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把握公路软基处理原则为公路施工奠定基础

时间:2022-07-17 06:29:03

探讨把握公路软基处理原则为公路施工奠定基础

【摘要】公路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处理课题,它在公路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运营,进而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这方面没作好的话,它将严重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国有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来看,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根据软基处理的根本原则,介绍几点公路实施建设中软基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公路;软基问题;软基处理

前言:

软基土地中软土的主要组成包含有大量天然水、压缩能力高、承受力不好的淤泥沉积和极少量的腐质物,我们可以认为是在无流速或者流速较小的水所处的环境中,逐渐沉积而且还包含有机物的细土。它的天然水的含量比例都大,其天然空隙比例要大于一点五;如果天然空隙的比例比一点五小而比一大时则是淤泥质土。对于泥炭,就是一些偏喜水的植物残体在缺少氧气的状态下,逐渐分解进而成为泥潭覆盖层。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持水性能比较大,但是密度却很小。

一、软基处理技术的现状

1、数值计算不够精确

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是一项要求严格的技术,因此要求测量工人在测量时必须测出尽量真实的数据如公路的硬度、沙石的覆盖面积等等,数据测量是为了供建筑工人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将软基加固或者充填等等。传统的力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路基软基处理技术了,因为现代公路要求其承担负荷以及耐受天气条件的能力必须强于传统的公路,而在建筑工地上一些施工方便忽略了这点使得数据的采集和计算都不够精确。因为以经典土力学为基础的理论公式法仍被广泛应用,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中应将深入开展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实用研究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2、客观分析不够,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层厚度、分布、质量有所差异,地基处理在技术、造价、时间和施工难度上均有所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案时需逐级地删减排除不合适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而施工人员在选择处理方案时往往过于依靠经验,他们只是大致性粗略地瞄一下采集的数据依照以往的经验就匆匆做出结论,殊不知这种盲目处理原则实在是有妨施工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目前在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方案的决策分析研究不够,目前的方案选择基本上停留在人为凭经验选取阶段。一些公路因为路基软基处理不好,经常出现路基垮塌或者路面裂缝等公路的损毁。

二、公路中软基处理的一般策略

1、关于浅层处理

(1)垫层的使用。一般用于路段不是很高的地带,其基本要求是在利用垫层法时,软基的沉降产生数值不会对预期的目的产生大的影响。在进行垫层的设置时,我们所要用到的材料要根据所处地带情况的不同而定,一般用的材料有灰土、沙砾或者砂石,有时候也会用到片石的积淤、沙砾等垫层的综合利用。

(2)挖除换填法。在公路的建设中,我们会遇到含有较多的水、软层相对比较浅、很容易就能挖出来的材料,此时一般采用的是换填法,此法还适用于长期受压导致沉降幅度较大,更甚者会出现些许变形的软土路基和有沼泽的地方。对这类路基的处理,在开始挖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对应的防护排水工作,把挖出来的不合适的材料移走或者做出其他处理,接着在进行分层次的回填,所用材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判断使用沙砾、灰土或者其他材料更加适合。

(3)软基处理之排挤法。对公路的修建一定要经过鱼塘、水池或者是土质比较松软的流动性较大的淤泥时,通常会遇到含水比较多、淤泥压缩程度相对较大、淤泥性质的软基时,我们会采用排挤法来处理此类问题。软基的排挤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爆炸性排挤,另外一种是抛石头进行排挤工作。

(4)使用添加剂。当土地表面是粘土时,我们可以在表面粘土里加入添加剂,从而使地基的压缩程度与耐强性得到改善,进而保证公路实施过程中机械的安全工作,同时也能对填土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作为添加剂的一般是水泥、石灰等。石灰一类的添加剂通过搅拌,不仅仅能有效降低粘土的水含量,还能使已经固结的土壤逐渐变成化学性质的固结,使粘土在质上发生变化,进而促进土地的稳固性。

2、软基的深层处理

(1)通过排水固结来进行加固。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软质土基中加砂井或者排水板,运用路基的质量进行分级别加载,从而使软土中得水分通过空隙排出后逐渐凝结,因此地基会产生沉降,与此同时地基的强度也得到提高。通过排水固结加固来深层处理软基问题时,用的排水板,是由芯体与过滤套一起组成的复合板,芯体是聚乙烯为材料的多空带,因为排水板的滤套有缝隙,土地中得空隙在受压制情况下流进滤套之上从而排除到地面外。

排水板的质量好坏,最主要的是由芯体的质量。所以我们所要用的芯体应该具有很高抗拉强度与排水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和较柔软的特性,从而保证质量的均匀一致性,才不会在公路实施过程中发生断裂的情况。在其插入土壤里时,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所要求的位置与所插深度,垂直下去不能发生偏浅或偏斜的情况。

(2)砂井的选用,一般是选用聚丙烯做成的直径是七厘米的袋子,它抵抗拉力的强度应该保证最少能承受砂袋的自重。所用的机理和排水板是相似的,而且还可以起到等同的作用。对沙砾的取材是十分经济的,但是我们要对其直径的变化特别关注,也要保证插入土里的长度不要有偏差。同时还要不能使袋装砂井由于自重量太大造成拉断,选择沙砾时直径要大些、所含杂质尽量少、所含泥沙应该小于或者等于零点三,这样才能在对软基工程做深层处理的时候起到更好的效果。

(3)多元复合地基。加固原则是利用水泥的固化作用,通过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搅拌,在深层地表下层把水泥等浆液体经过重复搅拌后形成的固体与桩体,同时和桩体周围的加强土地结合产生复合型的地基。此类地基具有水稳定性好、耐强性强、抵抗一侧变形的抗力也较强,从而增加所能承载的东西力度,由此能承受更大的外在符合。

复合型地基在软基处理应用中的速度相对较快、单向的移动距离较小、所加固的深度很大、对施工周围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比较少。所以这项处理方法多应用于公路结构物、修建桥时桥体的两端和路基连接时的地基处理,能有效的防止土地对桥体的偏方向的挤压,特别在施工日期比较接近时,要求限定时间通行的路段。

三、对软基的有效监测

对公路建设中软基问题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对换填方面的质量监测,第二是对桩体的构建程度质量的检测。

对换填质量进行相对应的监测包括对施工质量的分层监测和实施的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其主要检验是对垫层有没有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密度方面的检测。对垫层施工质量的分工监测能利用灌入沙砾等方法。换填工作结束以后,我们可以根据所进行工程的要求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其方式能通过静电感触试探和荷载试验等等。

对桩体质量的检测法最重要的有荷载试验、动电感触试探及其对波速的试验等。其中荷载试验的主要任务是对复合型地基的承载功能进行有效的检测。

结论

总之,在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是最重要环节,该环节是确保道路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的关键。因软基处理不当而发生的路基质量问题不断增多,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而且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很多施工单位把软基处理作为公路施工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来对待。

参考文献:

[1]王坤,化得钧,曹文海等.软土路基变形监控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孟巧娟,张远航.公路软基处理中孔压与地下水位监测频率研究.公路与汽运,2012.

[3]唐利民.陈志良.贺春宁.高填路基沉降灰色预测模型的新方法与应用.[J]中外公路2010(1).

上一篇:谈道路桥梁病害原因和维护加强技术 下一篇: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瓦斯安全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