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芙蓉 第5期

时间:2022-07-17 07:49:01

咋看上海澳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莉,一身黑色职业装,身材匀称,大大的明眸,流露着直率、勇敢与智慧。

李莉是怎样从德国起家,创办商务旅游公司,到狂赌股票,又徒然隐退,再到周游全球后,毅然转行投资,成为当下统领10多个公司,不仅拥有全国一线城市数十家地产,而且购有新西兰、澳大利亚数百亩土地的老板的?她,玩转商海,激荡人生,演绎着怎样的漂泊、梦想和光荣?

山寨小城孕芙蓉

20世纪60年代,李莉出生在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的湘西怀化。怀化有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的洪江古城,有“号称中国的凯旋门”的芷江受降纪念坊,这些对李莉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怀化是座著名的山城,在放学的路上,她总是独自思考着如何走出大山,如何走出怀化。

在大学时代,李莉喜欢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不死鸟》、《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我的宝贝》、《似曾相识燕归来》,她几乎读遍。三毛的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那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如磁石般吸引着她,她希望出国深造。

李莉天生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至今她还能清楚地记得父亲把她寄托在保姆家一到三岁的岁月。三毛的言语,时隔多年,李莉依然倒背如流。但她却不是全盘地领受三毛的世界,而是从三毛那生命的另一侧,汲取竖立在茫茫沙漠里那仙人掌的勇气与智慧。

求学德国,小试牛刀

1987年,李莉梦想成真,登上了去德国科隆的航班。这一去就是5年。科隆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科隆的博物馆、画廊、音乐厅、竞技馆、运动场、书店、咖啡馆,让初抵德国,没有去过大城市的李莉兴奋不已。她记得一个德国朋友在露天咖啡馆为她举行Party,让她格外的惊讶和感动。她第一次去商场,乘扶手电梯,她说在怀化从来没见过。李莉是自费留学,很快她就感到了生存的压力。一直在父母庇护下的她,不得不在餐馆里打工。20世纪80年代,在科隆的中国留学生还不多,湖南只有她一个。她认为自己代表着怀化,代表着湖南。泼辣、自信的她暗自发誓:“要为湖南人争气,为中国人争气。”

在1989年一天晚上的同学聚会上,李莉告诉大家,自己想办一个商务旅游公司。大家听了,都说办什么公司呀,西方都在制裁中国,还会有什么人来呀。倔强,要强,撑起了她的信念。第二个星期,她租了一间小办公室,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创业之初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公司资金短缺,空间狭小,很难获得客户的信赖。她要维持公司的日常开销,休息日她还是不得不到餐馆打工。与此同时,她花了三个夜晚,费尽心思,写出了每一个字都能打动顾客的激扬文字,然后配上德国最经典、最具诗意的图片,设计出一张精美的传单,复印后带着微笑,拼命地散发给科隆每一个有中国人的地方。她的传单不仅有德文还有中文,让那时外语还不好的中国人很容易看懂,而且价格优惠,很快她的公司就接到了一个省级代表团。

如果说绝大部分公司的起步,是靠资金、关系和质量,那么李莉更多的是靠真情和勤劳。由于她每天起早贪黑,过度劳累,体力透支,昏倒在办公桌旁,被送进医院。病床上,她依然对自己的公司充满希望。康复后,她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公司。

李莉的商务旅游公司,不是旅行社,而是做中德间的经贸、文化、教育和人才方面的咨询,为中欧的政府和民间的团体开凿了一条便捷明亮、充满生机的通道。她接待的是团体不是个人,主要是政府组织。她让去欧洲的中国人在游览山水和古老的艺术建筑之余,还带领他们去考察欧洲的企业、学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一并建立友谊或合作,触摸欧洲的科技与文化。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李莉的公司不仅获得了国人的信任,也获得了德国人的支持。李莉的大名,在留学生中口口相传,成了“中德大使”。不久,她雇了比她晚去德国几个优秀的科班生,这既解决了自己人手紧缺的困境,也为刚到的同学解决了经济困难。1992年,弥漫在中西世界的不信任的迷雾逐渐散去,随着西方对中国的逐步解禁,李莉的生意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回国创业,绝处逢生

