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在国学诵读中潜移

时间:2022-07-17 02:55:33

修养,在国学诵读中潜移

道德品质修养是人的立身之本,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从古至今,凡有作为者,在品德方面也都是值得称道的。长期以来,德育也一直被放在教育的首位。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国学诵读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学诵读的内容处处体现着对学生道德修养的要求。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是说人不但要有仁德,而且还要弘扬仁德。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古人的道德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针对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国学经典中所体现的诚信思想、礼让思想以及严谨的学习品质都具有现实意义。

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说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是不能行走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生活等领域,不讲诚信是寸步难行的。目前中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教育存在很大难度。比如,学生违反纪律,在被调查了解时却撒谎成性,“泰然处之”。夜不归宿、吸烟等都是潜藏重大隐患的严重违纪。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以前的学生做错了事会脸红,现在的学生有许多不知道脸红了。学生的诚信度降低了。学校教育要跟上,要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确诚信是为人之本,不然就会被孤立。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是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一个人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体现出他在集体中的价值。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国学诵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礼让是人们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礼仪之邦,我们自古就对礼让非常推崇。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是说不懂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

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礼让意识比较淡薄。在家庭中,孩子真正成了“皇帝”,父母成了“奴才”。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是说有了事情,儿女要替父母代劳;有酒食和饭菜,让父母去吃喝,这不算是真正的孝。难得的是做子女的要对父母和颜悦色。父母望子成龙,用心良苦,而孩子根本不领情。教育无效,有的家长干脆放弃了对孩子的希望,任其发展。有的家长采用金钱诱导的方式应对孩子的辍学威胁。家庭教育的失败,也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难度。不尊重父母就很难尊敬老师。

在学校中,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且不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最起码应该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犯了错误勇于承认并接受老师的教导。但是很可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上课说话、睡觉、玩手机,老师进行课堂管理,学生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对老师出言不逊、侮辱谩骂,超出了学生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底线。这是思想道德的败坏。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礼之用,和为贵。”在教育教学中,借助国学诵读的思想内涵,要进一步加强礼让思想教育。

在国学诵读中我们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耐心、恒久、严谨的意志品质。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体现了学习的意志品质。学习的品质和做人的品质是相通的。学习上懈怠的人,做其他事情也不会精细。所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也是提高他们优秀的工作素质。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品质不容乐观,早起晚睡、挑灯夜战的少了,抄袭作业、应付检查的多了。事实表明,现在各行各业的精英,绝大多数是当年学习上的佼佼者。素质教育不是对学习要求的放松,而是培养学生更自觉、更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来的工作实践离不开学校中的理论学习。我们要学习古人那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磨练意志,提高能力。

国学诵读,我们不仅要诵读那些经典语句,更应品味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目标。

上一篇:《简.爱》命运结局试析 下一篇:高中语文关于诗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