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中国发展模式

时间:2022-07-17 10:12:02

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中国发展模式

[摘 要]中国发展模式就是中国发展道路。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必然成为完善中国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发展模式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必须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这些缺陷,实现从物本到人本、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从自发发展到自觉发展的转换。我们要正视中国发展模式,坚持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自信。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模式;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3-0032-04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并适应我国新的发展要求基础上,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党的十七大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写入。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掀起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全党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下大气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党的十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认为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回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十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形成和贯彻落实过程中,“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准确地讲应该称“中国发展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发展经验”等是一致的。有人认为,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包括其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这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发展模式的诞生[1]。也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离开全球化来谈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就没有抓住核心①。具体而言,近些年国内外学者阐释的中国发展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含义:从国际社会的观点来看,对“中国模式”所做的阐释都只是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雷默把“中国模式”概括为与“华盛顿共识”相对立的“北京共识”,实际上偏离了“中国模式”的本意;美国智库之一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认为,“经济改革优先”是“中国模式”最重要的原则;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中国模式”更多地表现为运用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国内学者则对“中国模式”给出了符合国情的内涵界定:江金权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中国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体制;吴增基认为,“中国模式”是在强有力的中央集体领导下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既积极借鉴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自主的、渐进式的、和平的改革与发展道路;霍国庆指出,“中国模式”特指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的和平崛起的一整套思想、经验和理论[2]。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中国模式”的构成要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3](P371),这些“章程”、“方针和政策”是“中国模式”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在进行中,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扩展,我们的“章程”、“方针和政策”及其由此建构的“中国模式”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个意义上的“中国模式”可以说是正在生成、尚未定型的。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变迁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必然受到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情况、产业发展程度、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国模式”由多方面内容构成,但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只要人们平心静气地看问题,其实不难发现‘道路’与‘模式’在词义上是相通的,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别人看来就是模式,在具体体制和制度的意义上它们具有相近的语义内容的。具体说来,道路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实现社会主义具体目标的具体手段方法和具体制度即社会主义体制的选择”[4],这个意义上的“中国模式”又是已经生成、定型的。党的十深刻阅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模式则是在发展观指导下的具体发展路径选择。一般来说,发展观只有通过发展模式才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从而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发展模式是发展观的具体实现途径,是在发展观指导下的具体发展要求,是发展实践的特点、经验和方式,对检验、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十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5](P8)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也必然会成为完善中国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要求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必然给中国发展模式增添新的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中国发展模式转变

中国传统发展模式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的。从根本上说,这个发展模式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并遵循落后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我国三十多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充分证明,这个发展模式是合理的。但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发展模式在某些方面有缺陷,这些缺陷用科学发展观检视会很显著、很突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克服这些缺陷,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发展模式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从发展目标看,实现从物本到人本的回归。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唯物质主义”基础上的,主要表现是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等同,甚至把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面临的物质产品匮乏、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但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传统发展模式的某些缺陷越来越明显,社会分配不公、社会发展失调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使我们在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之后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保障人的平等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唯物质主义”的发展观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中国共产党要求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就可以实现发展模式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是发展的主体和最高目的,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从发展的最终价值趋向看,发展是社会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社会客体的改造,是在合规律性基础上的合目的性的统一,因而发展目标最终不能离开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从发展的动力机制看,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人是社会的创造者、社会生产力的主体、社会变革的主体,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从发展的原则看,发展是人的发展,要以人的价值、人的需求和人的权利为发展的目标,中国发展模式必须为广大人民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空间,使以人为本在发展中成为可以操作的过程,确保社会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诉求和基本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求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以优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推进方式,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增长,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建立在以物为本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基础上的,但作为手段的物的发展是为作为目的的人的发展服务的,也就是说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人的发展,要用人的发展的原则和标准来规范、评价和控制物的发展,当物的发展影响、妨碍甚至损害人的发展时要以人的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

