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生重服务

时间:2022-07-17 01:07:01

智慧民生重服务

智慧杭州的建设思路是将社会资金引人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围绕民生

开发一系列公共产品,为老百姓服务。

新年过后,各地政府都希望与智慧城市走得更近。

作为杭州市经信委分管智慧城市工作的副主任杨福颂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上把杭州市委市政府决策、经信委主要领导指示落到实处,对下考虑如何带领团队将“智慧杭州”建设落地,把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变为现实。

事实上,杨福颂确实面临着压力。在国内,已有20多个大中城市在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而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意向的城市总数已达到了150多个。杭州市在2012年也颁布了《“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下称《规则》),用于指导“智慧杭州”建设。

杨福颂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杭州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今后“智慧杭州”建设任务依旧不敢松懈。”

百姓需求为先

“智慧杭州”的提出是基于对“数字杭州”建设的总结和反思。2000年以后,全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杭州市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通过十多年建设后,在“数字杭州”建设上,杭州市在数字城管、市民卡、交通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旅游信息化等项目中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杨福颂看来,最为突出的领域是电子政务。目前,杭州市建立了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四大基础数据库,有效解决了政府信息共建共享、业务协同等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信息共享问题,杭州市还和国务院新闻办合作建设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目前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已经完工。

当然,在“数字杭州”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近几年,杭州市努力强调在建设过程中要减少重复投资,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但是还没有真正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除此之外,此前由于受政策、机制、观念的影响,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推动起来举步维艰,相对于还没有建立综合性系统的城市来说,杭州在这方面的体会更为深刻。

然而,杭州市的老百姓并没有马上感觉到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杨福颂认为,虽然在此前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中,杭州市面向电子政务方面的建设比重较大,但并不是说杭州市政府没有建设服务于百姓的信息化项目,而是老百姓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程度与他们的期望值还有差距。

在“数字杭州”建设上,杭州市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杭州市政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量变到质变

为什么在数字城市之后,又提出了智慧城市概念?杨福颂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这二者之间有一定差异性。“智慧杭州”建设和“数字杭州”建设,最大的差异在于,这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仅仅是数量上的差异,那只是“新瓶装老酒”。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服务对象的转变和提升。早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服务于管理者和决策者,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要面向管理者、决策者,更重要是服务于老百姓。“一个城市智慧与否,我认为管理者、决策者很重要,但是老百姓是否能感觉到方便、智慧更重要。”杨福颂说。

事实上,由传统信息化建设向智慧城市转变,最重要的是建设模式的转变和提升。以前,各个部门自己建设系统,自己运维,这种建设模式必然决定了很难解决重复建设、信息共享以及更大程度上为民生服务的问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云模式的大量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杭州市将主要采取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以云平台建设为主体的模式来打造“智慧杭州”,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手段和资源也在逐渐增多。此前十多年,信息化建设更多考虑利用当时的因特网和软件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目标。而“智慧杭州”将把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全部集中起来,包括通讯网、广播电视网、传感网、物联网、GPS网等各类网络资源,拓展存储、传输、终端应用功能,这将使智慧城市建设比以往有很大的转变和提升。

当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入,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被各城市所重视,杭州市也不例外。杨福颂指出以前政府更多地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安全性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杨福颂认为要早期、全方位介入信息安全,如果模式化调整完了,信息安全跟不上,带来的危害会更大。

今后智慧城市应该加大国产软硬件设备比重,提升中国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前在信息化建设中以技术驱动为主,哪家公司的技术好就用哪个。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将以适度为原则,能够保证系统运营稳定、可靠即可,以此来带动国产软硬件设施的发展。

以前,信息化建设和本地本土企业产业的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在“智慧杭州”建设中,杭州市不仅仅立足于项目建设,还立足于产业发展。杨福颂更多地考虑如何带动本市形成智慧产业,形成一大批能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不仅仅是电子信息行业的集成电路、软件、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还有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把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升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在杨福颂眼中,智慧城市应该是这样的:老百姓不但能感受到城市的智能化,也要感受到自己的口袋很殷实才行。杭州市也是基于这一目标,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引入民营资本

《规划》中提出,力争到2015年使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融合所带来的城市功能、运行效率和生活品质有显著提升,城市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在《规划》中,“智慧杭州”建设框架已一目了然。但是《规划》的总体高度较高,原则性也较强,“智慧杭州”建设主要还需落地执行。

今后一段时间,杭州市将紧紧围绕杭州“政务云”这一重点项目,带动“智慧杭州”建设再上台阶。同时,杭州市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将统一在政务云平台上进行开发和部署,信息化项目涉及到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传输需求、安全需求、运维服务需求等都将集中解决,不再是各部门分散建设。

为了打造新一代政务云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好共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统一提供计算存储,随后解决数据交换业务协同以及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杨福颂表示,“我们的政务云平台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上线运行。不只是新项目,老项目也要迁移到这个平台上。”

与此同时,杭州市将围绕智慧城管和智慧安监两大试点推动“智慧杭州”建设。事实上,数字城管是杭州建设得比较好的项目,如何进一步发展为智慧城管是杨福颂需要考虑的。而智慧安监所包括的交通、安全、监督和特种车辆监管项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事实上,杭州市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社会资金引入到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围绕民生服务开发一系列公共产品,为老百姓服务。“在杭州市经信委进行初步调研的情况下,很多民营企业都有意向在这方面和政府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杨福颂说。

杨福颂指出,杭州市考虑把公共交通的信息数据开放出来,让企业开发智慧出行的产品,而不再是政府投资开发。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产品目前大都是面向管理者和老师,杭州市政府希望企业积极探索,开发出为学生、家长服务的产品。在城市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上,由于政府受到机制、体制、财力、观念等多方因素制约,杭州市也希望能够引入民营资本进行建设和运维。对于在市民卡建设上积累的大量数据,杨福颂期待有第三方企业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开发应用,以此为杭州市民、新杭州人和外来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疗保健方面,杭州市期望引入社会资金,以保护个人隐私为前提,优先开发出能够供老百姓使用的个人保健产品。杨福颂说:“目前杭州市已经建立了几百万份电子病历,虽然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先把个人健康前置出来,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方便、智慧、快捷的个人保健。”

今后,杭州市可能采取战略合作或者特许授权的方式,让民间资本介入,为杭州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产品。比方说公共信息服务厅、医疗快捷结算、区县市城乡统筹、市民卡的应用等。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与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它们互为支撑,互为引领。杨福颂希望通过智慧城市把杭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行业及互联网企业进行大幅度转型和提升,杭州市将重点关注和优先扶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开发应用、云计算和信息安全四大领域,还准备采取专项扶持政策,全力以赴促进智慧产业的发展。

下一步,杭州市将利用发达的电子商务产业引领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2013年,杭州市将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加大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对接,加大智慧产业方面领军企业和大量小微企业对接,加强主城区和五县市之间的对接,让整个杭州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尽快上升到智慧产业这个层面。

上一篇:中国银行智慧跨越 下一篇:两手策略助钢企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