1997年,李莉在北京开设代表处,请了一位当地青年全权负责,开始本土运营。从此,她两头兼顾。因为时差,她必须很晚入睡,询问代表处的工作。然而,好景不长,等她第二年回到北京时,人去楼空,100多万财物被卷走。湘妹子不怕辣,更怕不辣。李莉骨子就带着一股面对现实的勇气,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她一人顶起大梁,一边法律诉讼,一边重新招募,反省自己,弥补漏洞,用德国人的管理,建立全新的制度。两个月后,她的北京代表处恢复正常运营。之后,李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中国。到2000年,李莉的分公司已扩展到10多个城市,先后接待了数十个省市的代表团,她每天把客人送向世界各地。生意的繁忙,让她失去了所有的假日和休息。她说那时的生活就像陀螺,一直在运转,不能停息,一停就会出问题。当中国内地做商务旅游的公司如雨后春笋创办后,李莉公司的利润开始下滑。

一次偶然机会,她看到了一本以后改变她一生的书――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 富爸爸》。她顺着富爸爸的道路,琢磨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的理论,打算成为投资理财的企业家,踏进另一个领域。她想麦当劳,但没有谈成。于是投资6000万,进入股市,因后来那场国家“惊天动地”的“股市黑幕”,她的投资相继失败。

2003年,SARS肆虐,几乎所有的国家,对中国人的旅游都关上了大门。李莉的公司,自创立以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不能接代表团,而且还有退约的客户。生意惨淡,无事可做。那个过程对她来说,是痛苦和无奈的。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警告。选择还是放弃,同样需要智慧和勇气。她说自己生来就是投资家。尽管旅游业开始井喷复苏,但职业投资人在她的脑海里已经扎根、发芽。当时的温州炒房团,已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像买菜一样买进中意的房子。她发现自己的投资比她的传统行业获得了更大的利润。2006年,她把商务旅游公司关了。住宅、写字楼、商场,她统统买进。然后,开始了浪漫的3年环球旅行。在旅途间,她专程去美国听罗伯特・清崎的课程,阅读了大量的理财书籍。尽管开始她的股票和基金投资告吹过,但她买下的所有地产,个个价格飙升。在沙滩散步,她显得格外淡定。“我买房,都是灵活地运用银行的杠杆,没有一处首付超过30%的”,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环球之行,李莉一直思考着创业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平川沟坎,勾画着未来的蓝图。

重出国门,拓展疆土

2008年,美国雷曼的倒闭,引爆了全球的金融危机。李莉正在澳大利亚绵延的黄金海岸,踩着阳光,享受在帆船和滑翔的刺激之中。她爱上了那里的碧海蓝天,发现在澳洲置地买房,比中国更方便,更有升值的潜力。2009年初,国家为拉动内需,投资4万亿元,中国的房价开始了新一轮疯涨。李莉没有完全跟风,而是在陆家嘴买下了一层楼面,办起澳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然后分别抛掉上海、北京、广州的5处地产,在长沙买了260亩地,建造长沙最大的滨水楼盘――百合花苑。在新西兰,她拿下200亩土地,在黄金海岸最高的摩天大楼――澳大利亚希尔顿酒店先买了40套房子,然后与之签订了全权在华销售协议。开始,她并没有急于抛出她的项目,而是和澳洲第一大银行――澳新银行和澳洲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合作,为国内的客户提供资金和法律上的保障。然后强化培训最扎实、精干的服务团队,不仅让员工到澳大利亚了解项目涉及的每一个环节,而且让员工明白公司秉持的文化,自己的思想。她脸上充满着微笑,但内心坚守着公司章程与制度的每一条款,丝毫没有含糊。每天她预先都在笔记本里写上第二天要做的五件事,从不更改。她准时进办公室,也准时离开,保持着效率,也保持着秩序。

人生不是陀螺,前程还在继续

当谈到未来的蓝图时,李莉说:将继续扩大海外的开发,可能还会向葡萄酒和奶制品的行业拓展。不过她说,那不是她的全部,其实她是从小就喜欢玩的人,爱好很多,投资地产、基金、股票、外汇,但做事从不影响健身、游泳。每年她都要去国外旅游度假,已经走过了半个地球。她的目标就是轻松、愉快、健康的生活。

李莉是好强的女人,她一旦认定一个目标,就会义无反顾。她的经商故事也代表了中国海归的创业,同样也是中国女性经商者的典型,是一个相对落后省份――湖南人的典型。她从群山怀抱的湘西怀化走出,在富裕而有哲学与音乐的德国接受教育,进而创业,立足上海,而翱翔46个国度。她无疑是个国际化的女子,骨子里流着湖南人的勇气、直率,可能还有霸蛮,同样她的行为方式渗透着德国人做事的严谨与秩序,她有芙蓉般不惧霜露的美,或许也有平凡人诸如油盐酱醋和爱情的生活。

“我爱海,如果山和水只能有一样,我选水。”李莉讲得干脆、利落,言语流露着无比的自信。

上一篇:“后生楷模”罗元鲲 下一篇:养生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