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困生的思考

时间:2022-07-17 05:25:34

转化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困生的思考

【摘要】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小学数学学困生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建议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帮扶等方面转化。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数学学习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相对较弱,有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那么,什么是学困生?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困生有哪些表现?如何转化学困生?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内涵

笔者的理解是:第一,学困生是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集体(班级)的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的;第二,学困生是个别的,即集体(班级)中的绝对少数;第三,学困生的智力正常;第四,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状态。”[1]

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外在表现

通过实际的课堂观察,结合自己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经历,结合研究者的研究文献,梳理出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外在表现,具体体现为:

2.1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发呆,或者看漫画、笑话、课外书;插嘴与课堂无关紧要的话语,打断老师讲课;传纸条,玩手机;不重视对所做的数学题目的审题,更不善于从中分析做错的原因;不重视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复习;对于练习与作业,遇难不究,抄袭了事。

2.2学习兴趣不浓

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性比较强,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符号语言,部分小学数学学困生对数学这种抽象符号的学习不感兴趣,具体表现为: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缺乏积极思考数学的动力,不肯动脑筋,对学习数学知识不关心,只关心作业完成与否,不关心自身数学学习的效果,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对数学学习成功与否不抱希望,避而不答,学习数学的情绪低落。

2.3学习方法不当

大多数小学数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得方法,具体表现为:死记硬背数学符号、相关定义、计算法则;学习知识不求甚解且零散无序,不知道如何掌握知识的纵向结构和横向联系;不会用数学思维思考数学问题,不会迁移数学知识,不会概括、归纳、举一反三;遇到稍难的数学题目、综合运用题目就摸不着“门”。致使部分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效果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另外,大多数小学数学学困生记忆力较差,对于要记忆的内容总是要花很长时间,且容易忘记。有时我在课余与学困生交流中发现,学优生能够根据记忆内容的特征进行归类,利用联想记忆,提高记忆力。而学困生则偏重形象记忆和短时记忆,对所要记忆的内容多采用机械记忆。

2.4学习习惯不佳

大多数小学数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良的学习习惯困扰数学学习”[2],具体表现为:上课学习精力分散,不注重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只听讲几道例题,就比葫芦画瓢做题,有的上完课甚至不知道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也不把老师讲的需要识记的知识记下来;做作业时,只讲速度、结果,不仔细审题,字迹潦草,题目经常少做漏做,解题时没有思路和步骤,缺少逻辑性,死搬硬套定理、公式,没有评估自己作业或试卷的意识和能力;除了对计算方法掌握存在问题外,大部分都是计算习惯不良造成。比如草稿习惯不佳,甚至没有打草稿的习惯,再复杂的计算都习惯用口算,这样往往出差错。

2.5学习能力不强

大多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差,具体表现为:不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更不会复述;不能找出所做题目的重要条件;不知道自己的数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数学教学中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阅读题目速度很慢,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例如,五、六年级学困生乘法口诀会背,但不会运用。导致后来学的整数乘法、除法不会计算整数,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也不明白,对概念、公式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往往留于形式又不能灵活运用。另外,做作业时,解题的过程含糊不清,对结果不会进行分析。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我甚至还发现有的同学把除法竖式按乘法竖式来计算。

3改进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建议

3.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挖掘数学学困生学习潜能的良方。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应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内心里接受数学,愿意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位数学学困生在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心理想法等较为全面的基本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法学法上,教师应加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实物、画图表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具,把抽象的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转化为小学生乐于接受和易懂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吸引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注意力,也使数学变得相对易学一些。

3.2注重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在与小学数学学困生交流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信任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对他们少批评多表扬。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数学学困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数学学困生从心理上消除学习数学的自卑心理,重建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上即使是问题回答错误,教师要表扬其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与数学学困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和师生关系。其次,平时对他们多些关怀,照顾,交流,做些游戏,谈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及时抓住他们某个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发挥他们的长处等等。

3.3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应联合家长帮助学生制订一个较适当的学习计划;其次,合理安排数学学困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间。在新知识学习之前,要对所学数学内容进行较为认真细致地课前预习。做到在课前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以便于课堂上更有效地学习数学。三是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数学的习惯和课后独立学习数学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数学学困生认真听讲。在做通数学学困生思想工作的同时,并要求学生能实际做到这一点。同时,若学生能在课后养成独立学习数学的习惯,那么,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当小学数学学困生有了学习习惯上的进步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及时表扬,让学生理解教师对他学习数学的良好期待。

参考文献

[1]杜志强.中小学学因生转化工作的几个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施教仙.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解读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0,(2).

上一篇: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中的初中数学教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