(二)从发展内容看,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中国传统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片面的发展,“唯物质主义”推崇“GDP崇拜”、“为生产而生产”,这就把发展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把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物质财富增长的一维过程,进而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数量作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片面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受到压抑,人的劳动成为生存的必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工具化,对人的劳动能力的最大化开发利用成了人的工作的主题、中心和目的。科学发展观摒弃了旧发展观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将全面观点、系统观点引入发展观中,既注重发展客体的全面发展也注重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所谓发展客体的全面发展,是从空间维度强调发展的全面性,从系统角度注重发展结构的优化,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大建设,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内的五大文明,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体制改革,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配套推进的关系,进而体现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性特征。所谓发展主体的全面性,是指作为发展任务承担者和发展成果享有者的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具体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发展,人的科技水平、劳动水平和创造水平等发展,人的人文境界、人格境界、价值境界等发展。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人民的需要是多方面且不断增长的,因而我们的发展也必须是全面和不断完善的发展。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这可以有力纠正以往的片面发展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从发展秩序看,实现从自发发展到自觉发展。协调是对事物所处的平衡有序运动状态的描述,而持续性则是从时间维度上对发展协调性的把握。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自我再生的动态平衡引导发展,既关注当代人的利益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强调一个国家、地区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长期以来,尽管我国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但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一种自发发展,虽然这种发展在经济文化严重落后条件下针对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其合理性并且很有效,但却是建立在漠视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基础上的,严重影响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科学发展观要求扬弃传统片面经济增长的做法,在社会发展运动中确立协调化理念、遵循协调规律、把握协调需求,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科学发展的要求对自然的内在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进行科学审视,把人的发展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联系在一起,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次,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赋予了人性系统的整体性,从而突破后工业时代劳动异化的趋势,要求纠正以往在狂妄的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思想指导下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异化,改变作为主体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物主体”所面对的“客体”的局面。最后,“以人为本”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只有注重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相协调,教育人们真正认识和掌握生态运动的规律,把改造自然的行为严格限制在生态运动的规律内,才能维护好人与社会关系的平衡,使人类在与自然共生共赢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在实现人类自身价值基础上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系统的发展,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中国发展模式再评价

近些年学界对中国模式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讨论中不难发现,很多人不赞成用“中国模式”一词,其理由大多与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相关。“有学者提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发展中的问题不少,不宜或还不足以成为‘模式’”[2]。邱耕田认为,中国在发展中遭遇到一系列十分严重的问题,在实现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这种发展的高代价性被“中国模式”所包括,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模式”的不成熟和不完善,而这种有待成熟和完善的模式应当是不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2]。李士坤也不主张用“中国模式”说法,主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提法,一是因为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些模式,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二是因为国外学者提“中国模式”实质是对中国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我们可以关注和参考,但不必追风;三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国的根本道路,这个道路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远没有成熟为一种模式[2]。综合对“中国模式”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观点来看,除去从国际政治考虑的一些国家所制造的“中国”的别有用心之外,更多人是从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出发,将模式固化、僵化,认为将其称为“模式”为时尚早,不足以或不宜成为“模式”,将其称之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或“中国案例”较适宜。笔者认为,对模式进行诠释的关键问题是某一国家或一领域的发展模式的存在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的价值,如果具有就该承认这种模式的存在。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道路的开辟、理论的形成、制度的构建构成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特色,与世界经济低迷衰退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缺陷的同时,已经凸显了“中国模式”的制度优势,并且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中国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指出:“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6](P309)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这必然会促进从物本到人本的回归。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走出片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关键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以及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也是实现从自发发展到自觉发展的根本手段,主要是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可以有效促使我们实现从自发发展转变为自觉发展。

“中国模式”及其讨论是由英国人雷默的《北京共识》一文引发的。既然讨论的是中国问题,并且已经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参与,中国学界就不应该回避、缺场。一方面,我们应当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发展模式,不能将模式固化、僵化。“中国模式”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一种正在生成、不断探索中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尚未成熟、很不完善的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并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只纠缠于模式有无的争论和模式褒贬的讨论对中国的发展并无实际意义,而找出完善“中国模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才是研究中国模式的主旨所在。因此,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必然是将其置于中国成就与中国问题共同构成的语境中对现实性肯定基础上的超越。另一方面,中国发展问题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可以解决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既然要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自觉和自信,就没有理由不坚持中国发展模式自觉和自信。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3](P13)科学发展观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是“中国模式”的主框架,我们应当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理直气壮地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发展模式,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N].北京日报,2008-06-02.

[2]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近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研究述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中国模式”的本质内涵[N].社会科学报,2012-10-18.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何敬文

上一篇:陆地上的『驼峰航线 下一篇:老年人社区照顾:老龄化社会养老的有效模式