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End

时间:2022-07-17 12:24:59

美兰只收拾了简单的行李。除了一张存折,一台电脑,几件衣服,一些记忆,她在这个城市,原来并没有多少的东西作为累赘。

秦笙为她处理好了辞职时的一些琐事,陆卫东在无力抗衡副校长的意见后,不屑吐出一句话,说,艺术学院,不缺她一个博士,走就走吧。这是陈大力短信给美兰的,临走,他都不忘打击美兰。但美兰看到此句,并未难过,只笑着回复过去,说声谢谢。其实她早已知晓,这个世界,不管是爱情,还是职场,从来不会因为缺少了某一个人,而无法运转。人不过是世界上的一粒微尘,大风吹过,即刻消失不见,所有的意义,不过是当人飘浮在空中之时,所折射的那一点太阳的光芒。

可是即便如此,美兰依然会好好地生活下去。秦笙怕美兰想不开,坚持要来为她送行。美兰笑着拒绝,并告诉秦笙说,她会活到很老很老的时候,她还要画很多的桃花,在春天里,即便知道自己只是微尘,她也要持久地漂泊下去,因为,没有爱情,她还有热爱的艺术,慰藉孤独。

这些话,美兰只能说给秦笙,也只有秦笙,能够懂得。至于林淑,、唐放,刘志国,他们会很快就将自己忘记,就像,她终究也会在某一天,将他们一个一个忘记,直至再不想起。

那幅美兰所画的桃花图,不知何时,被唐放放在了她的包里。美兰知道唐放想要让她记着,她曾经是他的心里,一株怒放的桃花;可他还是不懂得美兰这样已经不再青春的女子,想要的,不过是一程只有枝叶的安静生长的时光。

美兰未曾给刘志国留下只言片语,当爱情的帷幕落下,一个无声的End,胜过所有深情的或者苍白的致辞。她只是将房间收拾干净,又把房间里的钥匙,放在桌上,而后提了行李,转身出门,奔赴从G城飞往江西的航班。

2011.3.7——2011.5.1于青城

后记

小说写完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与快乐。相反,我突然觉得惆怅万分。

窗外,是一个喧嚣的夜晚。这个城市的道路,正在开膛破肚般全城翻新。我们总是这样迫不及待地旧有的一切,并试图用新改的容颜,来遮掩过去的伤痕,以为这样,便是进步,便是向前。国人大约都习惯于如此快步急行,似乎慢了一步,就会赶不上便宜的房子车子位子。就在几个小时以前,我在尘土飞扬中,站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等待出租,却一直到两个小时之后,才终于在拥堵的道路上,有一辆空车,肯载我回家的时候,我对于当下急功近利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便生出了刻骨铭心的悲观与绝望。

一转眼,我抵达这个城市,将近一年。我在距离这个北疆城市的艺术世界,最为接近的艺术学院,也近一年。这其实是很短暂的时间,不足以让我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看得更为透彻。但我还是将这些思考的点滴,用虚构的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像一种自言自语的倾诉,无论有没有听众,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写了出来,将淤积在心底的种种困惑,或者惶恐,或者悲伤,或者逃避,毫无隐瞒地,渗透进文字当中。

小说中的人物,皆是虚拟,但小说中的世俗生活,却真实无比。我试图用此种琐碎庸常甚至让人生出绝望的生活,阐释我所热爱的艺术世界。曾经问过我的身在艺术领域中的学生,艺术之于现实生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他们给了我各式的答案,一说谋生,一说愉悦,一说欣赏,一说休闲,但惟独没有人解释为,艺术最终极的意义,是为了抚慰人类的忧伤。

我借助小说中主人公美兰的情感与职场体验,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做了认真又近乎无力的探讨。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不过是为了考验人在俗世中,挣扎坚持的持久与耐力,同时也是为了将人逼进一个理想与现实必须对峙的胡同,只有在这样逼仄的胡同中,我们方能够真正地审视自己的灵魂,并看清头顶澄澈的理想的天空。

或许,这样的探讨,在一些读者那里,会觉得虚弱。但我依然觉得,它是虔诚的。甚至,因为我一向对文字的敬仰,而带有不容忽视的卑微。

而艺术,不过是世间所有不肯妥协的灵魂,对生命最卑微的呼唤。

2011-5-10于青城

上一篇: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 下一篇:风电场偏磁式消弧线圈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