅军著《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上、下)采用

编年体例,全面辑录《左氏春秋》中所存各类作者

的各类文体,辑录全面,注释精慎,简析扼要,具有

一定的史料和工具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四、现代学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

《左传》研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现代学者

剖析前人关于《左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

几年学者对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既包括对经

学大家杜预、孔颖达、洪亮吉等大师的研究,也包

括对各代《左传》研究整体上的把握。

南京师范大学王巍2004年完成的硕士学位

论文《(春秋左传)杜预注研究》,以杜预《春秋左

氏经传集解》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杜预训诂的

内容、体例和方法,挖掘其训诂思想和训诂理论,

并对杜预训诂的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另

外,山东大学胡晓青亦有《杜预“(左传)学”研

究》。

兰州大学武群2010年完成的学位论文《(春

秋左传正义)训诂方法研究》,从训诂方法角度整

理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的训诂材料,为《五经

正义》训诂研究提供新的语料和理论参考。2011

年山东师范大学王宝翠的学位论文《(春秋左传

正义)研究》从成书、作者及其主要版本,《春秋》

学价值、贡献与不足、征引文献考述等诸方面研究

《春秋左传正义》。

湖南大学程晓峰2009年硕士论文《洪亮吉及

其(春秋左传诂)评述》认为《春秋左传诂》是集中

体现洪亮吉经学成就的著述,它基本上建立了一

种以辑存旧注来解释经典的新注释体系。论文对

洪亮吉学术认识和治经方法作了再探讨和再评

价,并肯定其学术成就与影响。同年,扬州大学金

永健《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的经学成就》认为洪

亮吉的经学成就具体表现在“在《春秋左传》之古

学”,注重搜采古训,匡正杜《注》,补充注解,为

《左传》新注疏奠定了学术基础(《四川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另外,金永

健的博士论文《清代(左传)考证研究》考察有清

一代最具影响力的《左传》考据学成果,研究他们

考证《左传》的内容要义、学术思想和方法,兼顾

其他《左传》著述,并尝试作横向和纵向比较。

河南大学王晓敏2005年硕士论文《唐代(左

传)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新材料

的引入,探析了唐人《左传》的研究、运用和《左

传》的地位以及传播情况,使唐代《左传》学得到

较为全面地展示。吉林大学付丽敏2008年硕士

学位论文《中晚唐(春秋)学研究》,通过考察目

录、辑佚辨疑、纵向分析、横向比对等方法,对这一

时期新《春秋》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研究,试图

总结中晚唐时期的《春秋》学成果,揭示其在《春

秋》学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印宁波2004年硕士论文《宋代(左

传)学三论》,对宋代《左传》学的道统论、经学观、

疑古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山东大学刘宗棠博

士2008年的学位论文《清代(左传)文献研究》利

用文献学与计量文献学、学术史、目录学、文学理

论等知识,对以考据学为本质特征的清代《左传》

学研究成就,从经义解释、校勘、辑佚、史学以及文

学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并进一步概括清代《左传》

学的研究特征。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潘华颖的硕士论文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左传之属)提

要》,针对傅璇琮、赵昌平主持编纂的《续修四库

总目提要》中《左传》相关研究的四十六部著作,

进行研究梳理,涉及汉唐宋明清等几个朝代,尤以

清代《左传》学研究为甚,每篇提要包括著者生

平、内容要旨、学术评价、版本情况四个部分。同

年,黑龙江大学柳琳的《20世纪(左传)文献学研

究》,从性质、文本内容、注释以及史学等多角度

对20世纪的《左传》文献学研究成就,进行分类

研究,对把握当前《左传》文献学研究的进程与现

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对于《左传》经学研究,

多集中于字词、文义等的疏通考证以及《左传》与

先秦文献的关联探讨,并多以《左传》征引其他文

献为关注点。在对《左传》内容解读研究以及对

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把握方面也颇有成绩。

“浙大简”的问世无疑将学界视野再次集中于《左

传》及《左传》学,这必将成为学界研究《左传》关

注的新焦点。

上一篇: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民主主义危机:对话约翰·贝... 下一篇:终南山隐士对现代人的生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