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的未来输在人格上

时间:2022-07-17 07:53:22

不要让孩子的未来输在人格上

成年人患心理疾病,有2/3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开始发病的,所以,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是否形成健康的人格,-常常对其一生的发展、事业成功和婚姻家庭幸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格,是指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它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心身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从近年来家庭教育咨询中发现的问题来看,不禁使人担忧。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您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输在人格上。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格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和偏颇,但是,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能迁就孩子的弱点,也不能无原则地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下面的个案会使家长思索更多的问题。

个案一成人而不成器的儿子。小A是父母年近不惑才得的独生子,因而视他为掌上明珠。小A长到18岁还从没有洗过一双袜子,也没有扫过一次地。他高考落榜后,整日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厮混。父母要求他不要学那些游手好闲的人,督促他出去找工作,他却对父母说:“你们生下我就得管我,怕我学坏,我就不出去了,你们给我找工作吧!。父母给他找了工作,他却并不珍惜,没干多久就不干了,又回到家里坐享其成,还让父母干这干那地伺候他。小A的父亲被儿子气得患了脑中风,62岁就去世了。如今B、A已经年过30,仍旧一事无成,也没成家,依靠年逾古稀的母亲微薄的退休工资养活,他今后可怎么办呢?

个案二 “好学生”变成不求上进的懒小姐。小B曾经是使父母引以自豪的聪明女孩,考试成绩经常在年级和班上名列前茅。每次家里来客人。父母都要把小B夸个够。可是,小B上高中以后不能适应重点中学的环境,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又花钱将她安置到另一所重点中学,但是效果仍不好,小B终于休学在家。她每天晚睡晚起。穿着睡衣懒散地靠在沙发上,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父母与她商量复学的事,她却提出种种“条件”,为了让她上学,父母简直是有求必应了。可是,当她的同龄人考上大学以后,小B仍旧在家休学,父母将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时,她却说:。大夫您别费心了,父母也不用操心,再念书我也没心思了。我长得又不难看,以后嫁一个大款,我就什么都有了!”一个昔日的好学生,怎么堕落到如此不求进取的地步?

个案三 弱不禁风的“高材生”。小c在学校里总是考第一,是人人称赞的高材生。可他瘦弱的身躯仿佛一阵风就会被吹倒。为了这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儿子。小c的母亲对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千方百计给他做可口的食物,甚至为他开小灶,母亲经常把饭菜送到他面前,看着他吃下去才离开。而小c除了母亲做的食物,吃别人做的东西就会拉肚子,并引起其他疾病,这便限制了他的发展。参加军训,小c因病请假。考高中、考大学,必须是离家最近的,以便母亲照顾他的生活。可是大学毕业后,小c开始工作了,却不可能总有母亲在旁照顾饮食起居,为此他经常疾病缠身。亲朋好友建议他出国学习或工作,换换环境。也许能够好一些。凭学业和外语成绩,小c办出国手续很顺利,可是到了国外。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断地生病,两次出国都没能完成学业。出国来回机票再加上医疗费,家里几乎倾家荡产了。小c今后前途莫测,谁能治好他的“恋家病”?

个案四 死爱面子活受罪的“好学生”。在某大学任教的小D,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其实她的“心病”已经持续8年之久。原因是她上高中和大学都是因有文艺特长而被保送的。她学习基础不好,却要求自己必须考试成绩拔尖,因而总是临考前拼命用功,心理压力极大。毕业后,小D感到自己不能胜任现在的教学工作,单位送她去某名牌大学参加专业培训,多好的机会,可小D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发愁。小D整日蒙头睡觉,以此逃避现实。可她又怕同事知道自己的“心病”,只好强打精神勉强去给学生上课和参加培训。这种矛盾的心理和行为。使她完全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着,将自己逼得走投无路,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父母陪同下,才不得不来进行心理咨询。

从上述心理咨询个案中可以看到,由于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由于个人性格方面的诸多问题,引起了孩子的人格扭曲。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多半会酿成心理疾病,造成对社会的不适应,进而影响其发展。严重的便成为“社会残疾”,即躯体无病症。却成了一个不能学习和工作的“废人”,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健康成熟的人格,在心理学中可以用“人格量表”来进行测量,这里我们介绍5种得分较高的健康人格的特点:

1 理论型――主要兴趣倾向是“发现”。喜欢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去探索事物的联系与区别。专注于知识的扩大化、系统化和精练化。

2 经济型――主要态度倾向是“务实”。在一切活动中,特别重视人才、财物、时间和空间等发挥的效能,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精明的经济头脑。

3 艺术型――认为“和谐”高于一切。习惯于对任何事物。诸如形象、心灵、处世和做事等,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评论。

4 社会型――崇尚“博爱”,关注社会。愿意投身社会,融入人群。为人善良、大度,以为他人献身为乐趣。

5 政治型――“权力欲”极强。多有支配他人的愿望和才能。有自信,有活力,对人对己原则性强,有领导才干。但也会自负、自私和专横。

其实,各种类型的人格倾向,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会有所表现。如果家长能够及早发现,并因势利导,孩子就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但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了解或不注意孩子的人格倾向,孩子就会潜伏下人格偏离和异变的危险因素。如有的孩子“在家是老虎,出门是老鼠”。即俗话说的“窝里横”,就是一种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造成的人格懦弱。

父母应认真反省自己的家教观念及方式,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如果家教有失误之处,及时纠正还是来得及的。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康的人,是父母送给他的最好礼物,可以使他承受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保证了他一生的勤奋和成功。

上一篇:儿童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下一篇:险胜央视名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